北京是元明清三朝首都,民间传统艺术品自然很多,但是哪些民间艺术最能代表老北京呢?下面带大家回忆老北京的那些传统手艺!

  老北京逢年过节家里拿面捏个兔爷、捏个小耗子之类的,为的是哄孩子开心。如今面人已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玩具,更成为人们观赏和把玩的工艺品。

  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形,各种各要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

  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

  儿时的回忆,可以吃的艺术品“糖画”,这门以糖作画的手工艺曾经流行于冬季的街头巷尾,而今却慢慢消失于大众的视线。

  吃过糖画的人都迷恋着那甜蜜的糖汁味,活灵活现的图案是中国民间百年来对精致生活的创作。每一个街头的糖画人都是艺术家,对孩童时代的我们来说糖画比任何艺术品都来得珍贵。

  白糖、红糖加入少许饴糖,或用麦芽糖,在炉子上经过温火熬制,慢工出细活,可以牵丝时,这一勺糖的准备功夫就做足了,接下来就看它千变万化的时刻了。

  没有底稿,全凭双手和经验,必须胸有成竹。提、顿、放、收,速度飞快,糖稀就像一根细长的金线,在艺人手中顿时有了生命,一幅糖画就成了。

  北京的"鬃人儿",是清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民间玩具,因其历时不长,故在记述北京岁时风物的古籍中均无记载。所谓鬃人儿,是民间玩具艺人根据京剧和皮影戏创造的一种能够舞动的戏曲或"花会"人物。

  用猪鬃扎成圆锥状,头部为彩塑,骨架外面套上五颜六色的古典服装,手持兵器或团扇等物,并按照戏曲演员亮相架势制成各种姿势的塑像,可谓集京剧脸谱和戏剧服装于一身。

  民国初年在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等庙会上出售的鬃人儿,其服装系用纸剪成,所绘花纹简单而粗犷。后来改用绢、绸、缎裁制服装,并对彩绘刻意求工。

  近期对旧工艺作进一步革新,将鬃人儿圆锥体的底部改为双脚或单脚,使猪鬃的排列顺序和方向富于变化。这种运用新工艺制作出来的鬃人儿,受震后舞动得更加灵巧。

  北京的毛猴儿这种古朴的民间玩意儿,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毛猴艺术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奇妙的民间艺术,北京独有的毛猴,这种传统的北京民间工艺,内容丰富多彩,既表现了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又反映了拜年、祝寿、堂会、娶亲、出殡、踏青等风俗与韵事。

  中国能工巧匠自古多出自民间,许多手艺都是凝聚了许多前人的心血和智慧,在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毛猴就是这么一个隐藏于北京文化民间艺术的经典。

  毛猴的用料虽简单,但制作者的艺术构思却非常巧妙。主要是让毛猴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通过多样的肢体语言,再现中国风土市井文化;具有很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

  以上仅仅众多北京民间传统手工艺中,典型代表,还有很多更经典的传统手艺,你还知道哪些?欢迎留言点评。

  精彩回顾

  沈志华:令人震惊的前苏联70年腐败史

  王阳明家训:教育孩子,只在这三件事

  杜月笙为何不去台湾? 杜月笙长孙: 爷爷丢了一样重要的东西

  二战时有个国家把战俘当上帝伺候,结果战俘们都赖着不愿回国

  一战二战不参战的国家都在干什么?

  鲁迅先生的9句话,送给逆境中彷徨的你。

  古龙谈金庸:杨过是武侠小说中最可爱的人物之一

  郭襄的峨眉70年换了5代掌门,为何武当只有张三丰?答案仅四个字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鱼离(微信:1882342644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

  荐语: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挑选好书,优选红枣文化书店,立即购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