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權轉載自世界建築

長卷徐展,七十載夙興夜寐

醉心沉潛,一人一園成就不朽傳奇

清華校園,歷經百年鼎革以有今日恢宏的人文氣象,躋身全球最美校園之列,實非幸致,而是數代清華人殫精竭慮、孜孜營建的心血積累。在對清華校園做出卓越貢獻的建築家中,論時間跨度之長、作品數量之盛、規劃籌謀之妙、設計淬冶之精,關肇鄴院士堪稱居功至偉。

1948年,就讀於燕京大學理學院的關肇鄴,在偶然聽到梁思成先生一次演講後,對建築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爲此,他毅然從燕京大學退學,轉考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相伴清華校園已整整七十年。七十年來,關肇鄴先後主持設計了清華大學主樓、圖書館(三、四期)、理學院(理科樓、生命科學館、天文臺改擴建、化學館擴建)、西階、醫學院等10餘項重要的校園建築,爲新時期清華校園的長遠發展奠定了至爲關鍵的文脈基調。

開幕式現場

2018年11月19日下午,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意匠清華七十年——關肇鄴院士校園營建哲思”展覽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萃集了關肇鄴院士七十年來參與清華校園營建工作的全部成果,通過建築模型、設計圖紙、實景照片與視頻的形式綜合展出。此外,本次展覽還包括關肇鄴院士的設計手稿和訪談視頻等珍貴內容。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親切慰問關肇鄴院士及受邀參加開幕式的9位院士

開幕式前,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親切慰問了關肇鄴院士及受邀參加開幕式的9位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院士、楊振寧院士、吳良鏞院士、馬國馨院士、何鏡堂院士、江億院士、王瑞珠院士、程泰寧院士、崔愷院士,並對關肇鄴院士展覽的成功舉辦表達了祝福。邱勇校長表示,中國建築發展迅速,對建築設計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清華建築學院的學科發展需應對挑戰,增強與其他院校的溝通,增強國際交流。邱勇校長還提到清華校園中由關肇鄴先生團隊完成的作品已有十一座,特別強調了第十二個關先生主持的同方部改造項目。該項目預計將在2021年清華110年校慶時完工。關肇鄴院士對校長給予的支持和肯定表達了感謝,對受邀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並對同方部改造項目表達了期盼。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莊惟敏教授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座無虛席

展覽開幕式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莊惟敏教授主持。活動正式開始前,首先播放了程泰寧院士、張錦秋院士、王小東院士、馬國馨院士、王建國院士發來視頻,預祝此次展覽成功舉辦。隨後莊惟敏教授介紹此次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包括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賀美英教授、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院士、楊振寧院士、吳良鏞院士、馬國馨院士、何鏡堂院士、江億院士、王瑞珠院士、程泰寧院士、崔愷院士,以及數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各兄弟院校、單位的院長、教授、建築師代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設計導師、校友等。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

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院士致辭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院士首先代表學校致辭。在致辭中,尤政院士主要談到兩點:第一,關先生對清華大學的深情,在清華度過的七十年,也是關先生勤學、耕耘、創新、實踐的七十年,清華大學主樓、圖書館、理學院、醫學院都凝聚了他的心血與深情;第二,關先生在一個領域,以七十年的時間爲度,持之以恆、深耕細作,不僅有數量,更追求品質。足可反映關先生爲清華大學做出的傑出貢獻,亦反映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多年來之所以能夠取得優異成績的勤學精神。

中國建築學會朱小地副理事長致辭

此後,由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清華大學雙聘教授朱小地代表中國建築學會致辭。朱小地副理事長表示,關肇鄴先生家學淵源深厚,傳承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的精神,對中國建築的思想精髓有深入的研究。關先生提出的“尊重歷史和環境,追求和諧及得體,反對豪華與新奇”的建築價值觀,是整個中國建築界共識的理念。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蘇丹副館長致辭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教授爲開幕式致辭。蘇丹副館長表示,關先生的展覽主題獨特,線索非常清晰,在他所營造對象的對面進行表達,在他所處的敘事的環境中進行陳述,因而猶如歷史的回聲,同時折射個人的價值觀。七十年對於歷史而言或許就是一瞬,對於一個人而言則是全部,而七十年這個一瞬足以影響一個空間的歷史。蘇丹副館長對關先生這樣畢其一生從事一個偉大事業的人和事,表達了深深的敬意。

總策展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周榕教授介紹展覽

最後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周榕對展覽籌備的總體情況予以介紹。周榕教授表示,關肇鄴先生的作品非常豐富,此次展覽僅選擇了他的建築作品的一個主線,突出表現關先生最重要的成就——清華大學校園裏的傑出建築作品。展覽採取長卷的形式,將關先生七十年的成就分爲6個部分予以呈現,在錯落有致的佈局方式下,既表現出關先生七十年辛勤的工作,又將關先生的重要思想——“得體”在氣質上有所體現。

各位院士及領導爲展覽開幕剪綵

展覽導覽現場

在開幕式的高潮,10位院士及校領導共同爲開幕式剪綵,展覽正式開幕,關肇鄴院士與周榕教授爲與會嘉賓作展覽導覽。

嘉賓論壇現場

(自左至右:周榕、李興鋼、邵韋平、黃星元、何鏡堂、王瑞珠、關肇鄴、何玉如、胡紹學、劉力、梅洪元、崔彤)

導覽結束後的嘉賓論壇由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周榕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王瑞珠,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胡紹學、黃星元、何玉如、劉力、梅洪元、崔彤、邵韋平、李興鋼先後對展覽的內容、對關肇鄴院士工作的方法、對其執業的精神和對其在生活中的平易近人等方面,分享了個人與關先生的交往經歷,以及對關先生建築創作歷程及其作品的解讀與感悟。

關肇鄴院士發表講話  (攝影:肖非)

關肇鄴院士在清華校園的建築實踐,充分體現出他尊重歷史和環境、追求“和諧”及“得體”、反對“豪華”與“新奇”的建築價值觀。七十年來,出自他筆下的清華建築,兼寄科學精神與人文魂魄,嚴謹沉穩而不失巧思靈動;融貫中西智慧與古今意匠,謙遜平和而愈增清華莊嚴。關肇鄴院士設計的清華建築,不單是一代又一代清華人心靈故鄉中最珍貴的記憶背景,更成爲衡度中國當代大學校園建設的文化標尺;關肇鄴院士的校園營建哲思,不僅在潛移默化中拓寬了清華人的集體想象力格局,也爲浮躁年代的中國建築界留下了足堪導航的思想指南。

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12月9日。

展覽信息

時間

2018年11月20日-12月09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館)

週一閉館(春節期間,除夕至初十閉館)

地點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8號展廳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校內,主樓東側,近鄰東南校門。

校外參觀請走清華大學東三門

展覽企劃

莊惟敏,周榕,張利,程曉青

總策展人

周榕

策展團隊

程曉喜,韓孟臻,祝遠,王彥,宋修教

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協辦單位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主辦方聯繫方式

地址

北京市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電話

+86-10-62785693

郵箱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s://www.arch.tsinghua.edu.cn

文字編輯:世界建築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About UED

UED願意以“愚者之心”

“不遺餘力”地傳遞設計之美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UED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投稿請發送至媒體合作郵箱

Explore More

UED官網|www.uedmagazine.net

新浪微博| UED城市環境設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