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魚爲難壞了廊坊霸州市楊芬港鎮丁家堡村的史先生。不能喫,還不能放生,怎麼處理這條魚,讓史先生犯了愁。

經霸州市林業局和廊坊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相關負責人鑑定後,這條身長近1米長着長嘴尖牙的魚原是鱷雀鱔,這種魚不但有劇毒,還屬於外來物種。

老農捕到怪魚拍照發羣裏 女婿一查竟然有劇毒

據史先生回憶,11月14日,他到中亭河捕魚,“那天天還沒亮,霧還很大,我就去河邊收網。網一拉上來,發現一條大魚,當時也看不太清,就感覺又硬又長。”天亮一看,發現是條怪魚,當時史先生也沒當回事,像往常一樣拿到集市上以100元的價格賣掉了。

出於好奇,史先生拍了幾張照片,發到了自家的微信羣中。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他完全沒想到, “女婿照着魚的樣子上網查了查,說它是鱷雀鱔,不僅有毒,還被稱爲‘淡水殺手’,只要是水裏的活物,它基本都喫。”史先生嚇壞了,賣給別人的魚,要是誤食了,可就麻煩了。當天晚上7點多,史先生追去買魚人的家,把魚贖了回來,“幸虧買魚的是熟人,不然想找回就難了。”

史先生這才仔細看了看魚,近1米長,10來斤重,身上有硬鱗,扁嘴裏長着尖牙。“個頭太大,只能養在1米見方的容器裏,白天陳在水底,晚上纔會浮上來。白天基本不會活動,天黑時纔會喫食,而且只喫活魚,一天能喫兩三斤!”

隨後,史先生聯繫到了霸州市林業局林政科科長邱賀龍,邱賀龍給廊坊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打了救助電話。16日上午,廊坊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經理劉金泉帶着魚桶、手套、漁網等防護用具趕去史先生家,現場填寫了野生動物救助表,記錄了救助的地點、時間等情況後,將魚帶回到了救助中心。

鱷雀鱔交由相關部門處理 專家警告不要隨便放生

記者聯繫上邱賀龍,他介紹,經過觀察後判定,史先生釣起的這條魚就是鱷雀鱔。鱷雀鱔屬於外來物種,是北美特產淡水食肉魚。在本地水體中幾乎沒有天敵,專喫水中的魚蝦,還會破環生態平衡。“近些年,有人家養鱷雀鱔來觀賞,所以我們推斷這條應該是被人養大放生的。” 邱賀龍說,不建議將魚再放歸到河流或其他水體當中,會危害本地魚類。

21日上午,河北青年報記者又聯繫到了劉金泉。劉金泉稱目前這條鱷雀鱔還在救助中心,很健康。飼養員會投餵一些當地的鯽魚類活的小魚小蝦。

劉金泉同時建議,居民家中的觀賞動物等不要隨便放生,尤其是外來物種,外來物種不僅會破壞生態平衡,而且人類誤食還有中毒的可能性。如果棄養,一定要交由相關部門處理。

關於這條鱷雀鱔的相關信息,相關部門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實習記者張亞微

■圖/霸州市林業局邱賀龍

■編輯/趙琳

版權歸河北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