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前安排讲题人选或即兴推选讲题人选。

二.讲题流程:

1.先自我介绍。参考格式“我叫×××,下面由我讲解×。”

2.六环节讲题法:“读题→审题→讲题→补充→答疑→点评”。

3.实践初期,强调主讲者首先要认真思考,理清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显性或隐性的已知条件),寻找能够联系或沟通已知量与所求量的“桥梁”(定理、公式或方程式)。其次抽课余时间,有意思地反复试讲,包括仪态端庄、吐字清晰、表情自然、语言简明等方面反复锤炼。再者要注意讲解过程中的控场,设法调动全班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增加课堂的参与面。最后还要注意对问题的预设和生成,以激发深度思考,注意临场发挥和应变。

4.如果一节课安排训练的题目不只一个,可以随机选定“主持人”,使课堂学习流程流畅。

5.“读题→审题→讲题→补充→答疑→点评”六个环节,根据情况,可以一环节一人,也可以两环节一人,由主持人灵活安排。“读题→审题→讲题”如果由主讲者一人负责,则这三个环节主要体现的是主讲者对该题的理解程度和讲题的控场能力,当然主讲者也可以根据对台下学生的了解,随机抽选学生(或鼓励举手争抢来完成对某一环节)来完成。“补充→答疑”可以一人一肩挑,也可以由两人或更多的人来分工完成。“补充”主要是对主讲者讲题的补充,也可以是对隐含的问题的暴露和挖掘。“答疑”集中回答前几个阶段未解决的问题或生成性的问题。“点评”可以是对题目本身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说明,也可以是对主讲者讲解的再补充,或者是对主讲者讲题全方位的“点”(画龙点睛式)或“评”(高屋建瓴式)。

三.通过不同渠道搜集来自学生一线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和尝试、不怕遗憾和失败”。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反思,从遗憾和失败中积累经验和教学,实现思维水平的跨越式攀升。

四.每一轮对一个计算题的组织学习完毕:

(1)从学生学习者的角度,对计算题本身进行“一题多解”式的剖析,如分步计算、综合计算、或使用计算技巧如用“守恒思想”或“列关系式法”解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2)总结考查的知识点,如考查了哪些反应、考查了哪些公式;考查的水平是单项式的、还是复合式的。

(3)指导分析方法——如正向分析法(类似于“顺推”)或逆向分析法(类似于“逆推”),实现对问题由“仰视”式的生疏或“平视式”距离感,到最后“俯瞰”式的洞察。

(4)还要有意识地对问题进行“一题多变”:比如题设(某一已知条件)与结论(某一所求量)进行变换。或者是已知的甲反应置换为类似的乙反应。或者对已知或所求的量的单位进行变换,增加问题的灵活性和思考量。

(5)对于较复杂的所谓“难题”,要做到沉着冷静,做到“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将复杂的“大问题”分解(肢解)为一个个具体的简单的“小问题”。再寻求如何搭建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桥梁”,寻找解决小问题的一个个“铺垫”(所学的背景知识)。

(6)还要善于总结,对同一类型题目进行“多题一法”的总结升华,培养思维的收敛性。

【案例】

例1(返滴定法)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0.3000g,加入浓度为0.2500 mol·L-1的HCl标准溶液25.00mL。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 mol·L-1的NaOH溶液返滴过量酸,消耗了5.84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已知:M(CaCO3)= 100.09g·mol—1】

答案:84.66%

例2. (返滴定法)将1.000g钢样中铬氧化成Cr2O72-,加入25.00cm30.1000mol·dm-3FeSO4标准溶液,然后用0.01800mol·dm-3KMnO4标准溶液7.00cm3回滴过量的FeSO4,计算钢中铬的质量分数。

【已知C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1.996】

答案:3.24%

求同思维训练:请问以上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何相似之处?

求异思维训练:例2与例1相比较,哪个更难些?难在哪儿?如何突破难点?

联想:

(1)化工分析测定碳酸钙有何实际意义?纯度较高的碳酸钙有何用途?(比如微细的碳酸钙粉末可用作牙膏的摩擦剂,微细的碳酸钙也是补钙的药物,微细的碳酸钙也可以中和过多胃酸)

(2)钢样中加入铬有何用?钢样中加入铬可增加钢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初中化学“金属材料”一节)。钢样中加入铬或镍,为什么可以增加钢样的抗腐蚀性?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可提高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介质腐蚀的作用。还增加钢的热强性,铬为不锈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高中化学或大学无机化学或物理化学中的电化学部分)

五.既要有一题一“点评”,还要有一堂一“总评”。一节课的总评可以抽选学生来搞,也可以毛遂自荐来评(在结课时间充分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教师来“总评”(在结课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