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七份子村帮助这个村民脱了贫,还获得了“全旗脱贫攻坚奋进奖”!

“2016年初,我家被确定为贫困户,致贫原因是我曾经两次遭遇车祸,花费了巨额医疗费。而且多年来由于一直不能干重活,家里缺少了主要经济来源。”近日,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七份子村南社刘文其告诉笔者。

脱贫攻坚政策实施后,刘文其家3口人享受到了6万元的扶贫搬迁补贴,建起了新房。旁边的村委会及群众活动中心建设,占用了他家的2亩多地,作为补偿,村里给他新建了厕所、猪圈、羊圈、储草棚、车棚等。此外,他家还享受到了1.2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和4只肉羊补贴。夫妻俩备受鼓舞,甩开膀子大干了一场。年底下来一算账,仅土地上的纯收入就有4.7万元,当年实现了脱贫。

去年,刘文其把种植面积扩大到60亩,在结构调整上又颇动了一番脑筋,安排了20亩番茄,15亩玉米,12亩西瓜套种葵花,7亩青椒、尖椒,近6亩打籽葫芦。到年底算总账,60亩地纯收入整整6万元。在养殖方面,一年出栏5只肉羊,纯收入6000元,现存栏15只;卖了300多斤猪肉,纯收入3000元。

“前不久,我获得了‘全旗脱贫攻坚奋进奖’,算是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大力帮扶!过几天,我就要出去打探市场动向了,重点看看在蔬菜产业上能有什么做法。”刘文其说。2015年他尝试种过蔬菜,而且自己送到包头、薛家湾等地市场销售,效益可观。可蔬菜的市场风险很大,不能轻举妄动。如果能找到诚信的合作商,他还会继续摸索蔬菜增收路径。

“在种植、养殖之外,我还想探索第三条路,那就是尝试做个农民经纪人,在商海试试水。”刘文其信心满满地说。

七份子村地势平坦,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为辅的村。近年来,七份子村认真落实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村领导干部及村两委深入群众,实地调查核实,了解每户具体情况。2017年选出1户贫困户,申请产业发展资金8000元。目前,该户已脱贫。2018年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确认,确认贫困户9户20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七份子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核心作用,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注重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提升,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扩种特色经济作物,今年,共种植优质小麦2000亩,玉米展示田1000亩,西瓜3500亩,马铃薯2400亩,蔬菜1900亩。通过达旗旗委组织部帮扶新修南北社至王爱召镇南红桥村福含义社油路1.2公里,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七份子村有集体土地61亩,通过对外承包土地,村集资金收入达到了1.7万元。

七份子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助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目前,七份子村已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2个、幸福互助院2处38户、活动阵地1处、文化活动室1处、文化广场3个、通村公路12公里、硬化街巷25.2公里、便民连锁超市2家,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下一步,七份子村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除了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还要在青椒、尖椒、甜菜及番茄等特色农作物方面进行扩种,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利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契机,帮扶贫困户。

实习生 乔鹏

●心系民生!“有事找晚报”栏目与您见面,有事您说话……

●呼包鄂三地40款校服被检出存在问题,鄂尔多斯有这些学校……

●本报记者石全心致力于爱心事业十多年,如今因爱女患病陷困顿,本报呼吁——请帮帮他的女儿

●鄂尔多斯警方48小时速破一起抢劫杀人案

编辑: 包裕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