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前言

  近來,非洲豬瘟“不受控”的在我國19個省市頻發,疫情高達70餘起,養殖戶誠惶誠恐並諮詢非洲豬瘟相關知識,部分消費者也紛紛表示不敢再喫肉。小編通過農業農村部等多方整理,形成如下較爲完整的非洲豬瘟知識“科普貼”,望大家收藏。

  1 非洲豬瘟是什麼?

  非洲豬瘟(簡稱ASF )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 )將其列爲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爲一類動物疫病。

  2 歷史與分佈

  1921年,東非國家肯尼亞首次確認非洲豬瘟疫情。隨後 在非洲流行, 1957年首次傳入歐洲,1971年傳入美洲,2007年,首次傳播至歐亞接壤的格魯吉亞,隨後傳入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並在高加索地區定殖。2012年傳入烏克蘭,2013年傳入白俄羅斯。2014年傳入歐盟的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2016年傳入摩爾多瓦,2017年傳入捷克,羅馬尼亞。2018年8月我國遼寧確診首例疫情。

  3 流行病學 1

  傳染源

  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的家豬、野豬和軟蜱;病死豬的血液、組織、分泌物和排泄物。

  2

  易感動物

  家豬、歐亞野豬高度易感,無明顯,品種、日齡和性別差異。成年非洲疣豬雖可感染,但臨牀症狀不明顯。

  3

  傳播方式

  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傳播,間接接觸或軟蜱叮咬也可傳播。

  4 臨牀症狀

  |

  OIE法典規定的潛伏期爲15天。嚴重病例一般在感染後2~10天死亡。依臨牀症狀程度不同可分爲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1

  最急性型

  無症狀突然死亡。

  2

  急性型

  體溫升高至42℃沉鬱,厭食,耳、四肢、腹部皮膚有出血點、發紺。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祕,糞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蓋,或腹瀉,糞便帶血。步態僵直,呼吸困難,病程延長則出現神經症狀。妊娠母豬在妊娠的任何階段均可出現流產。

  3

  亞急性型

  症狀與急性相同但病情較輕,病死率較低,持續時間較長。體溫波動無規律,常大於40.5℃。呼吸窘迫,溼咳。關節疼痛、腫脹。病程持續數週至數月,有的病例康復或轉爲慢性病例。

  4

  慢性型

  呼吸困難,消瘦或發育遲緩,體弱。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通常可存活數月,但很難康復。

  急性型:局部皮膚變紅或變藍

  各種毒力的毒株均可導致流產。胎兒可能全身水腫;可能在胎盤、皮膚、心肌或肝臟有瘀血點

  5 非洲豬瘟病毒常識及防控知識 1

  非洲豬瘟只傳染家豬和野豬,不傳染馬、牛、羊等動物,不傳染人。

  2

  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熱性、高傳染性疾病,目前無有效治療辦法,無疫苗預防,豬死亡率最高達100%。

  3

  非洲豬瘟病毒在低溫陰暗環境下可存活數年,在常溫下可存活數週,60℃以上高溫加熱十餘分鐘即可殺滅。

  4

  非洲豬瘟通過與病豬、帶病毒的豬和軟蜱(一種寄生蟲)接觸傳播,被病毒污染的人、車輛、糞便、墊草、泔水、環境、未加工熟制的豬肉產品等都能傳播疫情。

  5

  非洲豬瘟病毒潛伏期5-19天,豬發病時,高燒至42℃,2-10天內死亡,出現嘔吐、便血、皮膚髮紅、耳朵發紫、後肢無力等症狀。

  6

  發生非洲豬瘟的養殖場、養殖戶爲疫點,疫點外半徑3公里範圍內爲疫區,疫區外半徑10公里範圍內爲受威脅區,有野豬活動的地方,疫區外半徑50公里內爲受威脅區。

  7

  一旦發生疫情,疫點、疫區立即封鎖。疫點、疫區內生豬全部撲殺並無害化處理,過往車輛及人員要嚴格進行檢查登記消毒。禁止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生豬進出及相關產品調出,調入產品必須經過嚴格檢疫。

  8

  一旦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停止所在縣生豬屠宰活動,關閉生豬交易市場,實施生豬及產品調運管控。

  6 非洲豬瘟防控十禁止 1

  禁止瞞報、遲報、漏報、阻礙他人報告疫情。

  2 禁止用泔水餵豬 。 3 禁止車輛、人員等未經消毒進出養殖場、屠宰場 4

  禁止屠宰無有效檢疫證明和標識的生豬。

  5

  禁止養殖戶將異縣生豬作爲本縣生豬申報檢疫。

  6

  禁止省內生豬調出和省外生豬及產品調入。

  7

  禁止通過網絡買賣沒有檢疫證明的生豬及其產品。

  8

  禁止疫區縣生豬進出及生豬產品調出。

  9

  禁止出售、收購、宰殺、加工病豬死豬。

  0

  禁止擅自傳播未經證實發布的疫情信息。

  7 違法處罰 1

  禁止屠宰、經營、運輸疫區內生豬及產品,違者一律沒收,處貨值金額五倍罰款;

  2

  禁止屠宰、經營、運輸未經檢疫的生豬及產品,違者處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罰款;

  3

  禁止轉讓、僞造或者變造檢疫證明、檢疫標誌和生豬耳標,違者罰款三萬元;

  4

  禁止跨省輸入生豬及產品不經指定通道進入,違者罰款二千元;

  5

  禁止未經許可擅自收運泔水,違者罰款三萬元;

  6

  禁止已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省份及其周邊省份的生豬養殖場戶使用泔水飼餵生豬,違者由縣級人民政府飼料管理部門沒收違法使用的產品和非法添加物質,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

  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或者未按規定建立並遵守進貨查驗記錄、出廠檢驗記錄和銷售記錄制度的,由縣食藥監部門罰款五千元至五萬元。

  8

  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的,由城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爲,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8 如何防控非洲豬瘟 1

  生豬養殖者嚴禁從疫區調運生豬。

  2 注意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儘可能封閉飼養生豬。 3 採取隔離防護措施,儘量避免生豬與野豬、鈍緣軟蜱接觸。 4

  嚴禁使用餐館、食堂的泔水或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

  5

  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生豬死亡、野豬異常死亡等情況,應及時向當地獸醫部門報告。

  6

  如發現疑似疫情,請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採樣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根據檢測和調查結果確定撲殺範圍。

  猜你喜歡

  致敬!那羣奮戰一線防控非瘟的戰士們

  非瘟倒逼養豬業高度關注生物安全,是威脅?還是機遇?

  非洲豬瘟病毒如已滲入食品,防控難度將陡增

  抗非瘟,禁“泔水”餵豬,近億噸餐廚剩餘物何去何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