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是疾病多发季节,那么老人要如何养生,预防疾病呢?要做好3件事

1.老年人冬季当心骨折

由于下雪的缘故,冬天的路面一般都会比较湿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进入老年期后,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肌肉、关节、骨骼都会随之发生变化,骨质变得很疏松,外出时一不小心跌倒后,很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的骨头中含钙量也在慢慢减少,加上性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性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甲状腺功能此时变得很亢奋,从而分泌太多的甲状旁腺激素,最终导致骨头中钙的大量的流逝,引发骨质疏松。此外,老人的关节等重要部位常常因骨质增生、关节变形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长年磨损,而变得僵硬不灵活,所以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骨折。

老人最容易发生股骨颈囊内骨折,这种骨折是在跌倒后,臀部最先着地受力所导致的。猛烈的冲击使股骨劲发生断裂,骨折端发生移位,无法站立行走。平卧在床上时,发生骨折的伤腿比另一侧肢体短3~6厘米。

温馨提示

冬季老年人还容易发生腕部骨折、肋骨或脊柱骨折等。发生骨折后,不要乱动,原地等待医务人员,以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2.冬季谨防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冬天血压计不应离身。尤其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以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出现意外。

因冬天的寒冷天气刺激,使人体的血管收缩,从而加大血液循环阻力,血流速度随之减慢,必然会导致血压升高。这时最好养成每天定时测量血压、准确记录的好习惯,这样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自己的血压变化状况,也可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有力度的参考。

早晨5~6点一般是血压的高峰期,所以早上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先测量一下自己的血压并做好记录,中午和晚上也要再测量一次,以比较同时间段的血压变化,以做好防护措施。测量血压时,要让手臂应一直处在放松状态,不要将衣袖翻的太向上,使上肢绷紧,造成血压测量不够准确。而血压相对稳定的人,一周测量2~3次就可以了,不用天天测量。

温馨提示

除做好血压检测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冬季清晨的气温比较低,高血压病人不宜进行晨练,而应选择比较暖和的天气进行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太过激烈。

3.冬季按摩防病又治病

由于冬季气温偏低,受到寒冷温度的刺激,体表的血管会发生收缩、关节肌肉会变得紧张而拘谨,这个时候进行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消除疲劳的功效,还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加速血液、淋巴液的循环,改善和增强关节营养。中医认为经常按摩穴位,除具有刺激气血运行、益气壮阳、滋养肺腑、调节内外的功效之外,还可以起到活血消肿、消炎止痛的作用,长期坚持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常见简易的按摩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揉捏肩膀。一手放在对侧肩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反复揉捏、提拿肩部肌肉。左右两侧交替进行。

⑵捶打腰。双手分别放在同侧腰部,从上而下反复搓揉。之后变掌为拳,反复捶打腰部。

⑶捏小腿。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双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上下反复揉捏,左右两侧交替进行。

⑷摇动踝。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一手抓住足的前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转动踝关节。两侧交替进行。

温馨提示

老年人在使用按摩椅时,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限定在30分钟为佳。初次使用的时候可适当减少一些,最好先试用较弱档次的按摩10~15分钟,如果身体没有出现什么不适感,以后可根据需要重新调整档位,逐渐延长至规定的使用时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