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心街龙华大道,10月30日,正是当地的传统墟日。

  繁忙的街道中,是蔬果摊、鱼肉档,以及来来往往的人们。

  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中,铛铛铛的声音显得清脆悦耳。

  声音来自一家没有名字的金银器加工点,62岁的郑炽林和32岁的儿子郑文聪正在忙碌着。

  一张玻璃柜、两张小桌子,就是他们的工作台。

  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郑炽林用结了厚茧的手,打造一件件金银首饰,至今已经四十年。

  看视频

  

  子承父业铛铛声下长大

  这样的“门面”,着实简单:加工金银首饰,两个电话号码,连名字也没有。一个玻璃柜子摆放着银镯子、银戒指和银项链。左右两边的桌子就是他们的工作台。桌面上,是一块用来溶金和银的,历时6年已然开裂的耐火地砖,而桌子,则已使用了三十多年。

  

  10月30日,一张不到一平方米的木桌便是郑炽林的工作台,桌上的一块阶砖在几年前由于震击断裂。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我是主动学习打金银的。”郑炽林说,小时候,父亲在合作社做首饰,自己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铛铛声很是有趣,再长大些,他就用工具自己捣鼓。在集体经济时期,郑炽林先后当过知青,到过农具厂工作,改革开放后,国家开放个体工商户经营。郑炽林在下廓街开了金银加工档口。2000年,下廓街升级改造,退铺还街,他带上所有的工具,回到距当年父亲开档的一公里处开设现在的档口,直到现在。父亲从事了70年的金银饰品制作和加工,郑炽林从小就在金银首饰制作的敲打声中长大,耳濡目染的不仅是手艺,还有从商之道。“最重要的是诚信。”金银饰品加工大多数是顾客带上金银过来,制作过程中,为了不让加工师傅偷工减料,往往会在旁“监督”,而郑炽林说,他会事先告知客人损耗的可能,除了金会有点损耗外,什么分量的银过来加工,加工后基本保持原有克数。

  简单的工序不易的手艺

  打金银首饰工序不算复杂,一张小桌子上,拉开风箱,拿起高温枪把银料加热。喷枪突出蓝色的火焰,银块变成橙红色,镊子夹起,放入水中“淬火”,再把银料拿出,敲打成需要的初模,溶银-锻造-成型(铸模),这个步骤需要反复进行,慢慢打造。叮当敲打间,一个手镯雏形呈现,再经过铸模、抛光,银饰表面洁白光亮,大约半小时,一个成品呈现。

  10月24日,熔金。将金属熔化倒入磨具。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在锻造环节需要用力,常年的手工制作,郑炽林的大拇指已结出厚厚的茧,还会有被高温烫伤的痕迹,“刚开始时手都会麻,现在已经习惯了。”长期的加工工作,他练就了一眼就能看出对方适合戴几号戒指、几号镯子的能力,他说,自己是真的喜欢这一行。在郑炽林身旁不到一米的距离,是他的儿子,今年32岁的郑文聪。几年前,新婚后的他跟随父亲一起,为前来的街坊打造饰品。“比在外打工要强。”不少广州、佛山的顾客还慕名而来,而众多的熟客中,除了有冲着父亲名气而来的,还有一些从女孩到奶奶,帮衬了几十年了的老顾客。

  老父亲从事打金银70年

  这一天是墟日,郑炽林的父亲,96岁的郑世华也来到了档口,在儿子的档口旁默默坐着,看着人来人往,偶尔,还会“监督”儿子和孙子干活,不少路过的村民看到他,总要和他聊上两句。

  

  10月24日,已经退休的郑世华坐在一旁观看郑炽林、郑文聪工作。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我的手艺是跟爸爸学的,爸爸的手艺是跟爷爷学的,至于爷爷是跟谁学的,我就不清楚啦。”96岁的他对往事依然历历在目,说起打金银的事情来如数家珍。16岁时,他开始跟父亲学习,并打出了第一件作品——一个戒指,18岁时,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一个手工饰品。20年代,他在首饰厂工作,那时候首饰厂有五金组、首饰组等等,他和同事们分工合作,银饰很受欢迎。“那时候的人首饰多,单单头饰就有发髻、发簪、耳环、耳坠,还有手镯等,都用金银制作。”如今,则加工戒指、手镯较多。那时候旧墟街上有几家首饰店,都只负责制作和销售,不加工。后来,他开始自己摆摊做加工,档口就在现在档口外一公里处的街口。那时候每天都很忙,有时候赶工,要做到夜里12点。“手作手作,边看边做就会了。”就这样,做金银加工,做到80岁才退休。

  

  抛光。将成型的金属处理光滑。具郑炽林介绍,所用的道具材质是玛瑙。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郑世华说,以前的首饰全部纯手工,一些戒指还标刻私章,也全都是用小锤纯手工敲出。可以当做印信。而饰品的花纹也全是手工凿刻,每一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再后来,有了钢刻印,再后来,有了石膏倒模,溶银后放入模具即可出现美丽的花纹。他很庆幸,比起在外学习的其他人,自己可以不用心疼材料,可以大胆地练习。因为父亲做这行,天天看,也就学会了,不存在“出师”的说法。尽管制作金银饰品,郑世华却不戴金银。年轻时候,自己也做过首饰给妻子,“喜欢哪个就拿哪个。”不仅如此,儿子、孙子结婚的饰品也都是他亲手制作的,曾孙子出生,打不动金银了,他特意跑去买个小金牌送给孙子。

  

  郑炽林平常工作所用到的工具。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一家五代从事这个行业,是否想继续传承下去?一听这话,郑世华笑了起来:“不知道呢,要尊重年轻人的想法,不会强迫。以前是没办法,这首先是维生的手段,你不做,没饭吃。第二才是兴趣。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选择的东西多了。”其实,郑世华的五个孩子中,有三个儿子跟他学艺,目前仍在坚持营业的有两个。只是,曾在街头巷尾一样从事这行业的,已转型或退出,只有他们还坚持着。墟日里的街道,人来人往,一家三代打银匠,坐在档口前。郑炽林说,自己不怕被淘汰,“饰品加工还是很有市场的!”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 张彩霞

  摄影/视频|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编辑| 叶紫

  校对|喵果果

  清远政务新媒体合作

  微信号:qyrbjun

  

  清远日报

  (微信)

  清远发布

  (微博)

  清远政协

  清远政法

  平安清远

  清城

  食品药品监管

  

  清远日报

  (微博)

  乡村新闻官

  清远廉信

  清远

  扫黑除恶

  清远金融

  连州旅游

  

  清远政线

  (微信)

  阳山发布

  清远组工

  清远三农

  清远妇联

  

  清远发布

  (微信)

  清远人大

  清远宣传

  清远税务

  北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