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15日,國家召開會議,要成立6個小組,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其中國徽的設計歷時最長,雖然在一開始就有很多人提交了方案,但一直沒有得到肯定。後來小組還邀請了林徽因的加入。

很快,林徽因與莫宗江等人就設計出了一個方案,並在1949年10月23日提交了上去。如下圖:

(我本人最喜歡這個)

這個國徽圖樣,看起來簡單、大氣,裏面也有五顆星、麥稻等物。但這個設計方案並沒有通過審議。

1950年,林徽因等人又提交了兩個方案:

左邊與右邊的圖樣,大致的組成是一樣的,五顆星、齒輪、麥稻、天安門。只是組成元素的位置、大小、色彩等等不一樣。而且左邊的圖案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大字。

經過林徽因設計小組討論,他們決定把上面兩個設計方案進行融合。小組裏有一位名叫高莊的先生,將天安門畫小後,林徽因看了覺得甚好,當即決定採用高莊設計的“小天安門”,因爲她覺得天安門變小後,上方的空間更大了,更能顯示天安門的宏偉。於是有了下圖的國徽,即我們現在的國徽。

1950年6月17日提交給周總理做最後審覈,周總理拍板決定使用這個設計作爲新中國的國徽。

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好友朱暢中,也參與當時國徽的審議,當週恩來拍板後,他第一時間將好消息告訴了林、梁夫婦,林徽因還激動地哭了。林徽因設計小組的成員得知這個消息,好多人也都激動的哭了,他們都因爲祖國設計國徽而自豪。

周恩來等人審議國徽時,最左邊那個就是朱暢中先生。

其實,當時除了林徽因所在的清華營造系在設計國徽,中央美院的張仃等人也在設計,而且提交的方案也不少。下圖左邊的兩個方案,就是張仃先生提交上去。但在最終決議的時候,他的方案沒有被採用。

1950年6月23 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報送的國徽圖案。

整個國徽設計歷時近一年,那時候梁思成身體不好,躺在病牀上,也參與了林徽因的國徽設計商議。據說,林徽因當時設計國徽的草圖就有一箱子,梁思成一直收藏着。後來文革遭到破壞,梁思成看到那些圖都被踐踏,既心痛又生氣,乾脆都拿去燒了……真是太可惜了,不然我們還能看到更多林徽因小組當年設計的國徽樣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