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畢淑敏說:“生活就是泥沙俱下,鮮花和荊棘並存。”其實,你的處境未必糟糕黯淡,他人的生活也未必光鮮亮麗,與其羨慕別人,不如活在當下,認真用心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生活就是泥沙俱下,鮮花和荊棘並存。

在一次聚會中,我和幾個要好的朋友聊了起來。談到彼此的近況,大家都在一個勁地抱怨自己的生活,然後露出羨慕的神情憧憬着對方的生活。

笑笑嘆着氣說:“我每天朝九晚九的,動不動就得開會加班,忙得雞飛狗跳。上司不給我好臉色,老闆也一樣冷漠,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我天天太累,真羨慕小清你這個公務員啊。”

小清眉心微蹙,說:“誰說公務員就輕鬆了?我的工作複雜繁重,既需要技能又考驗耐心,一點兒也沒你想象中那麼輕鬆。我看過得最好的還是松子,她可是自由職業者,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能再痛快自在了。”

這話一出,大家就將目光轉向松子。她趕忙擺着手,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嘆着氣說:“你們覺得我真的過得很自在嗎?我沒有固定的工作,也就沒有固定的收入,不穩定也不踏實,賺到的錢和以前的工資相差不多,但關鍵是喫了上頓怕沒下頓的,只能緊巴巴地過日子。你們就別取笑我了,我還羨慕你們呢!”

聽完這話,大家面面相覷,誰都不再吭聲了。

在和大家的聊天對話中,我發現了這樣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那就是大家基本對自己的現狀感到不滿,反而羨慕別人,嚮往着他們的生活,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灰暗糟糕,值得憧憬的永遠是別人的美好生活。

普通上班族覺得自己朝九晚六很是辛苦,既要看領導的臉色,還得搞好業績,忙得不可開交,羨慕公務員過得輕鬆。殊不知公務員並不是閒人,他們的工資也沒有很高,任務同樣繁重,也有崗位上的壓力。

自由職業者認爲自己收入不穩定,成天忙忙碌碌卻找不到方向,沒有固定的薪資和穩定的生活,羨慕着那些可以自己做主的創業者,殊不知創業者也有不爲人知的艱辛。他們不僅要運籌帷幄,還得管理團隊,養活手下的員工,頂着賠錢的風險,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總而言之,其實誰都不容易。生活中沒有哪一份工作是高薪事兒少,特別輕鬆,還完全沒有壓力的。做員工上班辛苦,做領導得扛着壓力,做老闆得肩負責任——一旦換位思考,你就會發現自己無論身處何種處境,都會有不同的苦惱、責任、挑戰和壓力。

優勝劣汰,想要生存,就必須接受生活的挑戰,頂着壓力,接受苦與難。

我曾在職場中遇到一個前輩,他比我大十多歲,工作已有十餘年,在八座城市裏待過,換過二十多份工作,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挫折、失敗和磨難。

前輩閱歷豐富,通曉人情世故,飽經滄桑的面容上總掛着一絲從容淡定的微笑,見過大風大浪後彷彿一切都不是難題。

一次,同事和我在公司的茶水間裏抱怨最近老是加班,不小心被路過的前輩聽到了。事後前輩找我聊天,談及此事,他問我覺得目前的工作如何,我不假思索地說工作沒什麼大問題,就是加班有些頻繁,很多新人都不太適應。

說完這些,我又補了這麼一句:“有時候我也很羨慕那些領導,看了幾頁報告就能快速地做出決定,覺得不對勁又可以讓員工反覆修改,最後辛苦受累的終究還是我們這些下屬。”

前輩聽後語重心長地和我說:“其實你不必羨慕任何人,因爲你沒有設身處地,完全想象不到別人要承受多大的壓力。我年輕時創過業,起初很多人羨慕我,覺得我不用爲任何人打工,肯定很瀟灑自在,而事實上,我過得也很艱難。創業初期我沒有多少員工,自己身兼數職,白天忙得連喫飯都顧不上,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飯。”

“做一個項目前前後後需要幾個月的策劃和籌備,我頂着巨大的壓力,不斷地做報告、寫方案、談投資,什麼事情都得顧上。那段時間我沒日沒夜地工作,過得無比煎熬,因爲過度勞累,我身體有些喫不消了,不僅長出了白髮,還開始失眠脫髮。後來我做的好幾個項目都賠了,我負債累累,連員工的薪水都快掏不出來。你一定無法想象我是怎樣度過那段痛苦的日子。”

前輩輕輕嘆了口氣,接着說:“這些年,我換過許多份工作,經歷了很多波折和磨難。生活教會我一個道理,那就是別老是羨慕別人的工作、嚮往別人的生活,真的沒有誰是無憂無慮的,專注於自己的生活,努力過好當下才最重要。”

前輩的那番話讓我恍然大悟。仔細想想,自己的日子雖有波瀾,但也美好溫暖,何必去羨慕別人呢?

畢業前夕,很多同學都在糾結未來的選擇,工作、考研、考公、出國留學,大家都不知道怎樣選擇纔好,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走錯了道路,從此活得憋屈難受。

等真正畢業後,很多同學都在打探彼此的現狀,在聚會聊天時抱怨自己的處境,巴望別人的生活。

考研的羨慕上班族能夠獨立謀生,賺錢養家,上班族羨慕出國留學的同學開闊了眼界,還爲學歷鍍了金,而出國的同學又羨慕那些留在國內發展、不用飽受思鄉之苦的同學們……

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單身的羨慕戀愛的,戀愛的羨慕結婚的,結了婚的人又時不時羨慕單身的瀟灑與自由……

生活就像一座圍城,總有人不停地東張西望,圍城裏的人想要爬出去,圍城外的人想要爬進來,互相羨慕各自的工作,嚮往着彼此的生活,憧憬着別人的日子,總覺得自己過得不好,而別人的一切就算再糟糕,也是閃閃發亮、充滿幸福的。

一直懷着這樣想法並持續羨慕別人的人,是不容易過好生活,也無法享受生活的。

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別人再好也是別人的,你只能選擇過好自己的生活。當某一天你不再一味羨慕別人,不再一個勁兒地期待爬進別人的圍城,而決定在自己的城中安心駐紮時,你就能夠享受當下的快樂,活得從容而自在。

本文作者:夏與至

監審:葛素表

監製:於衛亞、王詠濤

圖片:董邦達 | 清

編輯:王綏翊、李昂、劉在

實習生:韓思潔、雷雯雯

本文來源:夏與至(ID: xiayuzhi1)、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視頻部

所謂“錦鯉命”,不過是越努力越幸運

1

最近,我的朋友圈和微博都被“錦鯉”刷屏了,似乎只要轉發了“錦鯉”,好運就能附體,所有你想要的都會得到。

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這只不過是一種心靈的寄託,甚至有的時候就是跟風好玩罷了。但仔細想想,“錦鯉”真的會幫助我們實現夢想和願望嗎?

前段時間,公司有個新項目啓動。剛開始,我和身邊的不少人也會轉“錦鯉”。但等到項目完成的時候,我想要感謝的,還是每天加班拼搏的自己和身邊並肩作戰的同事。我並沒有想到那一張張“錦鯉”的圖片。

越長大越明白一件事,捷徑和僥倖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浪費時間。對於追求夢想的人來說,從一開始就應該腳踏實地,這反而纔是最近的道路。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人生裏的有些路要自己一步一步去走,苦也要自己一口一口去喫,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捷徑。

想要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擁有,除了把腳下的每一步路走得更加堅定和踏實,任何其他的附加都不過是你給自己的安慰罷了。

2

突然想起曾經的自己,來北京的第二年,我決定辭掉剛剛有起色的工作,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那個時候,沒有人給我發工資。我每天就待在出租房裏,寫文章、編輯、後期製作、策劃內容,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鐘也是家常便飯。

那個時候,常會聽到有人對我說:“女孩子不應該太累,你很難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事實證明,我還是克服了所有的困難,堅持到了現在。

很多時候,你可能付出了10分的努力,卻只能得到5分的回報。但如果因爲回報不夠理想而放棄努力的話,那結果往往連1分都沒有。

所以,當一道道困難擺在面前,希望你最先想到的是如何去克服,而不是逃避。

有的人,上學的時候遇到自己喜歡的學科,就用盡全力去學;不喜歡的,則會逃課繞道而行。結果期末考試的時候,成績不好的學科始終沒有改善。

有的人,工作中遇到棘手難辦的事情,總想靠拖延應付了事,或是期待他人出手把問題統統解決掉。結果每次到最後,都是手忙腳亂,存在的問題到末尾了也沒有得到解決。

這一路走來,與其浪費太多時間去尋找捷徑,還不如用這些時間踏踏實實解決眼前的困境。命運早已給我們的人生做了很多標註,每一個坎都只有跨過去了纔可以算了結。

3

我記得電影《天才槍手》中,男主角班克爲了擺脫貧寒的生活,不惜聯合天才少女小琳上演了一出作弊大戲。雖然剛開始兩個人都有了不菲的收入,但最終還是被教育機構發現,不僅失去了金錢,還影響了自己的學業。

或許今天的你因爲一個小小的捷徑獲得了理想的成績,但明天的你也有可能因爲一個小小的偷懶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

要知道,我們一旦習慣了走捷徑的甜頭,就會不由自主地期待下一次的不勞而獲,並且再也不願踏踏實實地下功夫,到頭來反而會繞更遠的路、喫更多的苦。

既然誰都沒有與生俱來的永遠幸運,那就不如在擁有好運之前,讓自己先變成那個努力的人吧。

我曾經在書裏看過這樣一段話: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它就會有什麼樣的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你的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去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都是單槍匹馬,一路過關斬將走到現在,其實有些捷徑並不好走,其實有些成功也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與其轉發“錦鯉”,拼盡全力尋找那個並不存在的捷徑,不如好好冷靜一下,想想怎樣跨過眼前一個個重要的關卡。

成功路上沒有捷徑。千萬別心急,一起好好努力,總有一天,你沒有“錦鯉”,也可以越努力越幸運。

本文作者:久艾,微博@烏啦啦小螃蟹

封圖來源:視覺中國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編輯:石磊 實習生:李忠利

本文來源:小北(ID:kuwoxiaobei)、人民日報

藉口太多的人,過不好這一生

01

上次跟人約好在XX廣場見面,臨近約好的時間,對方發消息說堵在路上了,可能會遲到幾分鐘,最後晚了1個小時。

當然,堵車這種事,誰也說不好,無可厚非。堵車甚至可以說是最容易被理解的理由。

除了堵車外,我們時常能聽到各種因爲外在環境影響而耽誤計劃的藉口。

比如,月末熬夜加班,把自己的辛苦歸咎於公司的壓榨,卻不去想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避免無用功。

生活過得不理想,得不到重用,就寬慰自己,我只是運氣不好而已。卻不想想,如今社會並不缺平臺,如果有才,怎麼會不遇?

生活中有很多人,他們習慣於向外尋找原因,一旦出了什麼問題,第一反應就是跟我沒關係,不是我的問題。他們永遠看不到出在自己身上的問題,不去想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百般掩飾自身的不足或懈怠。

然而,影響你的從來都不是外部環境,只有你對你自己的放縱。

如果習慣爲自己找不同的藉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思維。

王爾德說,你一旦爲自己找到一個錯誤的藉口,你不久就會再爲自己找到一百個藉口。

做錯一件事,就得用無數個藉口補充漏洞,再用無數個藉口解釋藉口中的漏洞,無休無止,而成功的機會也就這樣悄然流逝。

真正成熟的人,從不爲自己的不順找藉口,他們會盡一切努力改變處境,讓自己活得更有底氣。

02

朋友小意有一段時間心血來潮決定開始學畫畫,報了興趣班,也備好了材料。

一個月後見到她,問她學得怎麼樣了。小意說最近工作事情太多,抽不出時間去學。

又過了三個月,得知小意還是沒有進展。她解釋,我在準備一個考試,等結束了就開始。

之後,小意還找過各種理由:起步時間太晚了,最近太累了,畫室太遠了……她的行動遲遲沒有開始。

生活中有很多人,他們有很多美好的想法,也滿懷期待地列好了計劃,但真正要開始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意外,各種匪夷所思的理由。

比如:

有一個地方一直想去,卻因爲事情太多,時機不對,計劃一直擱淺;

想要早點上班避免遲到,但第二天還是照舊賴在牀上,理由是早起的話一整天都會精神不濟,或者昨天晚上睡太遲了;

爲了恢復身材決定開始健身,但一天推一天,健身卡都積了灰,也不見開始……

原因五花八門,好像得了一種一開始行動就會不舒服的病。其實說到底,就是藉口太多。

事實上,並沒有所謂的最佳時機,總說時機未到的人,殊不知時不我待,稍縱即逝。

張愛玲說,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藉口。

藉口太多的人,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他們寧願困在原地哀嘆自己的不幸,寧願到頭來後悔莫及,也不願做出絲毫改變。

反觀那些走到最後的成功者,無一不是具備了超羣的執行力。他們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瞻前顧後上,習慣在行動過程中去修正,從不爲自己找藉口拖延。

人一生最怕的是我本可以,即便最後沒有獲得預期效果,但至少不會留下太多遺憾。

找藉口,其實就是在向生活低頭,是在否定自己,是害怕付出與收穫不對等。

所以,爲了避免失望,選擇不開始。

其實,很多事情,只要開始邁出第一步,就根本停不下來。

不論前路如何,總有待在原地看不到的風景。最重要的是,逼着自己邁出那第一步。

03

之前看《三星級營養午餐》,被個性十足的天海佑希吸引了。

天海佑希在裏面飾演的角色名叫光子,作爲餐廳的主廚,原本風光無限,卻因爲得罪了老闆,被迫離開。

從前想挖走她的其他餐廳,也對她敬而遠之。

跌到人生谷底的光子,並沒有就此認輸,她去了一所小學擔任校餐負責人。

剛開始,光子處處受挫,她按照平時的標準制作食物,結果超時了,做出來的食物,小朋友也覺得難喫,給出了差評。

光子不服輸,自己買食材一次次嘗試,不斷地改良;夜裏三點就來到學校,開始準備第二天的食材。

靠着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光子終於做出了受到學生稱讚的校餐,還收到了頂級餐廳的橄欖枝。

成功者總有其長處,只是經常被無視;失敗者總有其藉口,就怕別人不知道。

光子能夠逆風翻盤,因爲她不爲自己找藉口,只爲成功找方法,並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生活中,我們常常覺得已經很努力了,但事實上,卻沒有真的盡全力,往往只是感動了自己。如果稍有不順,就歸咎於外界:工作不適合我、行業不景氣、風險太大了、環境就是如此……

我們總是找到無數借口來降低底線,並且那些藉口看起來總是很面善。

然而,當我們花心思找藉口爲自己開脫時,成功的機會也就越來越遠了。

洛克菲勒說,我鄙視那些善找藉口的人,因爲那是懦弱者的行爲;我也同情那些善找藉口的人,因爲藉口是製造失敗的病源。

不要爲自己的不努力找藉口,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自己,所有的結果都由自己承擔。唯有如此,才能對自己負責。

時刻提醒自己不要下意識找藉口,當你開始養成這樣的習慣後,就會發現事情在慢慢變好。

本文作者:零度水

本文來源:精讀、人民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