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11月16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相繼發佈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A股重大違法退市新規正式落地。這次的新規有哪些看點?又將對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

先來看看這次發佈新規的亮點:

1

明確了四種重大違法退市情形

首發上市欺詐發行重組上市欺詐發行年報造假規避退市以及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其中,欺詐發行主要是立足首發上市和重組上市中,申請或披露文件是否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被證監會依據《證券法》相應條文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被人民法院判處欺詐發行罪。

對於年報造假規避退市的情形,主要規範邏輯是衡量公司在上市期間是否隱瞞了已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而應當終止上市的事實。

也就是說,在未來,如果有相關上市公司滿足上述四種重大違法退市情形之一的,就可能會被強制退市

2

新增社會公衆安全類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證監會7月27日發佈的決定中,新增了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衆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爲,應予退市的規定。在此次退市新規中,明確了這類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這項規定實際上是回應了社會的期待。可以注意到,深交所發佈新規的同時,也在官網公佈啓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

此前,長生生物因爲違法違規生產疫苗,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作出吊銷藥品生產許可證的行政處罰決定,並處罰沒款91億元。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因爲遊資的一窩蜂熱炒,*ST長生11月16日盤中又一次漲停,這已經是它連續收穫的第七個漲停板,股價也被炒到3.94元,漲停板上封單超7萬手,換手率近20%。這樣一家涉及危害公衆安全的公司,啓動對它的強制退市可以說是衆望所歸。

3

設置了比較嚴謹規範的退市決策機制和實施程序

在明確哪些公司可以強制退市之後,一家上市公司是否滿足強制退市條件又該如何評判,強制退市需要走哪些程序,新規中都給出了相應規範。

從退市新規中可以瞭解到,交易所首先設置了上市委員會決策機制,規定上市委員會以相關行政機關行政處罰決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認定的事實爲依據,對上市公司行爲是否嚴重影響上市地位,是否應當對其實施重大違法退市進行審議,作出獨立的專業判斷並形成審覈意見。同時,對相關審議決定,例如上市委員會的審議期限、發出認定意見告知書、提出申辯和聽證、做出退市決定等環節的期限,均予以了明確。

其次,給予當事人合理的救濟途徑和救濟手段,主要是給予涉嫌重大違法退市的上市公司申請聽證、書面陳述和申辯、要求複覈等權利,維護了其正當的程序保障權利,保障了當事人的基本權利。

再次,明確了重大違法退市的相關環節,即停牌、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將暫停上市期間由一年縮短爲六個月,提高了退市實施效率。

因爲重大違法被強制退市的這些公司還能重新上市嗎?

在重大違法退市情形的暫停上市期間,由12個月縮短爲6個月

重大違法的公司被暫停上市後,不再考慮公司整改、補償等情況,6個月期滿後將直接予以終止上市

對於在市場入口即違法的欺詐發行公司,違法行爲惡性較大、反響強烈,新規不再給予其重新上市的機會;

其他重大違法退市的公司需要在股轉公司掛牌轉讓滿5個完整會計年度方可申請重新上市。

同時,對於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後進入退市程序的公司,除相關行政處罰決定、司法裁決被依法撤銷、確認無效或者依法變更等情形外,將不再允許其恢復上市。

新規出臺了,新老劃斷如何解決?

證監會《決定》施行前,上市公司已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爲或者依法移送公安機關,並被作出終止上市決定的適用原規則;

《決定》施行後,上市公司被有關行政機關行政處罰或者生效司法裁判認定存在違法行爲的,無論其違法行爲發生時點,上市公司因其該等違法行爲的暫停上市、終止上市,均適用新規。

關於年報造假重大違法新老劃斷的起算時點,以2015年的年度報告作爲《實施辦法》第四條第(三)項年報造假重大違法退市情形新老劃斷的起算點。

關於在新規實施前已經完成重組上市的規則適用,《實施辦法》施行前,重大違法上市公司已經合法合規完成重組上市,且重大違法事項均發生在該次重組上市之前,也與該次重組上市無關的,可以申請不對其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正式施行後,重大違法上市公司再進行重組上市的,仍將嚴格按照新規實施強制退市。

關於重新上市制度的新舊適用安排,新規實施前,已因重大違法被本所決定股票終止上市的公司,在新規施行後36個月內申請重新上市的,仍適用原規則。

市場觀點

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新規的落地,使以往上市公司退市難,或者一出問題就停牌的現象將會有很大改觀,淘汰機制會把部分不良已上市企業逐步驅逐出去,對於整個市場形成良好的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新規使退市制度進一步完善,對上市公司發行上市各環節都有一定的約束管制,有利於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有利於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對投資者來說,也是進一步保護投資者的重要舉措。

此外,深交所對長生生物啓動強制退市機制,既是對新規落地的具體體現,同時也表明管理層態度的堅決,有利於淨化市場環境,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本文來源:央視財經

上交所退市改革方案出爐 傳遞重大違法退市“從嚴”信號

備受關注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改革方案16日正式出爐。將上市公司“社會公衆安全類重大違法”情形納入強制退市新規的同時,改革方案傳遞出重大違法退市“從嚴”信號。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16日發佈實施。《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和《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2018年11月修訂)》同時發佈。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7月27日證監會《關於修改的決定》要求,退市新規明確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具體違法情形和實施程序,制定了標準更客觀、程序更透明、針對性更強、威懾效果更好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相關業務規則。

據介紹,上交所退市新規明確了證券重大違法和社會公衆安全重大違法兩類強制退市情形。其中,在原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兩大領域的基礎上,新規對證券重大違法情形進行了類型化規定,明確了首發上市欺詐發行、重組上市欺詐發行、年報造假規避退市以及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等四種情形。對於上市公司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社會公衆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新規專門作爲一類退市情形進行規範。

根據新規,社會公衆安全類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具體情形包括:上市公司或其主要子公司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上市公司或其主要子公司依法被吊銷主營業務生產經營許可證,或者存在喪失繼續生產經營法律資格的;交易所根據上市公司重大違法行爲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嚴重程度,結合公司承擔法律責任類型、對公司生產經營和上市地位的影響程度等情形,認爲公司股票應當終止上市的。

記者:潘清

本文來源:新華視點

深交所啓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

深圳證券交易所16日對外通報,由於長生生物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深交所當天已啓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

2018年10月16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生生物)的主要子公司因違法違規生產疫苗,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作出吊銷藥品生產許可證的行政處罰決定,並處罰沒款91億元。長生生物主要子公司存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衆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爲。

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通報表示,長生生物股票將於深交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發佈後的次一交易日起停牌,並作爲深交所上市委員會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獨立的專業判斷並形成初步審覈意見的起算時點。

後續,深交所將根據相關規則作出是否對其股票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決定。如果決定對長生生物股票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將依規依序對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上述退市風險警示期間爲三十個交易日,暫停上市期間爲六個月。深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後,公司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爲三十個交易日。

通報表示,針對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羣衆利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重大違法公司,深交所堅決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淨化市場環境,提升市場質量,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記者:印朋

本文來源:新華視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