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普!各類足球場建設尺寸標準!

足球運動是全面鍛鍊和健全體魄的良好手段,是全民健身活動中一項行之有效的體育運動項目。在國家倡導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足球運動正風靡全國範圍內;而足球場地作爲運行足球的載體,也受到了不少人關注,那麼,五人制、七人制、十一人制的球場建設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01

五人制足球場

一、球場尺寸

比賽場地必須是長方形,邊線長度必須長於球門線的長度。

長度:最長42米,最短25米

寬度:最長25米,最短15米

上述規定的原則下,比賽場地可因地制宜。

二、場地

球場地面必須平坦,硬度合適,以不傷害運動員和不影響球的正常彈力和運動員爲原則。

一般用砂泥混合土壓平,表面蓋有上公分厚度的細砂,賽前向場地灑水保持地表面的溼潤爲原則。

三、界線

比賽場地應畫出界線,線的寬度一律爲8釐米。界線分爲邊線,球門線,中線,中圈線,罰球區線,替換區線。

連結球門的兩條短線叫球門線,連結球門線兩條較長的線叫邊線,橫穿球場中間連結兩條邊線的叫中線,在中線的中點畫一個明顯的標記,並以此爲圓心,以3米爲半徑畫一個圈叫中圈。

四、罰球區

在兩條球門柱之間的球門線上取一中點,並以此中點爲圓心,以6米爲半徑向場內畫一弧線與門柱兩邊的球門線相連,這條弧線與球六線所形成的區域叫罰球區(若球場寬度在25米以上可用7米爲半徑,寬度15—20米用5米爲半徑)。

五、罰球點

在兩門柱之間的球門線取一中點,向罰球區弧線引一垂直線與弧線相交之點作一標記,叫罰球點。

六、替換區域

在球場設置替換隊員度的一側邊線上,以中線爲準向兩邊3米垂直於邊線處各畫一條長80釐米的線,40釐米畫進場內,40釐米畫在場外,是規定運動員替換出進場的區域。

七、球門

球門設在兩條球門線的中央。由兩根內側相距3米的直立門柱與一根下沿地面2米的水平橫樑連接而成。門柱與橫樑的寬度均爲8釐米。

球門後掛有網,網與門柱、橫樑應有一定空間、以不影響守門員活動和便於觀察球進門爲原則。球門可以固定,亦可以搬動。

八、燈光

晚上比賽,球場在沿邊線1.5米以外樹立燈杆3—4杆,每杆高度在6米以上。

九、攔網

球場四周沿球六線、邊線1.5米以外樹立杆掛攔網,高度在6米以上。

十、座位

若球場邊線設座位(或固定座位),均需離邊線1.5米以外。

02

七人制足球場

一、場地(FIELD)

必須是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等等都不行。場地可以是天然的或人工的,人工場地必須是綠色。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具體是多少沒有嚴格的要求,但有一個取值範圍↓

普通比賽場地的長必須≥90米(100碼)≤120米(130碼),寬必須≥45米(50碼)≤90米(100碼)。

國際比賽場地的長必須≥100米(110碼)≤110米(120碼),寬必須≥64米(70碼)≤75米(80碼)。

有一個特例:國際足球聯合會世界盃(FIFA World Cup)的比賽場地大小是固定值:105×68米=7140平方米。

還有一點,很多人肯定也不知道,足球場地並不是純平面的,而要求是龜背形的,也就是說中間高,四個邊低,這樣做是爲了便於下雨排水。只是由於球場面積太大,並且上面種有草坪,所以我們看不出來。

二、畫線(MARKINGS)

線寬不得超過12釐米(5英寸)。兩個長邊叫“邊線”,兩個短邊叫“端線”(“球門線”)。場地中間橫穿球場的叫“中線”。球場內各區域的面積包括畫線部分,也就是說是各區域的長度與寬度是以畫線的外側爲準。

和籃球規則不同,足球場地各條畫線不但約束地面平面範圍,還垂直向上約束空間立體範圍,即有空中出界的規定。

三、球門(GOALS)

長7.32米(8碼),高2.44米(8英尺),也就是說長正好是高的3倍。球門的兩個前門柱必須居中放置在球場短邊(端線)線上。球門的這個長與寬是以門柱與門梁的內側爲準量的。球門的寬沒有嚴格規定。門柱和門梁的寬與厚須≤12釐米,並且應對稱相等。

球門必須爲白色。球網必須在球門後面被撐起來,以給守門員有充分的活動空間。如果比賽中球門脫位或斷裂,比賽應立即暫停,如能復原就繼續比賽(橫木被徹底移除後可用繩子替代),否則就終止比賽。這樣做是爲了保障球員的安全。

只有當足球的全部球體進入球門線後進球方爲有效,部分壓線不算。

關於足球球門網到底有多少個眼兒的問題,答案是:根據製作工藝和材料的不同,11人制標準足球應該是1278到1864個,5人制足球應該是639到932個。如果不信,自己去數。

四、球門區(GOAL AREA)

俗稱小禁區:大家仔細看圖,球門柱與球門區場內的兩個角所夾的矩形面積其實是一個長寬各5.5米(6碼)的正方形,也就是說球門區的面積=5.5×5.5×2+7.32×5.5=100.76平方米。

開球方隊員開球門球(開大腳)時足球必須在球門區內,且罰球區(大禁區)內不得有對方球員。球門球開出後,球在沒有碰到其它隊員之前,開球隊員不得再次觸球。所以有時可以看到開球隊員把球踢疵後儘管離球很近但仍顯得不知所措,因爲他不能馬上再次碰球,否則視具體情況會被判對方隊員在該點罰直接任意球、間接任意球或點球(如果用手的話)。

如果開出的球沒有飛出罰球區(大禁區),必須重開。如果開出的球直接進入對方球門內,算得分。如果此球沒有離開過罰球區(大禁區)而是直接進入本方球門,不算得分,需重開(也就是不準在大禁區內把球往自己球門裏踢)。

五、中圈(CENTRE CIRCLE)

半徑9.15米(10碼),開球點直徑是22釐米。中圈的作用就是比賽開場(或開球)時,在主裁判吹哨前,非開球方的任何球員不得進入此圈內,目的是爲了保障開球方隊員能將球開出從而使比賽順利地開始。

同理,在比賽中進攻方隊員發任意球時,防守方隊員(人牆)距球不得近於9.15米(10碼),這也是爲了使球能順利地開出,當然這時的9米15的距離就只能以裁判員(主裁或邊裁)的目測爲準了,他(她)會以中圈半徑距離爲參考。

另外,現在在全場比賽結束後,雙方隊員和裁判員都集中在中圈內互相握手以示友好。

中圈開球必須由兩名球員完成,開球隊員第一腳不得將腳踢向本方場地,也就是說球必須先過中線向對方場地滾動。最新的足球規則是,開球不得直接進球得分,否則判對方開球門球。

六、罰球區(PENALTY AREA)

俗稱大禁區,寬16.5米(18碼)。守方球員在這裏犯規就要被罰點球,這是攻方球員最喜歡看到的。強調一下,罰球點距離球門線的距離是12碼(約11米),而不是10碼(約9米),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都迷糊。

罰球區弧線,俗稱罰球弧,它是以罰球點爲圓心,以10碼(9.15米)爲半徑在罰球區外畫的一段弧線,所以它與球場中圈的弧度是一樣的。所以這相當於球場上其實有3個半徑9.15(10碼)米的大圓圈,只不過擦去了兩邊的圓的大禁區內的部分。

罰球弧的唯一作用就是在攻方球員發點球時,除了守方守門員外的雙方其它球員都必須在這個弧線和罰球區線以外,也就是距離罰球點至少9.15米(10碼)。

罰點球時,攻方罰球隊員在將球罰出前,除守方守門員外的其它場上隊員不得進入罰球區。

罰球點的直徑是22釐米。

七、角旗區(CORNER AREA)

角旗弧的半徑是1米(1碼)。在場地4個角各樹1角旗,旗高不低於1.5米(5英尺),旗長方形。另外,還可以在中線兩端至少1米(1碼)外各樹一面這種小旗,只是在實際比賽中我們很少見到有這麼做的(非強制性)。

之所以插這6面旗子,就是爲了可以在天氣糟糕可視條件比較差的情況下幫助球員、裁判員、觀衆看清場地的界線和角旗弧的所在位置,保證比賽的流暢性。其實在大部分情況下,立這些個旗子還真沒什麼用,尤其是角旗,插在那裏球員發角球的時侯反倒有些礙事。

在距每個角旗弧9.15米(10碼)的端線與邊線處可各做一標記(非強制性),作用是攻方隊員開角球時限制守門隊員距離。

進攻方隊員在角球發出之前,防守方隊員(人牆)距角球弧不得近於9.15米(10碼)。

03

11人制足球場

一、場地(FIELD)

必須是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等等都不行。場地可以是天然的或人工的,人工場地必須是綠色。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具體是多少沒有嚴格的要求,但有一個取值範圍↓

普通比賽場地的長必須≥90米(100碼)≤120米(130碼),寬必須≥45米(50碼)≤90米(100碼)。

國際比賽場地的長必須≥100米(110碼)≤110米(120碼),寬必須≥64米(70碼)≤75米(80碼)。

有一個特例:國際足球聯合會世界盃(FIFA World Cup)的比賽場地大小是固定值:105×68米=7140平方米。

還有一點,很多人肯定也不知道,足球場地並不是純平面的,而要求是龜背形的,也就是說中間高,四個邊低,這樣做是爲了便於下雨排水。只是由於球場面積太大,並且上面種有草坪,所以我們看不出來。

二、畫線(MARKINGS)

線寬不得超過12釐米(5英寸)。兩個長邊叫“邊線”,兩個短邊叫“端線”(“球門線”)。場地中間橫穿球場的叫“中線”。球場內各區域的面積包括畫線部分,也就是說是各區域的長度與寬度是以畫線的外側爲準。

和籃球規則不同,足球場地各條畫線不但約束地面平面範圍,還垂直向上約束空間立體範圍,即有空中出界的規定。

三、球門(GOALS)

長7.32米(8碼),高2.44米(8英尺),也就是說長正好是高的3倍。球門的兩個前門柱必須居中放置在球場短邊(端線)線上。球門的這個長與寬是以門柱與門梁的內側爲準量的。球門的寬沒有嚴格規定。門柱和門梁的寬與厚須≤12釐米,並且應對稱相等。

球門必須爲白色。球網必須在球門後面被撐起來,以給守門員有充分的活動空間。如果比賽中球門脫位或斷裂,比賽應立即暫停,如能復原就繼續比賽(橫木被徹底移除後可用繩子替代),否則就終止比賽。這樣做是爲了保障球員的安全。

只有當足球的全部球體進入球門線後進球方爲有效,部分壓線不算。

關於足球球門網到底有多少個眼兒的問題,答案是:根據製作工藝和材料的不同,11人制標準足球應該是1278到1864個,5人制足球應該是639到932個。如果不信,自己去數。

四、球門區(GOAL AREA)

俗稱小禁區:大家仔細看圖,球門柱與球門區場內的兩個角所夾的矩形面積其實是一個長寬各5.5米(6碼)的正方形,也就是說球門區的面積=5.5×5.5×2+7.32×5.5=100.76平方米。

開球方隊員開球門球(開大腳)時足球必須在球門區內,且罰球區(大禁區)內不得有對方球員。球門球開出後,球在沒有碰到其它隊員之前,開球隊員不得再次觸球。所以有時可以看到開球隊員把球踢疵後儘管離球很近但仍顯得不知所措,因爲他不能馬上再次碰球,否則視具體情況會被判對方隊員在該點罰直接任意球、間接任意球或點球(如果用手的話)。

如果開出的球沒有飛出罰球區(大禁區),必須重開。如果開出的球直接進入對方球門內,算得分。如果此球沒有離開過罰球區(大禁區)而是直接進入本方球門,不算得分,需重開(也就是不準在大禁區內把球往自己球門裏踢)。

五、中圈(CENTRE CIRCLE)

半徑9.15米(10碼),開球點直徑是22釐米。中圈的作用就是比賽開場(或開球)時,在主裁判吹哨前,非開球方的任何球員不得進入此圈內,目的是爲了保障開球方隊員能將球開出從而使比賽順利地開始。

同理,在比賽中進攻方隊員發任意球時,防守方隊員(人牆)距球不得近於9.15米(10碼),這也是爲了使球能順利地開出,當然這時的9米15的距離就只能以裁判員(主裁或邊裁)的目測爲準了,他(她)會以中圈半徑距離爲參考。

另外,現在在全場比賽結束後,雙方隊員和裁判員都集中在中圈內互相握手以示友好。

中圈開球必須由兩名球員完成,開球隊員第一腳不得將腳踢向本方場地,也就是說球必須先過中線向對方場地滾動。最新的足球規則是,開球不得直接進球得分,否則判對方開球門球。

六、罰球區(PENALTY AREA)

俗稱大禁區,寬16.5米(18碼)。守方球員在這裏犯規就要被罰點球,這是攻方球員最喜歡看到的。強調一下,罰球點距離球門線的距離是12碼(約11米),而不是10碼(約9米),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都迷糊。

罰球區弧線,俗稱罰球弧,它是以罰球點爲圓心,以10碼(9.15米)爲半徑在罰球區外畫的一段弧線,所以它與球場中圈的弧度是一樣的。所以這相當於球場上其實有3個半徑9.15(10碼)米的大圓圈,只不過擦去了兩邊的圓的大禁區內的部分。

罰球弧的唯一作用就是在攻方球員發點球時,除了守方守門員外的雙方其它球員都必須在這個弧線和罰球區線以外,也就是距離罰球點至少9.15米(10碼)。

罰點球時,攻方罰球隊員在將球罰出前,除守方守門員外的其它場上隊員不得進入罰球區。

罰球點的直徑是22釐米。

七、角旗區(CORNER AREA)

角旗弧的半徑是1米(1碼)。在場地4個角各樹1角旗,旗高不低於1.5米(5英尺),旗長方形。另外,還可以在中線兩端至少1米(1碼)外各樹一面這種小旗,只是在實際比賽中我們很少見到有這麼做的(非強制性)。

之所以插這6面旗子,就是爲了可以在天氣糟糕可視條件比較差的情況下幫助球員、裁判員、觀衆看清場地的界線和角旗弧的所在位置,保證比賽的流暢性。其實在大部分情況下,立這些個旗子還真沒什麼用,尤其是角旗,插在那裏球員發角球的時侯反倒有些礙事。

在距每個角旗弧9.15米(10碼)的端線與邊線處可各做一標記(非強制性),作用是攻方隊員開角球時限制守門隊員距離。

進攻方隊員在角球發出之前,防守方隊員(人牆)距角球弧不得近於9.15米(10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