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强势崛起,英国式微,法国与德国放弃仇怨联手组建了欧洲六国煤钢联合体,在吸纳了更多欧洲国家后,逐渐成为集政治、外交和安全为一体的欧洲联盟。德国想成为欧洲的主宰,必须发展出一种新的关系——政治上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

1945年5月2日,柏林被攻陷,帝国元首希特勒自尽,他一手建立的“第三帝国”化为灰烬。

战后70年来,德国对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犯下的罪行进行深刻的反省。并通过反思历史和进行战争赔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逐渐成长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德意志在战前有千百万人拥护希特勒,在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男人都上过战场,对于这样的民族。要让他们反省纳粹的历史并不容易,在这期间经历了许多波折。

二战后,盟国开始对德国追究纳粹的战争罪行,可是德国民众回避纳粹历史,反对盟国实施的“非纳粹化”,并要求赦免纳粹罪犯。

1945年,盟国在德国纽伦堡公审纳粹首要战犯,纳粹的罪行被揭露,虽然德国的民众为此感到震惊,但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这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加之当时的德国一片焦土,民众生活困顿,哪有功夫思考纳粹的历史,因此大部分民众面对纳粹的历史都表现的冷漠和回避,谈何反思。既然如此,德国为何会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主动认罪、忏悔、赔偿和道歉呢?这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首先,战后德国在地缘上直面苏东集团。

欧洲的实力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被削弱,这严重影响了欧洲各国对海外殖民的控制。再加上,战争消耗了本土工业和殖民地收益,各国实力衰退,美苏强势崛起。

二战时,美国加入战争时间较晚,但其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影响着战争的进程。美国参战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战区的军事实力迅速得到补充,并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

其战后经济实力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0%以上。美国在二战结束时,已夺得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苏联,因二次工业革命地缘潜力被激发,国土的开发程度提升,实力迅速增长,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再加上石油危机等因素,苏美两国的博弈中,苏联得到一定的主动权,军事工业与美国比肩。而且,苏联因在二战中的付出以及终结了法西斯势力的野心,获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政治影响力得到巨大的提升。苏联得以在短时间崛起,成为与美国比肩的超级大国。

美国如何能容忍苏联与自己分庭抗争。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积极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封锁苏联。

而苏联针对美国的这一系列政策,也有对应的策略:巩固雅尔塔体制成果,加固东欧阵地。

在美苏的局势下,欧洲国家基本丢失了第一集团的位置。在二战的摧残下,法德衰落,幸有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法德的经济才能快速恢复。

但是,欧洲是冷战核心区,而西德又是冷战的前线,地缘格局糟糕,夹在美苏两国间左右为难。

二战后,随着机器化大工业技术逐渐成熟,俄罗斯逐渐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运用到国内生产建设中,其开发领土的能力大幅提升。而德国因二战元气大伤,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国分区占领,国内工业体系全面崩溃。即使德国获得马歇尔计划援助,但战后重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德两国地缘实力严重失衡。

1949年8月,苏联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核垄断地位。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形态(核武器威力巨大,爆发核战有亡国的可能)。以德国的军事实力完全无法与有核武器加持的苏联相提并论。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自身的军事力量是否强势已没有意义(国土狭小,人口密集无法承受核弹的威力),而且德国的军事复苏会让东西方紧张,又成为炮灰的风险。因此,德国放弃军事复苏,用一个温和的赎罪者的形象来缓和与东西方的关系。这样不仅节约了军费开支,还避免成为炮灰。

其次,德国位于欧洲大陆中心,与多国为邻,自身的反省有助于战后的生存。

从政治层面来讲,两次世界大战让欧洲列强普遍衰落,世界格局主要是以美国和苏联为主角。欧洲各国已沦为二流国家,需要抱团取暖。

德国因自身的体量、独特的地缘区位,以及马歇尔计划的输血援助,统一欧洲,就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两次世界大战证明了,德国无法依靠自身强力整合政治秩序。德国想成为欧洲的主宰,必须发展出一种新的关系——政治上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而这种新的关系,因为德国两次发动世界大战,无法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无法获取其他国家的信任。再加上德国的统一崛起与邻国发生不少摩擦和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只能用反思和道歉的方式获取他国好感,被人接纳,完成欧洲一体化整合。

从经济层面来讲,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提升了生产力,让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这客观的要求了,经济要打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扩大市场,发展大市场经济。德国要想发展自身经济,必须去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可是,两次世界大战让德国在其他国家眼中并没有什么印象分,且周边的国家都是被德国侵略过的,彼此间的仇恨深刻且久远。德国如何获取他国的信任,共同构建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

那么,德国首先要做的是消除两次世界大战的仇恨,消除周边邻国的仇怨,让他们放下戒备之心。德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反思历史,赢得信任,进而融入欧洲区域经济广泛合作中,实现经济的复苏。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强势崛起,英国式微,法国与德国放弃仇怨联手组建了欧洲六国煤钢联合体,在吸纳了更多欧洲国家后,逐渐成为集政治、外交和安全为一体的欧洲联盟。德国依靠自身工业实力,逐步成为欧盟的老大。

只不过,虽然成为老大,但德国的局面依然尴尬。毕竟二战战败国的身份无法摆脱。美国也依然在德国头上戴着紧箍咒。所以可以说,直到今天,德国依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正常国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