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扶貧典型】瀘西:恢復綠水青山 織就“金絲銀絲”

恢復綠水青山 織就“金絲銀絲”

——瀘西縣舊城鎮板橋村發展栽桑養蠶脫貧致富紀實

圖文|蔣惠雲

舊城鎮礦山復綠

瀘西縣舊城鎮轄區內石瀘二級公路、豆瀘公路和三舞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昆明出入瀘西的第一站,俗有“瀘西西大門”、“第一門戶”之稱,境內水資源和煤炭資源豐富。“靠山喫山”,過去煤礦開採是舊城鎮的支柱產業,農民羣衆到煤礦就近務工,日子過得還算安逸。然而,隨着國家節能減排、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等政策的調整,舊城鎮大小煤礦相繼關閉。如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這不僅是關乎羣衆脫貧致富的大事,也是擺在舊城鎮黨委政府面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礦山復綠,恢復綠水青山

“只要做好‘生態文章’,就不怕沒有出路。”舊城鎮黨委書記程周福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中看到了希望。多年煤炭資源的開採,既爲舊城鎮和瀘西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同時也造成了許多的黑山惡水,礦山“疤痕”遍佈,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煤炭粉塵污染了空氣、水源,生態環境變得日趨惡劣,爲還人民羣衆一片藍天碧水,讓“傷痕累累”的青山再現綠色生機,近年來,舊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於2013年正式啓動了礦山復綠工作,全力推進綠色礦山、綠色道路、綠色家園建設,營造了全民參與、人人造林的良好社會氛圍。

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礦山復綠工作中,該鎮始終將生態優先放在第一位,林區水源涵蓄功能顯著增強,水土保持更爲良好,增強了防風固沙能力,改善了空氣質量,提升了羣衆生活環境和美麗家園形象,減少了旱災、洪災、蟲災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加強了瀘西人民的母親湖板橋河水庫周邊生態。同時,根據“自然生態”和“分批、分段替換”原則,運用生態的、生物的手段恢復原生態面貌,更加註重提升和保持自然生態景觀效果,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良性發展,“林中有村、村中有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觀效益開始展現。

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確保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共享。在進行植樹造林前,充分考慮地形、土壤、水文、氣候、生物等因素,選擇適宜本地生長的樹種,主要以川滇榿木、杉木、銀杏樹、園柏、聖誕等樹種爲主,確保林木良好的生長勢頭和生態效果,形成穩定性強、抗逆性強、生長迅速、生產率高的林分,從而獲得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堅持鎮村礦共建的原則,確保全民參與、人人造林。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作用有機結合,在政府統一規劃和組織實施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手段調動社會力量造林的積極性,拓寬植樹造林路子。如,林業種植大戶王元華種植核桃1400餘畝、張有權栽植梨樹600畝、李炳忠栽植梨樹300畝、鄭如春栽植梨樹300畝;礦區業主李燕光復綠礦山2000畝、戴雲峯復綠礦山2000畝;林下種植牧草800餘畝,通過發展種草養畜,延伸了產業鏈,增加了林業附加值。羣衆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舊城鎮充分利用會議、廣播、標語、宣傳欄等方式廣泛宣傳,讓羣衆積極參與到植樹造林工作中。如,小星寨、趙家寨、者白、礦廠等村小組組織羣衆造林2383.2畝,從而營造了植樹造林的良好氛圍,達到了凝聚人氣、聚集資金、保證效果的作用。

堅持種管結合的原則,確保造一片、綠一片。堅持“三分栽種、七分管理”、種管結合的原則,科學、有效管理礦山林地,避免出現“年年種樹不見樹”、“年年復綠不見綠”的尷尬。進一步落實了巡山巡查制度,有效防止毀林開荒和亂用亂佔林地等違法行爲的發生;建立健全了聯防互助護林防火工作機制,有效調動了村組幹部嚴抓森防的積極性,盡最大努力避免森林火災的發生;加強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監管,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貫徹於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

堅持源頭治理的原則,確保礦山復綠成果得到穩步鞏固。礦區生態環境惡化的源頭是無證開採、非法開採和過度開採,自實施礦山復綠行動以來,始終堅持源頭治理原則,加速資源、資金、技術的戰略重組,引導礦產企業走規模化、集約化之路,把發展精深加工作爲資源利用的戰略主攻方向,激活內力、藉助外力,推進煤礦資源整頓整合和產業升級。同時,嚴格落實礦山“網格化”管理制度,加大礦山巡查力度,堅持縣、鎮、村、組上下聯動,加強日常巡查整治,對私挖亂採、非法礦井發現一口取締一口,切實從源頭上減少了對礦區生態環境破壞,確保了綠化成果。

礦山復綠種植的蠶桑

如今,當你再次走入舊城這片土地,你會發現,一片片青山生意盎然,一座座村莊綠樹掩映,舊城鎮礦山復綠爲瀘西高原花園城市建設注入了新的驅動活力,生態鄉鎮雛形基本顯現。程周福說:“在生態環境建設上我們一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喫卯糧、急功近利,今後我們將繼續把礦山復綠工作作爲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抓好,繼續加大植樹造林力度,讓舊城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秀、家園更美麗、羣衆更幸福。”主要種植川滇榿木、銀杏、滇樸、杉樹、桑樹等經濟林,還引導羣衆種植梨、桃、杏、李等果樹,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殖產業等循環經濟。目前,舊城鎮僅礦山復綠面積就達18000多畝。

栽桑養蠶,織就“金絲銀絲”

觀念決定出路。方向對了,路子就對了。礦山復綠,不僅是打好生態牌,恢復綠水青山的利民之舉,更爲發展生態產業,向綠水青山要“生態效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舊城鎮大力發展生態產業,除了傳統的玉米、水稻、烤煙、蠶豆等農作物種植外,還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番茄、人工菌、蠶桑、黑山羊等經濟效益高的種植、養殖業。舊城鎮板橋村通過栽桑養蠶,不但鞏固了礦山復綠成果,還探索出一條生態產業之路,讓貧困羣衆嚐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甜頭。

板橋村委會轄七個村民小組,是舊城鎮典型的邊遠山區村委會,由於土地貧瘠,灌溉缺水,由於地處煤礦區,生活在這裏人祖祖輩輩沿襲着靠山喫山的傳統觀念,年復一年的生活來源除了大春種包穀,小春種油料和雜糧,就是到煤礦打工過日子。隨着幾年來煤礦關閉,依靠務工收入的家庭,由於缺技術、缺資金再次陷入致富無路的窘境之中。“日子難過年年過,今年無錢望明年”成了當地羣衆的真實生活寫照。嚴重製約着當地的發展,爲此也給當地的村“兩委”帶來種種困惑。

副縣長徐安衛調研板橋村栽桑養蠶扶貧產業

敢問脫貧之路在何方?發展產業,纔是支撐脫貧致富的持久動力;產業扶貧,纔是鞏固脫貧成果,消除貧困防止返貧的有力途經。如何因地制宜,尋找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路子?板橋村兩委在鎮黨委政府的引導下,在縣移民開發局的幫助下,分析發展產業的優劣勢,最終決定“搭上礦山復綠的快車,堅持生態產業發展之路”發展栽桑養蠶。2015年按照國家和省、州、縣關於扶貧開發實行單位包村的要求,瀘西縣移民開發局接下了對舊城鎮板橋村委會“掛包幫”幫扶訂單。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縣移民開發局組織脫貧調研小分隊多次下到掛包點,走村竄寨進農家訪貧問診找“窮根”、尋挖“窮根”之策,結合貧困原因反覆召開羣衆會、村組幹部會,集思廣益共商脫貧對策。

鑑於全村因坡地多於平地,再加上農業設施投入不足,農業生產還處於廣種薄收的粗放型階段,大多數農戶一年的經濟來源只有靠到煤礦上打工。隨着國家對煤礦轉型升級、甚至是去產能政策的相繼實施,如何讓現有的勞動力找到發展經濟的平臺,成爲瀘西縣移民開發局幫扶的首選課題。通過多地實地考察、請專家分析論證後,一致認爲板橋村具有發展栽桑養蠶產業的優勢:一是該產業原本就是板橋村的傳統產業,早就有發展歷史,只是散小亂,還未形成一定規模,發展滯後,經濟效益沒能得到凸顯;二是鄰縣陸良縣和師宗縣栽桑養蠶有十餘年的歷史,有現成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鑑;三是栽桑養蠶不費工、不費力、成本低、易管理、技術簡單易學,收入可觀,既能解決老人、婦女和體弱多病者等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又能實現持續穩定的增收;四是在礦山復綠工程中,桑樹種植已經初顯成效,桑蠶業作爲生態產業具有發展潛力又符合發展要求,容易獲得政策扶持。

然而,動員羣衆放眼未來,參與蠶桑養殖卻成了“最難啃的硬骨頭”。2015年,舊城煤礦產業受衝擊的力度不大,很多羣衆還沒有危機感,堅持要到礦山務工,認爲“收益穩定,不用動腦筋”,發展栽桑養蠶產業不被看好。“你別開玩笑了,靠栽桑養蠶麼,怕還苦不得簸箕錢呢!”村兩委和移民局工作人員宣傳栽桑養蠶的時候還碰了一鼻子灰。做羣衆工作最艱難的時候,真是“跑斷腿,磨破嘴”。通過走訪、調研、協商,瀘西縣移民開發局2016年開始在掛包村下轄的板橋河民村、板橋兩個村小組實施投資430萬元幫助掛點村發展栽桑養蠶產業,組織平時說話有人聽、又勤快、有闖勁的“明白人、帶頭人”到曲靖市的師宗、陸良參觀考察,提振信心;邀請專家對羣衆開展栽桑養蠶技術培訓;2017年籌資386.45萬元,在河民村、板橋村兩個村小組完善項目區溝、路、管網基礎設施建設。向羣衆免費提供桑樹實生苗360萬株,發展桑樹種植基地2200畝,基地覆蓋農戶285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7戶。說起當時在河民村建桑樹種植基地的初衷,縣移民開發局局長饒勇說:“考慮到整個板橋村委會只有河民村有這點相對平一點的土地,其他村小組絕大部分都是些山坡地,所以說,我們就以河民村小組爲點,對零散田塊採取歸併調整的方式,進行集中規劃和土地平整,然後是修水池、建水窖、拉管網、修繕機耕路,心想只要河民村發展起來了,就可以帶動整個村委會實現兜產業的發展,沒想到這麼快就見效果了!”

大戶帶新戶,共同來致富。養蠶大戶周永紅的蠶房裏,只見他與請來的小工一起在向蠶牀上撒桑葉,與他聊起養蠶的門道時,他津津樂道地說:“我2015年就栽開始栽了六七畝的桑樹,整得2萬多塊錢,經過這兩年實踐,在養蠶這方面積累了點經驗。從蠶種到抽絲,只要28天的時間,一年養四季,也只用半年的時間,還有半年時間去打工,又可以增加一份收入。”目前他的養蠶已經達到9張蠶的規模,他說:“我忙不過來,就在村子裏請了4個小工,用工時間是每養一季是一個星期,他們有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都是打算來我這點學學,回去自己養。”在給周永紅的蠶牀上加桑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羅麗梅說:“我想養蠶,但自己又不會,來這裏打工,一天不但可以苦得80元錢的收入,更主要的是還可以學學,回去纔會養。”

栽桑養蠶的板橋村

周永紅說:“一個產業,如果形不成規模,僅只是靠小打小鬧,始終成不了氣候,就談不上發展了,所以說,周邊羣衆養蠶,我都會經常去看看他們的蠶,遇到什麼問題,我能幫的就儘量的幫,一時半會解決不了的,我會想辦法聯繫其他人解決,畢竟聯繫的人多了,解決的辦法了自然而然就多了,相比之下,我學的也就多了!”周永紅接着說,“村裏想養蠶的羣衆都會幫,我幫他們把小蠶蜉化出來養好,教會技術,拿回去養,現在僅我們大板橋村就有19家人從事養蠶,整個村委會80%的農戶都發展栽桑養蠶了。”說到栽桑養蠶產業吸引力,周永紅說:“我家可以採摘桑葉的桑樹有14畝,一季的收入達到28000元,一年養四季就將近10萬元,我還有15畝的桑樹要嫁接,到明年我養的蠶每季就可以擴大到25張。我每年半年養蠶半年打工,收入不是就更高了!”

依靠栽桑養蠶脫貧致富的農戶蓋起新房

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要在“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發展持續穩定的產業,引導羣衆務工,多管齊下,才能更有保障。“有勞動力的引導外出務工,沒有勞動力的就發展當地產業就地務工,不但能解決勞動能力弱的老人和婦女的就業問題,還能吸引青壯年回到家鄉就業,對促進鄉村和諧、家庭和諧都是有利的。”瀘西縣副縣長徐安衛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栽桑養蠶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蠶絲需求量大,附加值高,市場較爲穩定。該產業可以發展壯大,成爲循環經濟、林下經濟或休閒旅遊產業,帶來持續穩定的收入,由於投入成本低、容易管理、勞動量不大等因素,成爲農村羣衆脫貧致富的一個很好選擇。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與探索,板橋村栽桑養蠶這項產業獨特的優勢在給羣衆帶來實惠的同時,也讓這裏的婦女成爲走在脫貧路上的娘子軍。從事庭院蠶桑養殖的養殖戶王玉瓊說:“我家從2015年開始栽桑樹,2016年開始養蠶,活計雖然是有點累,但能照管家裏的老人和娃娃。”栽桑養蠶比王玉瓊起步晚一年的阿拉坡村小組沈喬芬跟我們算起庭院蠶桑養殖效益時,臉上洋溢着脫貧致富的信心,她說:“每季也只是累着七八天的時間,我在家養蠶掙點,孩子他爸打工掙點錢,家庭收入就更多了!”

如今,板橋村委會以河民村、大板橋村發展栽植桑樹3000多畝,輻射其他五個村小組285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7戶。以婦女爲主的庭院式養蠶大戶達30多戶,整個產業涉及七個村小組,將爲500戶栽桑農戶,以及其中的30多戶養蠶大戶創造近800萬元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帶動木龍村部分貧困羣衆加入栽桑養蠶產業,走上一條脫貧致富之路。“恢復綠水青山,織就金絲銀絲”,栽桑養蠶產業正在悄悄鼓起板橋村農民羣衆的錢袋子。

責編 | 王金津  編審 | 蔣惠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