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改革開放40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作爲中國翻譯界一年一度的盛會,大會爲全國翻譯界提供了廣泛交流的平臺,就未來業界發展趨勢展開探討。騰訊智能平臺產品副總裁李學朝出席並分享了人工智能翻譯在新場景下的探索以及其所產生的新價值。他指出:“人工與智能應該相互結合得更自然、更統一,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時代語言服務新場景,助力語言服務效率的提升。”

跨文化交流需求井噴 人工與智能協同發展拓展新價值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中國與國際間的溝通不斷增加,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工作與旅遊場景下的跨文化交流變得愈發頻繁,語言翻譯服務需求呈現井噴式增長,這就需要翻譯業界不斷拓寬新場景、提升翻譯的整體效率。 

李學朝表示,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等技術使得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機器翻譯成爲可能,也拓寬了智能翻譯服務的應用場景。尤其是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技術的發展,在短短兩年時間裏,神經網絡在翻譯上的表現就超越了過去 20 年來的一切。 

事實上,騰訊很早就將人工智能技術佈局在翻譯領域,希望通過AI技術來助力翻譯行業效率的提升。目前騰訊的中英互譯引擎已經在新聞、學習和科技等部分領域達到業界領先水平,翻譯可接受度達93%以上。在剛剛過去的WMT2018 國際翻譯大賽上,騰訊智能翻譯獲得中英翻譯冠軍,技術實力得到業界認可。這也證明了機器智能翻譯蘊含巨大的發展潛力,將在翻譯準確性、流暢度和情感化方面得到綜合性、持續性提升,從而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 

李學朝指出,機器翻譯的優點在於能夠實時響應、快速學習,並且能夠同時處理海量的翻譯需求,而傳統人工翻譯的優勢在於更高的靈活性與準確率,能夠提供更具創造性、文學性的翻譯。未來翻譯業界的發展趨勢應當是將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兩種模式協同創新。

騰訊智能翻譯服務落地新場景 實現開放生態價值最大化

騰訊智能翻譯目前已形成了面向不同領域和行業的產品矩陣,包括面向行業的騰訊智能翻譯解決方案、面向互聯網應用的智能翻譯在線服務、面向垂直領域的英語君APP、騰訊AI同傳,和麪向個人用戶的翻譯君APP等,涵蓋了教育、社交、旅遊、醫療、辦公、硬件、文娛資訊、遊戲、出行等多個應用場景,日均翻譯請求超過5億次。 

面向行業用戶,騰訊智能翻譯針對行業特點和個性化需求,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面向在線服務企業,騰訊智能翻譯深度融入合作伙伴的產品和服務模式當中,提供實時翻譯接口,豐富合作伙伴產品體驗,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合作伙伴包括微信、QQ、QQ郵箱、QQ瀏覽器、王者榮耀海外版(Arena of Valor)、滴滴出行、VIPKID、金山詞霸、富途牛牛等頭部應用。在垂直領域中,騰訊智能翻譯在教育行業也做出了嘗試英語教輔解決方案“騰訊英語君”,提高學校英語教學的效率和智能體驗。面向各類會展活動,騰訊推出的人工智能同聲傳譯解決方案——騰訊AI同傳,也成爲跨語言商業溝通的強大輔助工具,先後服務過上百場線上線下多語種會議,並已入選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案例”。 

面向個人用戶,AI實時會話翻譯軟件“騰訊翻譯君”具備了騰訊智能翻譯的語音、實時、精準、高效、易用和免費的功能特性,是日常英語學習、海外旅行、跨文化交流的個人貼身工具。 

現階段,騰訊智能翻譯還對人機協同翻譯做出了新的應用嘗試,推出了“騰訊輔助翻譯”(Transmart),採用業內領先的人機交互式機器翻譯技術,融合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統計機器翻譯、輸入法、語義理解、數據挖掘等多項前沿技術,配合億級雙語平行數據,讓AI輔助人工翻譯來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翻譯服務。 

李學朝表示,騰訊希望通過新技術的加持,突破現有的一些壁壘。人工翻譯與機器翻譯的協同創新發展是未來翻譯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爲此,騰訊智能翻譯召集了國內翻譯和同傳圈的專家學者隊伍持續展開研討,與北京語言大學就同聲傳譯的人機結合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探討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的協同創新。 

未來,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將會涉及更多領域,騰訊智能翻譯也需要順應發展趨勢,提升技術發展水平,同時不斷深化和業界、學界的合作,共同探索新的模式,助力翻譯行業的新發展,讓新型的翻譯服務模式爲改革開放新徵程貢獻力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