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媽媽們都會遇到奶水不足的問題,那麼怎樣緩解奶水不足的問題呢,以下6個下奶方法相信可以幫到媽媽。

一、寶寶多吸吮

寶寶的吸吮,能刺激哺乳期的你體內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這兩種激素能夠使你乳房內的腺體制造和分泌乳汁。因此,更多的吸吮次數有助於下奶,尤其是夜間增加吸吮次數。吸吮得越勤、吸吮的時間越長,刺激更多的激素產生,奶水分泌也會越旺盛。

媽媽要及時瞭解寶寶的需求,只要寶寶需要,就可以把寶寶抱到懷裏餵奶,不必規定時間,而是按需餵養,這是母乳餵養的基本原則之一。最初寶寶一天可以喫8~10次奶,甚至更多。經過1~2個月的慢慢磨合,寶寶會形成自己一定的喫奶規律。

二、勤排空乳房

排空乳房對下奶非常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視。媽媽的乳汁產生受激素的影響,乳房在激素影響下製造乳汁時,也會根據乳房的存奶多少決定每次的分泌量。

媽媽乳房被吸空,能夠促使下次分泌更多的乳汁。所以,在寶寶喫奶後,媽媽可以用手或吸奶器把乳房中剩餘的奶儘量擠空,不要擔心這次吸空會影響下次的奶量,事實上,媽媽的乳房在下次會產生更多的奶來滿足寶寶的需要。相反如果沒有吸空乳房,下次的泌乳量反而會相應減少。

三、不過早補充配方奶

如果媽媽過早地使用其他食物(葡萄糖水或配方奶)來止住寶寶的哭鬧,會使寶寶因獲得了吸吮的滿足和飽腹感,而降低了對母乳的需要。在寶寶看來,喫奶嘴多半比喫媽媽的乳頭更容易,所以會選擇適應奶嘴,而可能不願再花力氣來喫乳頭。

隨着寶寶吸吮母乳的時間、頻率和力度降低,會直接影響媽媽的激素分泌,最終影響下奶。所以,催乳師提醒媽媽,千萬不要過早給寶寶添加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如配方奶)。

四、乳頭破裂也別放棄餵奶

如果餵奶過程中,媽媽出現乳頭疼痛或乳頭破裂,會很難把母乳餵養繼續下去。其實這些情況往往是由於餵奶姿勢,尤其是寶寶含接乳頭的姿勢不正確造成的。

寶寶每次喫奶都要把你的乳頭和乳暈儘量都含到嘴裏,這樣的吸吮最有效,而且也不容易出現疼痛或破裂的問題只要及時調整,多半很快就會改善。

乳頭破裂時,媽媽可以試試每次餵奶後擠一滴母乳塗在乳頭上,能夠促進傷口癒合。如果傷口較大,可以暫停這側的餵奶,每次用吸奶器吸出,等傷口基本癒合再繼續餵奶。在孕期和產後進行一些乳頭護理,也有助於減少乳頭損傷的出現。

五、及時處理乳頭情況

對於扁平、小、巨大、凹陷的乳頭,多吸吮都是最有效的下奶方法。可能在最初的時候,寶寶喫奶會比較費力,此時,媽媽需要耐心和寶寶配合,媽媽的堅持會最終順利完成母乳餵養。如果媽媽有乳頭凹陷的情況,可以使用乳頭吸引器,配合按摩能更好地改善乳頭的彈性,幫助寶寶順利吸吮。

六、均衡飲食,注意補充水分

媽媽在產後的兩個月內由於雌激素的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胃腸系統功能,所以,產後的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易消化,通常可以少食多餐、建立規律,還要少喫生冷食品。

媽媽每天所攝取的食物種類,也會影響到乳汁的分泌與質量。因此,每天都要喫到包括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5大營養元素。媽媽還要特別注意鈣質與鐵質的吸收,可從奶類、豆製品、瘦肉、血製品、肝臟等獲取。當然一些常用的催奶食譜也是有幫助的。

母乳餵養中,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也相當重要。由於餵奶時很容易感到口渴,媽媽可以在手邊準備一杯溫水隨時補充水分,或是多喝鮮魚湯、雞湯、鮮奶、溫的果汁等湯汁飲品。水分補充足夠,乳汁供給纔會既充足又富營養。

如果媽媽爲了恢復身材而急於減肥,可能會出現奶水不足。因此,最好不要急着控制飲食減肥。其實餵奶已經會消耗很多熱量,只要飲食不過量,再配合做一些產後運動,你就能避免脂肪的囤積。

以上6種方法媽媽們只要堅持,肯定能做到奶水充足順利餵養寶寶。雖然媽媽奶水不足的原因很多,但只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