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西南的貴州,不僅風景秀麗,小喫更是品種繁多,久負盛名。走在貴州街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喫。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數款風味地道的貴州小喫。

10款貴州特色小喫

戀愛豆腐果

10款貴州特色小喫

特色:

這是一道貴州著名小喫,它有着好聽的名字、光亮的外表、爽滑噴香的滋味,深受貴州本地年輕人的喜愛。

原料:

酸湯豆腐塊500克。

調料:

菜子油、醬油各10克,折耳根末30克,手搓煳辣椒麪15克,純淨水60克,鹽4克,味精3克,花椒麪1克,香菜、木姜油、蔥花各2克。

製作:

1.將所有調料(菜子油除外)拌勻即成蘸水。

2.鍋內(用鐵板最佳)放入菜子油,燒至三成油溫時放入豆腐塊,小火將豆腐塊表皮烤乾,翻面再次烤乾,至豆腐發黃鼓起時放入盤中,從側邊切開,放入蘸水即可。

注意:

生產酸湯豆腐塊的廠家較多,且自制成本較高,並不划算,推薦直接購買質量過關的酸湯豆腐後切成8釐米×4釐米×1.4釐米的塊即可。

蛋包洋芋

特色:

這是遵義的一款小喫,以米皮與紹粉加蒸熟的洋芋混炒在一起,用蛋皮包裹,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原料:

蒸熟土豆400克,米皮120克,泡好紹粉80克,折耳根30克,酸蘿蔔丁60克,雞蛋4個。

調料:

色拉油20克,黑豆豉汁水12克,蔥花、花椒麪各2克,五香細辣椒麪10克。

製作:

1.土豆入熱鍋,用小鏟刀插成粗粒;米皮與紹粉分別撕塊狀;雞蛋打碎,煎成蛋皮。

2.鍋中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米皮、苕粉略炒,放土豆粒、黑豆豉汁水、五香細辣椒麪、花椒麪、折耳根、酸蘿蔔丁炒散後放入蔥花,炒勻後放入蛋皮裏,包好,背面向上開十字口即可。

黑豆豉汁水:

水170克燒沸,放入剁細的永川黑豆豉10克,小火熬香,放入糖、鹽、味精各1克,雞精2克,適當勾芡即可。

怪嚕飯

特色:

怪嚕飯的調料品種極多,成品紅、黃、白、綠、紫五顏六色,味道麻、辣、酸、鹹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香,讓人胃口大開。

原料:

隔夜飯300克,配菜(酸菜、四季豆米、折耳根、白菜梗、芹菜、蕨菜梗、臘肉各10克)。

調料:

A料(雞精5克,花椒粉3克,老抽、陳醋各6克)

餈粑辣椒20克,郫縣豆瓣醬10克,蔥花5克,色拉油50克。

製作:

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下入餈粑辣椒、郫縣豆瓣醬炒香,放入米飯壓實炒散,放入A料和配菜,炒勻後撒蔥花即可。

絲戀祕醬土豆

特色:

這款祕醬土豆是我們絲戀的招牌產品。將炸至酥軟的土豆塊加上辣椒、祕製甜醬翻炒,香氣四溢,是客人每桌必點的銷量之王。

原料:

土豆150克。

調料:

色拉油1千克(約耗15克),花生碎20克,幹辣椒節、蔥花各5克,花椒2克,甜醬15克。

製作:

1.土豆去皮,切成2.5釐米見方的小塊。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土豆塊,炸至酥軟後撈出。

3.鍋留底油,放入幹辣椒節、花椒炒香,放入炸好的土豆、花生碎、甜醬炒勻後放入蔥花即可。

甜醬:

將東古一品鮮醬油500克、冰糖500克放入鍋中,小火加熱10分鐘至冰糖融化,加八蜂蜜300克、蠔油200克、叉燒醬100克拌勻即可。

香喫糯米黃粑

特色:

黃粑又叫黃糕粑,其歷史悠久,營養豐富。剛蒸熟的黃粑可直接食用,冷下來可進行煎制,色澤晶瑩黃潤,味道清香柔軟。

原料:

黃粑150克。

調料:

色拉油1千克(約耗35克),白糖、黃豆麪各50克。

製作:

1.黃粑切成5釐米×3釐米×1釐米的塊;將白糖、黃豆麪拌勻。

2.鍋內放入色拉油,六成油溫時下入黃粑,炸至金黃(約3分鐘),撈出後用拌勻的白糖、黃豆麪包裹均勻即可。

黃粑:

1.精選糯米500克,淘洗後用清水浸泡5小時。

2.將泡好的糯米放入蒸籠蒸3小時,取出放入不鏽鋼盆中,加入紅糖300克打成泥。

3.將打好的泥放入長方形模具內,冷卻後即可使用。

怪嚕二塊粑

特色:

傳統的二塊粑使用粳米和糯米制作,而我家的二塊粑則是使用糯米進行製作,這樣成品更加軟糯,口感更好。

原料:

二塊粑150克。

調料:

A料(餈粑辣椒20克,丹丹豆瓣醬5克)

B料(臘肉、香腸、肉絲、白菜絲、豆米、綠豆芽、酸蘿蔔、芹菜、折耳根各10克,雞精、味精、醬油、甜醬各5克)

色拉油30克。

製作:

1.將二塊粑切成食指大小的條,鍋內放入清水3千克,燒沸後放入二塊粑,煮熟後(約4分鐘)撈出。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A料炒香,再放入B料炒散,放入二塊粑,炒勻後裝盤即可。

二塊粑:

1.精選糯米500克,淘洗後清水浸泡5小時。

2.將泡好的糯米放入蒸籠蒸3小時,取出後放入不鏽鋼盆中,將蒸好的糯米打成泥。

3.將打好的泥放入長方形模具內,冷卻後即可使用(傳統制作二塊粑粳米和糯米比例爲1:1)。

豆腐圓子

特色:

這款豆腐圓子在我們店裏銷量非常好,炸好的豆腐球金黃酥脆,外酥裏嫩,半實半空,剝開後倒入料汁食用口味更佳。

原料:

北豆腐500克。

調料:

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鹽5克,雞精3克,食用鹼2克,料汁20克。

製作:

1.將北豆腐抓碎,拌入鹽、雞精、食用鹼搓成圓球(如不圓則影響炸後外形)。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八成熱時下入豆腐球,小火炸至豆腐完全浮起(約5分鐘),撈出控油,放入盤中,配料汁上桌。

3.食用時打開外皮,倒入料汁食用即可。

料汁:

取煳辣椒麪8克,雞精4克,鹽、芝麻油各2克,醬油、酸蘿蔔碎、烏江榨菜、酥黃豆、蒜蓉各10克,陳醋15克,純淨水25克,蔥花、香菜各5克拌勻即可。

沙鍋米豆腐

特色:

這款小喫是米豆腐熱喫,米豆腐切成小塊更易入口,經過炒制後味道更加香濃。

原料:

米豆腐300克。

調料:

色拉油50克,瘦豬肉末、美樂香辣醬、小米辣各10克,老乾媽水豆豉20克,蒜末、薑末各8克。

製作:

1.米豆腐切成3釐米見方的小塊,待用。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米辣、蒜末、薑末、瘦豬肉末,炒香後放入美樂香辣醬、老乾媽水豆豉,略炒後放入水100克,燒熱後放入米豆腐,小火炒4分鐘出鍋即可。

絲娃娃

特色:

這是一道特別受歡迎的貴州傳統小喫,在貴州很多絲娃娃小喫攤沿街而擺,其餅薄如紙,素菜脆嫩,汁水酸辣。

原料:

富強粉500克,配菜(酸蘿蔔絲、胡蘿蔔絲、青筍絲、黃瓜絲、折耳根、熟綠豆芽、涪陵榨菜各50克,薄荷葉10克)。

調料:

雞蛋液30克,色拉油10克,鹽5克,料汁1碗。

製作:

1.富強粉拌入鹽、雞蛋,加30℃-40℃的溫水220克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攪打5分鐘),揉光。

2.平底鍋內塗勻色拉油,燒熱後用手提起和好的麪糰放在鍋上,戳一個圓餅後立刻拿起,加熱5秒後取出圓餅。

3.按顧客需求捲入配菜,配料汁上桌即可。

料汁:

煳辣椒麪8克,雞精4克,鹽2克,蒜蓉、醬油、老乾媽香辣菜各10克,陳醋15克,純淨水25克,蔥花、香菜各5克。

脆哨洋芋耙

特色:

洋芋耙是貴州街頭常見的小喫,洋芋俗稱土豆,金色的粑粑配上特製的脆哨、花生仁、脆蘿蔔和辣椒麪,喫起來外脆裏綿,充滿了洋芋的清香。

原料:

土豆500克。

調料:

A料(鹽3克,雞精、味精各2克)

B料(蔥花3克,炸花生仁10克,脆蘿蔔15克,辣椒麪20克)

色拉油1千克(約耗35克),脆哨20克。

製作:

1.土豆去皮蒸熟,放涼,打成泥,加入A料拌勻。

2.將拌好的土豆泥捏成100克/個的圓球,表面放脆哨壓成圓餅。

3.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洋芋耙,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取出放入盤中,倒入B料即可。

脆哨:

1.將五花肉切成4釐米見方的丁,取500克加入老抽20克,甜酒釀50克,雞精、味精各10克抓拌均勻,醃製1小時。

2.鍋內放入色拉油30克,五成油溫時下入五花肉,中火炒制40分鐘,烹入陳醋15克,炒3分鐘後倒出五花肉控油即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