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企業會經歷“死亡谷”階段,60%的企業會死在這裏。因爲缺少資源,剛成立的企業就是個嬰兒,一場小小感冒都可能放倒它。

所以需要風險投資。這時候的風投除了投錢,還需要幫助企業“完善戰略”。大家同舟共濟,幫助初創企業渡過死亡谷——這就是風險投資行業存在的意義。

那麼初創型風險投資喜歡什麼樣的企業呢?

對我而言,看企業主要看三個方面。

第一看市場空間是否足夠大。如果天花板是5000萬,現在企業淨利潤已達到2000萬,我也不投。我傾向於選擇一個市場空間足夠大,且這個市場未來至少5年內是新興市場。我要的是長江入海口。

第二看你——爲什麼是你來做?現在很多創業者寫PPT寫得漂亮,但其實很多事和你無關。我會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在技術上有核心競爭力,還是在市場上有核心競爭力,還是在資金上有競爭力。

不同的企業,不同行業的屬性不一樣,也不能將核心競爭力完全等同於技術上的核心競爭力。例如美團,它的核心競爭力並非技術,而是執行力。

第三看數據。不論前兩個多麼完美,對於投資人而言,真正做投資決策前都要“拜訪”過你的供應商、客戶,想辦法找你的競爭對手,研究一遍。我們會取得實際的數字。前面的藍圖都是企業家畫給我的,裏面有多少水分,投資人會做擠出。包括你的履歷、成果等等。打錢之前,投資人會做更多更深的淨調。

在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所有工作最終還要靠人去做。如果技術不行,尚且可以用各種途徑去解決,最多就是降維發展;但如果人不行,就什麼都不行。技術必須有人用起來纔有生產力,而不是說這個技術本身值多少錢——如果沒有人能將技術拿去轉化,技術就不能真正產生價值。

所以“人”很關鍵,寧願投二流技術,一流團隊;不投一流技術,二流團隊。

團隊角度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創業者本人。

中國的企業職業經理人體系和歐美有很大差距,所以對創始人本人的重視程度,在投資人這裏會佔到整個公司團隊的50%。那麼,什麼樣的創始人是投資人眼中的優秀創始人?——能夠搭建一個團隊,無論波折還是困難,這個團隊能夠不散,始終具備凝聚力。

技術大牛未必是最好的,強市場推廣也未必是最好的。像共產黨早期,能夠團結一批能人志士。這些人聚攏麾下,高歌猛進時不容易看出團隊問題,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如果團隊可以維穩,那就是團隊的核心能力。

團隊的第二個層面,是這個團隊應該是“學習型團隊”。創始人再牛,始終是一個人,不能單打獨鬥。真正的團隊應該互補,並持續學習。

現在社會日新月異,每天變化萬千,你所擁有的今天可能在明天都是落後的。如果團隊不去持續學習,競爭力會十分有限。

唐朝上下五百年,男耕女織,沒有任何變化,唐朝末年也是這個社會形態。而今天的O2O、社區、網紅、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這些對於我們投資人來說也需要不斷學習才能瞭解,創始人也一樣。如果團隊沒有成長思維和持續學習的能力,不要說人工智能、生命科學這種十分前沿的東西,就說購物中心的概念:一樓化妝品、二樓女裝……這種路子都無法走得長遠。

所以團隊的學習能力,是保證企業不被時代淘汰的關鍵所在。

另外再說一個重要的點,就是要擅長與人合作。我見過許多人,他們的合作都是“索取”。經常有人會對我說:“能否給我兩個項目,讓我投一些獨角獸?”

要記得一點:你首先要有價值,才能與人合作。

如果總是索取型合作,總是在向別人要資源而沒有給別人提供對等的價值,這種合作不會長久。要想辦法給別人提供資源,這個社會絕大多數企業家與投資人,只要你給到他們價值,他們就會想辦法給你回饋。

對企業的成長曆程,我一般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個是“掙”。創業初期,尤其是十年前的製造業企業,爲什麼說這個字?就是兩個手往裏扒拉錢,沒有人會把扒拉來的錢用來享受,而是用來再買設備,再擴大生產,企業的原始資本積累就是這樣來的。如今有所不同,很多人工智能高科技企業第一天就學會了規範,但其實創業企業早期,一切都會以生存下去爲前提。

第二個是“賺”。在古代,貝殼是錢,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銀行找你能否給你貸款,松禾也會找你說能否投你,簡單說,你已經具備一定社會影響力,會有人給你錢用於擴大再生產。這個階段企業已經獲得一定知名度,具備“錢生錢”的能力,可以借用外部資源。

第三個是“虎”。如企業上市了,哪天一個新合同都沒簽,也沒有任何好消息,市值也能從20億變40億。這種階段就對應一個動物:虎。在這個階段任何人想與你競爭,都會非常顧忌你的反擊和策略,相對來說企業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壁壘。但“虎”再厲害,一天跑100公里也好,地盤也是有限的。

最後回到大會主題:獨角獸與準獨角獸。其實上市只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階段,並不是終極目標。

最終目標是“飛虎”階段。企業通過前三個階段的發展機那裏了最好的激勵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實驗室等,能給全世界的人才提供一個發展平臺,這時候就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過來。

再看阿里巴巴,有人說阿里做電商,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其實不是這樣。阿里的很多高管,都是全球級別的副總裁。

華爲有些人能夠申請院士,院士有多個,但任正非你只能選一個。華爲的成功背後有一批頂級人才在,並不是靠堆人樓堆出來的,裏面有無數世界級人才。企業沒有世界級人才,也很難成爲世界級企業。所以獨角獸和準獨角獸這個階段上,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把梧桐樹種起來了,人才來了,你就會發展壯大。

做投資久了,大家玩區塊鏈也好,什麼都好。都想過“一步登天”。這個世界上如果真有想用一生的真理,我認爲還是“與人爲善”。若天天都出奇招,每天都想一步登天,風險也很高。

我們這一輩,還要感謝時代帶給我們的很多東西,在我們奮鬥的這些年,可能是中國發展的黃金十年,如果大環境變了,可能我們的成績會大打折扣。可以說,一個人,一個企業的格局決定了它最終的結局。

本文整理自松禾基金總經理張雲鵬在「鏈動中國」·深圳獨角獸創新峯會的現場發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