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燈火闌珊

  初冬的杭州街頭

  一如往昔,熙熙攘攘

  黃龍體育中心附近酒吧門口

  有位賣花的老奶奶

  頭髮花白,身形佝僂

  她手提着一個裝滿紅玫瑰的籃子

  操着淮北口音

  看到路過的情侶

  便有些拘謹地小聲問

  “給女朋友買朵花嗎?”

  圖片來自都市快報

  賣花的老奶奶姓陸,今年75歲

  11月10日凌晨

  她在酒吧門口的路邊

  撿到一隻黑色皮包

  包內有一萬餘元現金和一些證件

  她沒有視而不見

  也沒有佔爲己有

  而是在冷風中

  原地等了失主幾個小時

  圖片來自都市快報

  10塊錢一朵花,1萬元要賣多少朵?

  陸奶奶從來沒有算過這筆賬

  但是她知道

  “這麼多錢喲,丟的人肯定急死了!”

  圖片來自都市快報

  在只有十幾攝氏度的夜晚

  陸奶奶等到天快亮

  也沒等來失主

  天亮後

  她拉着自己的閨女

  一起到了派出所尋求幫助,找尋失主

  見到民警,她的第一句話是

  “同志,找一找,找一找……””

  在民警的幫助下

  陸奶奶最終聯繫上了失主徐先生

  原物奉還,分文未少

  她說

  “我讀過書,讀書人,懂道理的啊,

  不能貪別人東西。”

  玫瑰花象徵愛情

  陸奶奶詮釋善良

  等待在初冬寒夜中

  或許鮮花會枯萎

  但努力尋找失主的陸奶奶

  熠熠生輝

  無獨有偶

  今年一月份

  一家酒店的服務員夏元珍

  在打掃房間時

  發現客人遺留下一個

  裝有39萬元現金的揹包

  而已退房的失主欒先生

  當時已經離開此地

  全然不知自己丟了東西

  視頻截圖來自網絡

  夏元珍找到警方

  警方又多方聯繫

  通過家人告知

  欒先生纔拿回自己遺失的現金

  後來大家才知道

  這39萬元現金是欒先生剛剛收到的工程款

  也是即將發給農民工的工資

  對於酒店和夏元珍幫助

  他表示萬分感謝

  當時年關將至

  多少人打算帶着這筆工資與家人團聚

  我們不得而知

  但夏元珍的舉動

  卻在某種程度上爲他們平添了保障

  送去了溫暖

  平凡人的世界裏

  大家本該相互取暖

  一位三歲的小男孩

  不小心將自己的人工耳蝸丟失

  爲了種下這個人工耳蝸

  小男孩家花了28萬

  它不僅是

  一個普通家庭的大半積蓄

  還是一個3歲小男孩

  和這個世界各種美妙聲音聯通的橋樑

  圖片來自大河報

  爲了尋找這個耳蝸

  男孩的家人聯繫到當地媒體

  發動市民共同尋找

  圖片來自大河報

  撿到人工耳蝸的是一名女子

  趕巧

  她的老公在朋友圈

  看到全城尋找人工耳蝸的轉發

  圖片來自大河報

  女子這才知道

  自己所撿形似髮卡的東西

  竟是男孩丟失已久的昂貴耳蝸

  當即電話聯繫失主

  予以歸還

  好心人與失主之間的找尋

  其實是個圓

  並無先後

  彼此努力奔向對方

  這個故事就離圓滿結束不遠了

  當然

  生活中的好心人不止她、他

  還有他們

  姑娘訂婚之後

  帶着男方給自己的聘禮

  驅車陪母親去村衛生室看牙醫

  途中卻不慎將聘禮6萬元丟失

  年輕的小姑娘

  流着淚和母親沿着來時的路

  不斷尋找

  她覺得自己可能再也找不回這錢了

  圖片來自楚天都市報

  抱着一絲希望

  姑娘與母親

  走進了一戶素不相識的村民家尋求幫助

  並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55歲的村民得知來意

  連忙安慰欲哭無淚的母女

  “莫急莫急,你看這手機照片裏的包包是不是你的?”

  她們這才知道自己的包

  被一名女子撿走

  而這名女子出於周全考慮

  給附近的村民留下了

  一張包包的照片和自己的電話

  等待失主與其聯繫

  最終

  姑娘在民警、拾獲者

  以及附近村民的幫助下

  找回了自己的聘禮

  一份聘禮

  一個諾言

  一份好心

  一個挽回

  還是那句話

  努力尋找失主的人

  真美

  兜兜轉轉

  好心人尋找失主的過程有時並不順暢

  甚至發現失主竟然“近在咫尺”

  視頻截圖來自網絡

  11月4日

  到銀行存錢的賈先生在取款機前

  撿到5000元現金,立馬報警

  民警清點現金

  並對賈先生予以表揚

  視頻截圖來自網絡

  可是第二天

  民警才發現失主就是賈先生

  原來,賈先生當天準備存8000元

  但不熟悉操作,誤取了5000元

  到家看了銀行的提示短信才發現

  拾金不昧上交的現金本就是自己的

  民警與銀行覈查之後

  便將這筆錢如數還給了賈先生

  虛驚一場

  賈先生努力尋找的失主

  原來竟是自己

  大家啼笑皆非的同時

  卻也不由自主爲他豎起大拇指

  不爲別的

  就爲他當時的第一反應

  “非己之物,絕不妄取。”

  有時候失主着實無處可尋

  那就只好採用其他方式來安置所撿之物

  一首兒歌《一分錢》

  早在我們心間埋下拾金不昧的種子

  而不久前

  兩個男孩與一名民警

  就上演了一個現實版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裏邊”的故事

  圖片來自微博@龍泉警方

  在廣場上玩耍的兩名小朋友

  撿到的5毛錢卻找不到失主

  只好交給了在廣場值守的民警

  而爲了鼓勵小朋友拾金不昧的行爲

  這位民警在接警本上認真登記

  給足小朋友做好事的“儀式感”

  撿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交給警察

  只有老師和家長平時這般教育

  纔會有這個現實版

  《一分錢》的故事

  兩位小朋友的舉動

  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更感受到了一股直達心底的欣慰

  而民警的鼓勵行爲

  大大的保護了小朋友的善良之心

  

  人之初,性本善

  善良是我們爲人之根本

  遺失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不是每一位失主

  都能遇上歸還遺失之物的好心人

  但每一位好心人

  一定在盡力尋找那個焦急的失主

  讓我們劃到文末

  爲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好心人

  點個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