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就业秘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通过参加村里的技能培训,我在村里的夜市开了餐饮摊位,现在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我们全家太高兴了。”墨玉县奎牙镇巴什阿其玛村贫困户图尔荪巴柯·铁木尔笑着说。

新疆职业大学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重点围绕扶贫帮困开展技能培训工作,逐步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发展,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找短板 立足实际定计划

巴什阿其玛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距奎牙镇政府约9公里,总面积5911亩,其中耕地面积3350亩;全村总人口536户2041人,人均占有耕地仅1.1亩,农业种植结构单一,村民文化程度较低,普遍缺乏增收实用技术和技能。

讨论技能培训方案

“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没有好的技术,外出务工缺乏真本事,就只能在家里种地。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很难养活一家人。”村民托合提买提·加帕尔说出了村里年轻人普遍的心声。

面对这种情况,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那生巴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领工作队员和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与年轻人座谈、了解外出务工情况等方式,想办法找对策。经过多次分析研判,确定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技能培训的方式,大力推动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村民增产增收。

商议技能培训具体事宜

“现在就业机会多,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劳动致富人人都能实现。”那生巴图在周一升国旗宣讲时动员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参与技能培训,学习适合自己的技能和本领。

聚力量 精准培训强技能

工作队立足实际,详细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及办法,将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作为脱贫攻坚重要工作。工作队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听取派出单位专家建议的基础上,设置了烹饪、计算机操作、酒店服务实用技术培训等课程,让村民自愿选择。

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

作为派出单位,新疆职业大学充分发挥师资力量强、专业技能强的优势,组织烹饪餐饮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旅游酒店管理学院的7名专业教师,借助墨玉县职业高中的培训设备和住宿便利,与工作队员联合授课。

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升国旗宣讲、农牧民夜校等时机,动员村民积极报名参加培训班,学习一技之长。经过近一个月的动员,不仅吸纳了巴什阿其玛村村民参加培训班,临近的哈鲁村、萨亚特村也有很多村民自发参加。目前,第一期培训已经结束,135名农民学员参加了技能培训。第二期培训将于2019年1月份开始。培训期间,学员的培训、食宿、交通等费用全部免费。

烹饪培训班

“起初我也只是抱着听一听,开开眼界的想法参加工作队组织的技能培训课,培训的内容丰富,老师教的很详细,收获很大。”参加培训的学员茹则古丽·图尔荪托合提说道,“我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以后有这样的机会,我还要参加,把电脑技术学好,这样我也多了一个技能。”

齐发力 拓宽渠道助脱贫

技能培训让老百姓获得一技之长,为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能。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巴什阿其玛村与博湖县建立了劳务输出合作关系,先后统一组织村民分四批共235人次到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农业区务工,主要从事田间劳动,包括压膜、放苗、栽苗、除草、辣椒采摘、棉花采摘等农业劳作,有少部分人参与厂区务工、建筑工地劳动和保安等工作,截至10月份,已累计创收260.4万元。

参加技能培训人员合影留念

45岁的图尔荪巴柯·铁木尔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也参加了这次培训。“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我掌握了大盘鸡、糖醋鱼、糕点等美食的制作技术,回村里要到夜市上去经营个摊位,一定会有很好收益,如果下次有这样的培训我第一个报名参加,继续全面学习餐饮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现如今的图尔荪巴柯已经在村里的夜市上有了自己的固定经营摊位,收入稳定。

“我本来在和田饭馆当厨师,但是没有系统地学习厨艺,是个‘半吊子’水平,听家里人说村里有这样的技能培训就回来参加了。参加完烹饪培训课后,有了系统的认识,眼界开阔了,厨艺也有所突破,现在对外出务工也有了新的规划。”麦麦提艾力·热杰普说自己现在收入3000多元,希望今后继续参加类似的技能培训,在技术方面有进步,把收入提高到4000元以上。

整装待发的外出务工人员

“我们希望通过手把手的教学,能够让大家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此外,我们会继续采用灵活的方式,由单方面直接灌输转向村民自主点单式教学模式转变,激发村民学习热情,让村民真正学到自己想学的技能。”新疆职业大学培训教师张金龙说。(和田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吕聪聪、靳海峰 供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