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住建工作會議:不把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長期堅持“房住不炒”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根據住建部網站消息,12月23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

21世紀經濟報道注意到,在此次會議的表述中,長效機制已經從“加快建立和完善”變爲了“穩妥實施”,這意味着官方口徑下, 長效機制已經建立完成。同時,住建部強調了要長期堅持“房住不炒”,並再次重申了“不把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另外,在租賃市場領域,會議強調了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導的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對於租賃市場加強管理的意圖十分明確。

具體來看,會議強調了2020年9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期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方案,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產調控的體制機制。

二是着力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加大城市困難羣衆住房保障工作力度。抓好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試點工作,爭取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進一步規範發展公租房,強化對環衛、公交等行業困難羣體的精準保障。嚴格把握棚改範圍和標準,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總結推廣試點經驗,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

三是着力培育和發展租賃住房,促進解決新市民等羣體的住房問題。進一步培育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導的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探索政策性租賃住房的規範標準和運行機制。

四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質量,建設“美麗城市”。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城市作爲“有機生命體”,從解決“城市病”突出問題入手,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設管理和人居環境質量評價體系,開展“美麗城市”建設試點。加快構建部、省、市三級CIM平臺建設框架體系。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和更新改造專項行動。全面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46個重點城市要實現2020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目標。加強歷史文化保護,構建全國城鄉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繼續深化城管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

五是着力改善農村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總結推廣鋼結構裝配式等新型農房建設試點經驗,提升農房品質和農村生活條件。加快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建立縣域美麗鄉村評估體系。

六是着力推進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建築產業轉型升級。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改革完善工程標準體系,深化工程造價市場化改革。大力推進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繼續完善工程擔保制度,改革建築勞務用工制度。強化建設單位工程質量責任,加強施工現場重大風險安全管控,確保建築施工安全。

七是着力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廣各地改革經驗和創新做法,進一步推進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完善評估評價機制,加強社會監督,確保明年基本建成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八是着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圍繞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繼續深入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使“共同締造”活動與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建設有機融合、統籌推進。試點打造一批“完整社區”,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創造宜居的社區空間環境,營造體現地方特色的社區文化,推動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

九是着力加強黨的建設,爲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鞏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整治羣衆身邊的腐敗行爲和作風問題。大力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用好“致力於綠色發展的城鄉建設”系列培訓教材,持續加大對城市黨政領導幹部和全系統幹部的培訓力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