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徐燦將在明年挑戰WBA常規冠軍羅哈斯的消息傳遍了拳擊圈,2019年1月26,他將在德克薩斯州挑戰WBA羽量級世界拳王羅哈斯的金腰帶。

本文作者:藏書人(中國著名拳擊評論員)

就我個人來看,我更希望徐燦這位拳擊檔案網126磅羽量級前15位拳手中最年輕、比賽場次第二少的24歲新秀再磨練兩三年,準備充足後再向世界冠軍寶座發起衝擊。

但是考慮到徐燦現在排名WBA第2、WBC第11,已經具備挑戰者資格了,徐燦本人和團隊又有衝一下的決心,我們就送上祝福吧,能早兩三年成功當然更好了。

但是,今天突然看到某些媒體開始黑徐燦,這就讓人不解了。雖然俗話說不招人忌是庸才,但是這黑粉也來的太早了吧?

說徐燦175釐米的身高打126磅羽量級是以大打小?雞蛋裏挑骨頭罷了。拳擊比賽是以體重分大小級別的,不是以身高分大小級別的,這是個常識。

拳擊這個項目特點決定了,它在選材時就側重瘦高挑身材的苗子,跟摔跤柔道舉重側重矮壯重心低的選手正好相反(泰森等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特例,但最終證明在高大拳手面前矮壯型還是要喫虧的)。

因此,徐燦能被選中進入職業拳擊圈,本身就是因爲他有明顯的身高臂展優勢。有這個優勢憑什麼不用?姚明有身高優勢憑什麼不能去打籃球?

具體說,徐燦的175釐米在126磅羽量級就那麼“不堪入目”以至於需要口誅筆伐嗎?此前126磅羽量級就從沒有過如此身高的拳手甚至拳王嗎?少見多怪了啊。

2000年奪得WBC126磅羽量級冠軍的古蒂·小埃斯帕達斯就是175釐米的身高,如果說他不夠著名的話,那2006年奪得IBF126磅級冠軍的“幽靈”羅伯特·古來羅也是175釐米的身高,當年有人對他口誅筆伐了嗎?

1974年奪得WBA126磅級冠軍的超級巨星阿列克塞·阿奎約身高甚至達到178釐米,有人對他深惡痛絕嗎?

2011年奪得WBA126磅羽量級冠軍的塞雷斯蒂諾·卡巴萊羅身高更是達到180釐米,不知道拿徐燦身高挑刺的人是不是要給卡巴萊羅鋸短一截兒啊?

還好意思舉霍亞的例子?

霍亞179釐米的身高打130磅級的WBO冠軍賽豈不是比徐燦175釐米打126磅級更有優勢?

同樣179身高的迪戈·克拉萊斯拿IBF130冠軍這事兒聽說過嗎?他靠着明顯的身高優勢甚至闖入P4P十強。

假設每級正常身高差距大約是2釐米,122磅次羽量級有173釐米的埃裏克·莫拉雷斯,118磅雛量級有173釐米的卡洛斯·薩拉特......

徐燦這175釐米的身高降四級到112磅蠅量級應該減8釐米,也即徐燦這種身高優勢放到蠅量級相當於167釐米,確實夠高......

但在171釐米的多奈爾(2007年IBF112磅級冠軍)、169釐米的帕奎奧(1998年WBC112磅級冠軍)這倆菲律賓人面前,好像還差點吧?某些人此前因爲身高問題罵過帕奎奧和多奈爾以大打小嗎?

換個角度,對手羅哈斯身高170釐米,才比徐燦矮5釐米,能喫多大虧?挑徐燦身高問題的人不知道羅哈斯2017年5月迎戰的亞伯拉罕·洛佩茲(22-0-1-15KO)身高足有180釐米?也沒見去年誰給羅哈斯喊冤啊。

5釐米身高差距真那麼重要?那178釐米的阿爾吉里、179釐米的霍亞、180釐米的馬加里託打169釐米的帕奎奧時,誰因身高問題責難阿霍馬三位拳手了?

當169釐米的帕奎奧在112磅級WBC冠軍賽上迎戰159釐米的薩庫爾、157釐米的米拉時,誰罵過有明顯身高優勢的帕奎奧嗎?

當年152釐米的熊朝忠迎戰高10釐米的潘亞、高8釐米的布特勒和諾瓦、高11釐米的內藤大助、高13釐米的粉川拓也時,咋沒見某些國人給熊朝忠鳴不平啊?

中國拳手8釐米、10釐米、11釐米的身高劣勢視而不見,外國拳手對外國拳手的10釐米甚至更多的身高差距視而不見,等這次中國拳手比外國拳手高了5釐米了,立刻出來“主持正義”?

合着“公平正義”全是站在外國拳手角度衝中國拳手開噴?

另外多說一句,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身高優勢但在體重限定下,肯定高個比矮個拳手單薄,也即徐燦面對的絕大多數對手都比他粗壯,這個明顯劣勢不知道黑徐燦身高的人想到沒有?還是想到了不說?

等下次烏蘭託了哈茲或熊朝忠比對手粗壯時,再反過來說中國拳手粗壯對修長、以大打小,然後無視熊朝忠、烏蘭的身高劣勢......

總之,175釐米身高打126磅級、5釐米身高優勢,這些優勢不是多罕見的。徐燦僅僅是想去拿個世界冠軍完成自己的夢想而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