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信推“零錢通”補支付短板 對標餘額寶優劣幾何?

補齊微信支付短板,微信推出“零錢通” 和餘額寶對標,優劣幾何?

在全球投資環境不景氣的大背景下,貨幣基金的市場越來越熱鬧了。

近日,騰訊宣佈零錢通上線公測。用戶開通零錢通後,可以將微信錢包裏的資金直接用於微信支付所有場景的消費。這被外界普遍視爲微信補足短板的信號。

而此前公佈的基金公司三季報顯示,行業老大餘額寶系基金總規模已接近2萬億,相當於13億中國人每人都在餘額寶存了1500元。

與餘額寶收益相近

早在 2014 年微信便上線了提供活期、基金等理財產品的平臺理財通。但是長期以來,微信支付有一個一直爲人詬病的缺陷:活期理財不能像餘額寶一樣直接用於付款。

零錢通的出現,填補了這個空白。零錢通本質上也是貨幣基金,用戶可將微信或銀行卡的餘額轉入享受收益,亦可直接將零錢通的資金直接用於支付,體驗與餘額寶基本一致。

據瞭解,目前零錢通一共有 4 只基金可選,7日年化收益最高的在 3.2% 左右,而餘額寶的背後對接了12 只貨幣基金,7日年化最高的2.9%,相當於存一萬元,每天分別有1元和 0.79 元收益。不過,這裏的年化指的是“七日平均年化”,如果查看每日的“萬份收益”,兩者的收益幾乎是一樣的。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分析認爲,隨着規模的擴大,二者的收益率會逐步趨同。兩款產品既要比收益率,更要比支付場景。場景上,兩者都屬於零錢理財產品,是各自支付生態場景下支付用戶的資金結餘,都具有很強的場景黏性。

意在爲微信補足短板

微信上線“零錢通”產品,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騰訊爲了進一步提升用戶黏性,穩住或提升支付市場份額。

相對於支付寶一直想強化用戶的社交黏性,微信也一直在強化用戶的商業屬性。事實上,微信支付因微信紅包一炮打響的同時,也在“錢包”中設立了手機充值、信用卡還款、理財通、生活繳費等多種應用場景,但是其用戶黏性一直較弱,更多的用戶仍習慣到銀行或支付寶完成類似應用場景的消費。這於微信而言是一把雙刃劍。

從微信支付在“紅包大戰”大獲成功可看出,社交關係和龐大的用戶基數的確對用戶習慣的養成和用戶黏性的起到關鍵作用,但也因爲微信的社交屬性,使得在上面的交易多爲熟人間或線下小額支付,很少有大額資金來往,用戶賬戶上的餘錢不多,零錢通的出現固然能提升使用體驗,但也只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零錢類產品,讓零錢既有支付功能又有收益功能,是提升用戶支付黏性比較好的工具。在零錢類產品的設計上,微信零錢落後於餘額寶。數據顯示,從2015年開始,微信支付市場份額不斷上升,但在2017年一季度之後,份額卻止步在了40%的關口無法突破。

易觀金融分析師王蓬博認爲,“零錢通”實際上是補全微信支付的一個缺口,也可以爲微信體系下的其他業務板塊引流和增強用戶黏性,進一步完善金融生態圈的打造。不過,相較於餘額寶有天貓、淘寶等場景而言,“零錢通”的支付功能目前還缺乏此類場景。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多一個選擇,總不是壞事。 (責任編輯:王擎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