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嚴躍進也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黃埔發佈完善人才住房政策,其出發點是聚焦在營商環境改善、解決人才住房問題等內容,充分體現了當前人才購房政策的深化。南沙、黃埔等區完善人才住房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一區一策”正在成爲大城市樓市調控新趨勢。

(原標題:限購放開首日購房者蜂擁黃埔 部分樓盤銷售接待至凌晨)

限購放開首日購房者蜂擁黃埔 部分樓盤銷售接待至凌晨

時代週報記者:胡天祥

繼南沙、花都之後,黃埔成爲廣州第三個放開人才限購的行政區。

“放開首日截至中午12點,項目到訪量已經超過100臺客,當天預計會有300-500臺客。”12月22日,位於黃埔中新知識城的某樓盤銷售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現在案場一共有50多個銷售在接待,昨晚團隊加班到凌晨,到目前爲止項目去化很不錯。”同日,另一個位於黃埔的樓盤銷售向記者如此表示。

12月20日,廣州市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廣州開發區建設和交通局關於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受此影響,黃埔區樓市快速升溫。

1576991845077635_1576817287_90760600.png

黃埔區住建局表示,完善人才住房政策是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產業和人才聚集,着力解決人才關心的購房問題。

“黃埔區新房去化週期在廣州各區是最短的,而政策力度相比花都和南沙最大,對樓市利好和刺激也會最明顯。”12月20日,克而瑞廣州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但政策中最關鍵的新政適用人才標準還需執行細則確認。

12月20日,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黃埔發佈完善人才住房政策。嚴格意義上並不屬於限購鬆綁,但確實可以拉昇市場交易量。

刺激市場成效明顯

上述通知明確表示,經區認定的在黃埔區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的各類人才,可不受戶籍限制,在區範圍內購買1套商品住房;在黃埔區工作,持有廣州市人才綠卡或經區認定的傑出人才、名校(園)長、黃埔工匠等,其父母或配偶父母均可在黃埔區範圍內購買1套商品住房。

此外,港澳居民在黃埔區內、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工作的新加坡居民,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範圍內購買商品住房享受與廣州市戶籍居民同等待遇。

在業內人士看來,黃埔區放開人才限購,一方面是爲了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另一方面是爲了吸引人才落戶,增強區域競爭力。

以地價爲例,在政策調控和融資收緊雙重作用下,黃埔近期多幅土地均以底價出讓。

9月9日,合景泰富聯合體以底價2.5億元拿下黃埔科學城一宗商業兼容商務用地;9月27日,黃埔2宗商地在網上競價,最終一宗遭遇流拍,另一宗底價成交;11月29日,時代中國以底價19.52億元競得黃埔一宗居住用地;12月19日,廣州地鐵以底價87.69億元競得黃埔區兩宗TOD地塊。

在此背景下,上述人才住房政策的完善,無疑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

1576991879728531_5e0a862fe17b2824ae716f00fbc80230.jpg

12月21日,時代週報記者獲悉,新政公佈後,位於黃埔區主打教育牌的A樓盤即時打出“今夜不打烊”的口號,並宣佈全線房源價格即將上調5%左右;B樓盤打出“置業向東”的口號,並宣佈限量推出爆款品質房源。

據媒體報道,黃埔放鬆限購首日,各大樓盤到訪量明顯增加。

“黃埔完善人才住房政策,力度比花都和南沙都大,對樓市的利好也會最明顯。”但肖文曉同時強調,黃埔區放開人才限購,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吸引人才落戶。

嚴躍進也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黃埔發佈完善人才住房政策,其出發點是聚焦在營商環境改善、解決人才住房問題等內容,充分體現了當前人才購房政策的深化。

“一區一策”成趨勢

南沙、黃埔等區完善人才住房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一區一策”正在成爲大城市樓市調控新趨勢。

1576991899879611_49551803e1c2ee35e9b68497be52d7df.jpg

11月20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布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其中,對符合一定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才,購房資格由居民家庭調整爲個人,可購買新片區普通商品房一套。縮短非本市戶籍人才在新片區購房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金的年限,由連續繳納滿5年及以上,調整爲連續繳納滿3年及以上。

隨後,廣州南沙、花都、黃埔等區紛紛跟進,出臺差異化人才政策。

12月13日,南沙發布通知,認定持有廣州市人才綠卡、廣州南沙人才卡A卡和B卡等的高端人才,可在南沙區範圍內購買商品房;在南沙區本科以上人才購買首套商品房不受戶籍、社保和個稅繳存限制(在廣州市內已購有首套商品房的除外)。

12月18日,花都推出《廣州市花都區人才綠卡申領指南(修訂版)》,全面放開申報對象在社保繳納、學歷學位等方面的制約,實施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保障措施。

“一城一策”就是承認市場是有分化,有多樣性的,都叫二線城市,情況也可能有很大差異。”今年8月,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建議接下來的樓市調控不僅要分線分城,還要分地塊,分片區。比如北京五環之內和通州、燕郊等等板塊就不能相提並論,和大興、延慶等樓盤也不能相提並論。

肖文曉也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樓市調控要因城施策,地方調控也要因區施策,此前上海放寬臨港自貿區購房門檻已有示例,南沙、黃埔等區新政也完全符合這一精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