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說了,哪有那麼多P2P平臺值得投資,本來大家的風險認知上就存在一些偏差。因爲我一直很重視P2P平臺到底是做哪類資產端的,也會時刻關注國家金融政策的動態,我從來不會只看平臺到底規模大還是小去做出投資決定。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團貸網引發的P2P行業餘震還在,不少P2P投資人擔心自己踩雷,會在後臺問我某某某平臺怎麼樣,穩不穩之類的問題。

其實對信任我的粉絲負責地說,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確定一個平臺安全與否,我不能拍着100%確定。

但是我用我過去幾年的經驗和我對金融的理解,用我的一些方法,我可以爲大家排除掉很多風險比較高的平臺,今天我就給大家梳理一下。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用待收規模排除

《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即“175號文”)指出,較小規模的P2P平臺處理方向都是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待收規模比較小的P2P平臺被清退的消息一直都有,杭州那邊億元以下的平臺清退的案例不少,深圳第二波被清退平臺的待收規模標準也提高到5億。

還有最近P2P平臺試點備案對平臺註冊資金的限制,都表明平臺規模是P2P平臺的一個門檻。

我在《團貸網暴雷,P2P何去何從?》曾判斷過億元以下的平臺其實時日無多了,如果待收規模億元爲標準,P2P行業裏其實不到200家平臺。

下圖是平臺按照待收規模排序的一個截圖,億元待收規模以上的僅有182家平臺。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數據來源於網貸天眼)

不過這倒挺符合二八定律的,如果再從這不到200家平臺裏挑,按照二八定律的話,就只剩下大概40家平臺可以選。

換言之,最後剩下的平臺數量在100家以內,這很符合行業清退潮的大趨勢。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並不是平臺待收規模越大就越安全,還得結合其他具體情況來看,但要記住待收規模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選擇標準。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用備案政策排除

(1)不是P2P的P2P

有些平臺宣稱自己不是P2P,因此就沒有響應監管備案的政策。

比如目前比較多人問的塑如意和簡理財這兩家平臺。

塑如意官網介紹其是B2C2B電子商務業務平臺,簡理財平臺則稱自己是綜合互聯網金融信息推薦平臺。

但是這兩家平臺實際業務和P2P業務十分類似,這類打擦邊球的平臺,我覺得政策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2)逾期率過高

175號文指出,項目逾期金額佔比超過10%的爲高風險機構,監管工作目標是實現其良性退出。

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披露的逾期數據,金額逾期率超過10%的有以下這些,大家投資的時候要多加註意。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統計來源於網貸之家)

(3)涉及線下理財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三章第十條指出,P2P平臺不得自行或委託、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

也就是P2P平臺不能進行線下理財。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目前坊間所說的線下理財四大巨頭,善林、恆昌、信和和銀谷等相關平臺都多多少少出事了,我建議還是儘量避開這類平臺。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4)涉及“714高炮”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714高炮”亂象之後,部分涉及現金貸的平臺受到不少影響。

以往這類平臺依靠高息生存,投資人其實也從中薅了不少羊毛,現在政策嚴打,投資人就不要僥倖去碰了。

目前我瞭解到涉及“714高炮”的平臺有以下幾家: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用負面輿情排除

P2P平臺負面輿情信息裏魚龍混雜,有客觀公正的調查資料,也有網貸黑子發佈的謠言,其實並不能一概而論。

但如果平臺頻繁曝出負面輿情的話,我建議投資人還是不要立於危牆之下比較好。

而且175號文也提出,負面輿情和信訪較多的平臺屬於高風險機構,遲早是要被清理的。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我清楚地告訴你,現在哪些P2P平臺不能投!(附詳細清單)

其實,現在說起P2P,種種平臺爆雷事實讓不少投資人表示再也不投P2P。

但如果按照我今天的排除法來投資的話,其實本身就已經規避了很多高風險平臺。再說了,哪有那麼多P2P平臺值得投資,本來大家的風險認知上就存在一些偏差。

我投資P2P這麼多年,反正我沒出過事,其實不是我膽大,而是我非常敬畏風險。

因爲我一直很重視P2P平臺到底是做哪類資產端的,也會時刻關注國家金融政策的動態,我從來不會只看平臺到底規模大還是小去做出投資決定。

無論如何,投資這件事本身就是有風險的,風險的存在是因爲不確定的存在,我們想獲得高於市場的收益,必然要承擔因此帶來的風險,希望大家都能夠意識到這個最基本的道理。

就像股市、樓市等都有崩盤的歷史案例,投資註定帶着風險,P2P也是一樣的道理。P2P僅僅是投資理財的一種工具手段,我們也沒必要妖魔化它,更不必因爲行業洗牌就因噎廢食。

在我看來,這種行業洗牌是好事,洗牌意味着淘汰那些不好的平臺,以後大家投資的時候,選擇面更窄,但風險係數也會更低。

記住了,作爲投資人,要學會敬畏風險,向風險要收益,但也要爲風險承擔後果。

更多理財知識、防騙祕籍、金融見解、平臺測評盡在財女情報站(cainqbz)。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