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 a good life201811月19日星期一

宜:精神集中忌:駕車看手機

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is the right man.

誰把握機遇,誰就心想事成!

前不久的奔馳車主定速巡航失效,

120時速連跑100多公里的事,

讓定速巡航、ACC自適應巡航又熱了起來。

什麼是ACC?

ACC的英文全稱是: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中文意思是:

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

它是一種智能化的自動控制系統,

它是在巡航控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ACC工作原理

自適應巡航(ACC)比較智能,且一般在較低的速度下即能進入巡航,除了高速路況,也能適用於城市路況,走走停停的都可以。

汽車的傳感器(雷達)會根據前車以及本車的行駛狀態(車距和速度),經過ECU的計算判斷後,向執行器(節氣門,制動,檔位)發送指令,以決定自己的行駛狀態,是加速還是減速,還是退出巡航。

自適應巡航最基本功能是保持車輛縱向行駛,在有碰撞危險時,車輛會提示駕駛員並進行主動制動干預。

ACC實際駕駛好處

1、ACC加上車道偏離輔助系統,可以讓你在較好的城市路況中極大的解放雙腳甚至雙手。

2、輕微堵車(不至於加塞)的情況下,開個ACC簡直要爽翻。畢竟城市路況駕駛疲勞感很大部分來源於不停踩剎車。這算是間接利用ACC,因爲預設最小車距遠遠大於輕微堵車時的距離,只是利用ACC自動剎車以保持車距,當然重度堵車不適用,最小車距大概有半個多車位長,容易被加塞。

ACC還不太完善的識別系統

ACC作爲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研發多年了,只是近兩年開始在一下合資品牌上鋪開,才進入大衆視野,這種一定程度的替代人類控制的方案,對於整車廠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風險控制。實際道路行駛,狀況百出,瞬息萬變,程序沒辦法100%規避所有有風險的場景,發生了事故算誰的?

一般來說,快速移動的物體,ACC可以識別,但是,慢速的、靜止的物體不識別。主要是對於靜止物體(比如前方等紅燈車輛)識別距離過短,來不及剎停,其實原因應該是毫米波雷達本身利用開普勒效應,對動態物體能夠很好的進行遠距離識別,但是對於靜止物體,只有依靠攝像頭識別,識別結果與只配備攝像頭的天籟相似,並不是每次都能識別出來,而且預警距離太短,容易無法自動剎停。

請把腳放到剎車附近!

開了ACC的人會有一個普遍的毛病,那就是解除了ACC也會忘了要剎車。所以,就算在ACC開啓的情況下,也要不停地告訴你自己剎車剎車,培養潛意識裏的剎車第一意識。其實也簡單,想想一開始學開車時師傅怎麼教的?剎車剎車!不停地在心裏唸叨就是了。

應該說,這些輔助駕駛功能都是自動駕駛的初級階段,按照人們對於自動駕駛的分級,ACC自適應巡航、預碰撞、車道偏離,都處於L2或者L3階段,想要完全解放人的手腳,爲時尚早。

再者,ACC容易讓駕駛者降低警惕,腳不在踏板位置會加長反應時間。所以,個人不建議太過依賴ACC系統,簡單地說就是高速儘量別用。

ACC作爲智能駕駛技術,將會是未來汽車發展方向,就像無人駕駛一樣,然而機器始終是機器,並不能完全代替人類,再智能的駕駛也只是輔助駕駛,不能完全依賴和信任。勸大家謹慎使用,使用時需謹慎。

#互動留言#

歡迎在下方留言~

END

Q從哪提問提呢?

方式一:每日推文最下方“寫留言”提問

方式二:進入公衆號直接發消息提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