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醫療行業年度投融資大事件盤點

貝殼社

公衆號ID:iBio4P

關注

作者

呂佩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生活、疾病預防,推動健康消費的大健康產業受到廣泛關注,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羣需要大健康服務,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時機已經到了黃金時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醫療健康成爲了未來的朝陽行業。雖然現在處於資本寒冬,但是醫療健康領域的公司融資熱度不減。貝殼社對2018年醫療健康領域融資情況進行了盤點, 一起來回顧這一年的投融資動態~本文分別從海外和國內兩個市場維度進行盤點。詳情如下:

海外市場

劃重點:海外市場總體來說融資體量大,併購,IPO等事件相對較多。融資方向涵蓋醫療雲計算大數據、AI+醫療、醫療電商、創新藥(靶向藥物、免疫藥物、抗體藥等)、免疫療法、基因技術、3D打印技術、T細胞免疫療法等。

Illumina Ventures領投,法國生命科學公司Stilla Technologies完成1600萬歐元A輪融資

法國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0日,一家高精度遺傳分析數字PCR解決方案供應商Stilla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Stilla)當天宣佈,完成了由Illumina Ventures領投的1600萬歐元(約1800萬美元)A輪融資,此輪融資的支持者還有Kurma Partners、LBO France、 BNPParibasDéveloppement、Paris Saclay Seeds&Idinvest Partners。作爲融資協議的一部分,來自Illumina Ventures的Nick Naclerio、來自Kurma Partners的Philippe Peltier以及LBO France的Philippe Chambon取代種子輪投資者,加入Stilla董事會。Stilla表示將利用本輪融資來推動Naica的商業化開發及臨牀應用。

醫療雲計算平臺ClearDATA獲2600萬美元E輪融資

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0日,位於美國南部德克薩斯州的雲醫療計算平臺ClearDATA宣佈獲2600萬美元E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兩位新進入的投資者Humana和Health Care Service Corporation共同領投,支持者有其現有投資者Norwest Venture Partners、Merck Global Health Innovation Fund、Heritage Group和HLM Venture Partners。結合本輪融資,該公司總計籌集了約8000萬美元的6輪融資,E輪融資後的最新估值尚未披露。新注入的資金將幫助ClearDATA繼續擴大企業規模和服務範圍,提升客戶成功率並充盈其銷售團隊和營銷資源,以繼續保持其高增長軌跡。

Camel-IDS獲3700萬英鎊融資,用於推進乳腺癌放射治療

當地時間11月16日,Camel-IDS宣佈獲得3700萬歐元的A輪融資,此輪融資由Gimv和V-Bio Ventures領投,其他投資者還包括HealthCap、Novo Holdings、BioMedPartners、Pontifax。融資收益將用於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腦轉移的一項名爲CAM-H2的放射性化合物的1b / 2期試驗,該公司還將推進和擴大其臨牀前管線項目。

Synthorx申請IPO,推進新一代細胞因子藥物

當地時間11月14日,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的Synthorx公司正計劃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爲推進其新一代細胞因子藥物籌集資金。Synthorx向證券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中顯示:該公司擬募資1億美元且已申請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爲“THOR”。Synthorx是一家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發現和開發新型蛋白質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它表示計劃用這些收益推出其主要候選產品,一種基於白介素-2(IL-2)的腫瘤治療研究,通過劑量擴大試驗,在此基礎上開發用於治療其他免疫疾病的藥物。

完成9300萬美元B輪融資,醫藥公司NextCure將專注於兩種新型免疫藥物的研發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13日,一家致力於開發治療癌症的下一代免疫藥物和其他疾病的私人控股生物製藥公司NextCure,當天宣佈完成9300萬美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高瓴資本)和Quan Capital(泉創資本)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Bay City Capital、Surveyor Capital, Citadel company、Ping An Ventures(平安創新投資基金)、Taiho Ventures LLC、ArrowMark Partners和NS Investment。所有現有投資者也參與了此次融資,包括Canaan Partners、Lilly Asia Ventures(禮來亞洲基金)、OrbiMed Advisors LLC、Pfizer Inc.(輝瑞公司)、Sofinnova Ventures 和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此外,禮來公司在2018年11月5日宣佈與NextCure合作時已投資1500萬美元。在本輪融資中,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高瓴資本)的工商管理碩士Michael Yi和Quan Capital(泉創資本)的博士Stella Xu將加入董事會。所得收益將重點用於公司兩個主要候選藥物的臨牀開發,包括NC318和另一種新型免疫藥物,收益也將用於此前NextCure和禮來公司的合作項目。

Ribometrix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用於RNA靶向藥物研發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11月13日,RNA靶向藥物研發公司Ribometrix宣佈完成了3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本輪投資由 M Ventures領投, Amgen Ventures、Pappas Capital、Illumina Ventures 、SV Health Investors、AbbVie Ventures、Hatteras Venture Partners、MP Healthcare Venture Management、Dementia Discovery Fund和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參與跟投。除了融資外,M Ventures高級投資總監Hakan Goker將作爲非執行董事加入Ribometrix董事會。該公司打算利用這筆資金完善藥物研發平臺和研究直接調節RNA活性的新型小分子藥物的機制,以及團隊擴展和業務發展活動。該輪融資結束後,Ribometrix已經籌集了總計3750萬美元的兩輪融資。

創新生物藥物研發公司Kymera Therapeutics,完成6500萬美元B輪融資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11月13日,創新生物藥物研發公司Kymera宣佈完成了6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6 Dimensions Capital、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和Pfizer Ventures共同領導,除了Kymera的A輪投資者外,還有MRL Ventures Fund、Sanofi Ventures、Hatteras Venture Partners和Aju IB Investment參與了該輪投資。該公司打算利用這筆資金進行臨牀藥物開發,並推進其在腫瘤學和免疫學方面的治療渠道。該輪融資結束後,Kymera已經籌集了總計9500萬美元的兩輪融資,其早期投資者包括Atlas Venture等知名投資機構。

Athenahealth將以57億美元被收購,與Virence Health合併爲醫療保健IT公司

Veritas Capital和Evergreen Coast Capital於當地時間11月12日宣佈,兩家公司已達成最終協議,根據該協議,Veritas和Evergreen的附屬公司Virence Health將以約57億美元的現金收購Athenahealth。根據協議條款,Athenahealth的股東將獲得每股135美元現金的收益,每股收購價比2018年11月9日的收盤價溢價約12%。本次收購完成後,Athenahealth與Virence Health將會合併爲一家公司。合併後的公司預計將成爲一家領先的私營醫療保健信息技術公司,由Virenc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ob Segert,以及兩家公司高管組成的執行領導團隊共同領導,並以Athenahealth品牌運營。

Harpoon Therapeutics宣佈完成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用於繼續推進癌症免疫療法

圖片來源於Harpoon官網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11月1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家處在臨牀階段的免疫治療研發公司Harpoon Therapeutics當天宣佈完成了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該輪融資由一家支持醫療創新的全球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公司Arix Bioscience(倫敦證券交易所代碼:ARIX,以下簡稱Arix)領投,參與者包括新加入的投資者OrbiMed、Cormorant、Ridgeback Capital Investments、Lilly Asia Ventures(LAV)和NS Investment,以及現有投資者MPM Capital、Oncology Impact Fund、New Leaf Venture Partners和Taiho Ventures。Harpoon計劃利用這些資金,進一步推進其基於TriTAC(三特異性T細胞激活構建體)和ProTriTAC(蛋白酶激活三特異性T細胞激活構建體)平臺的免疫治療計劃,該平臺旨在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的力量,來對抗癌症和其他疾病。

抗轉錄療法初創公司Stoke Therapeutics完成90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8年10月24日,生物技術公司Stoke Therapeutics完成了9000萬美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RTW Investments領投,參投方包括創始投資者Apple Tree Partners和新投資方RA Capital Management、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Perceptive Advisors。該筆資金由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Redmile Group、Sphera Funds Management和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管理。同時,RTW Investments的醫學博士Roderick Wong,RA Capital的Matthew Hammond博士和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的Bihua Chen將以觀察員身份加入董事會。Stoke打算利用這筆資金推進其用於Dravet綜合徵(一種從嬰兒期開始的罕見和災難性頑固性癲癇)和其他嚴重遺傳疾病的反義寡核苷酸藥物的研發管線。

癌症免疫治療公司Decoy Biosystems融資600萬美元,用以推進其治療技術

2018年10月24日消息,近日,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的癌症免疫治療公司Decoy Biosystems在其種子輪中融資600萬美元。本輪融資由Mountain Pacific Venture Fund領投,參投者爲TY BIO Investment。本輪融資完成後,該公司打算利用這筆資金推進其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實體瘤以及淋巴瘤的技術。值得一提的是,Decoy Biosystems正與強生創新中心JLABS生命科學孵化器展開合作,這將對該公司的生物技術創新工作產生極大的積極影響。

Founders Fund領投,基因技術初創企業Synthego獲1.1億美元C輪融資

當地時間2018年10月23日,生物科技公司Synthego宣佈獲得1.1億美元C輪融資,該輪融資由Founders Fund領投,參與投資的還有現有投資者8VC和Menlo Ventures。同時,Synthego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Paul Dabrowski還宣佈已邀請細胞治療先驅Matthew Porteus博士加入其諮詢委員會。

鈦3D打印骶髂關節植入物公司Si-Bone完成IPO

2018年10月23日消息,醫療器械公司Si-Bone(NASDAQ:SIBN)完成IPO,發行每股15美元,共720萬支股票,其IPO共獲1.08億美元的資金,這高出Si-Bone在9月IPO註冊時的目標融資(9000萬美元—1.04億美元)。同時,Si-Bone還發行了108萬支超額配股,使其總融資達1.24億美元。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美銀美林(BofA Merrill Lynch)是此次IPO的聯合配售經辦人,Cannaccord Genuity和JMP Securities擔任聯合經理。

21億美元!醫藥行業巨頭諾華將收購生物製藥公司Endocyte

10月18日,全球醫藥行業巨頭諾華(Novartis)宣佈將以21億美元收購生物製藥公司Endocyte。兩家公司表示,這筆交易將擴大買方放射配體療法(RLT)靶向腫瘤治療的管道,包括一個III期候選藥物和幾個初期候選藥物。

專注T細胞免疫療法治療腫瘤,TapImmune收購Marker Therapeutics並完成70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

2018年10月17日消息,TapImmune (NASDAQ:TPIV)完成收購私募股權公司Marker Therapeutics,並更名爲Marker Therapeutics(NASDAQ:MRKR),公司註冊地由內華達州變更爲特拉華州。與此同時,完成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領投的7000萬美元新一輪合併融資。Piper Jaffray&Co.擔任私募融資的獨家配售代理,Nomura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在合併期間擔任共同配售代理和唯一財務顧問。John Wilson、Juan Vera和David Eansor將加入董事會。合併後,Marker持有的約1391萬股普通股,以及5年期每股2.99美元的價格購買的約505萬股普通股的認股權證,已全部發行給合併前Marker的股東。合併前的Marker Therapeutics將成爲合併後新公司的子公司,並更名爲Marker Cell Therapy。

小分子及抗體類癌症治療藥物研發公司Rgenix獲4000萬美元C輪融資

2018年10月11日,專注於小分子和抗體癌症治療新藥研發的生物製藥公司Rgenix已獲4000萬美元C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全球醫療公司樂普醫療領投,參投方包括新的投資方Oceanpine Capital和WuXi AppTec的Corporate Venture Fund,以及老投資方Novo Holdings A/S、Sofinnova Partners、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 LLC和紐約市創新紐約基金及其相關的合作基金。Jefferies LLC在此輪融資中擔任Rgenix的財務顧問。此前,Rgenix於2016年6月獲Novo Holdings和Sofinnova Partners共同領投的3300萬美元B輪融資,自2010年成立以來,Rgenix共計獲得8350萬美元融資。Rgenix將利用該輪融資推進其臨牀和臨牀前的腫瘤藥物的研發項目和公司日常運營,主要用於推進用於多項癌症適應症的RGX-104的1b / 2期臨牀試驗,同時還將用於RGX-202的早期臨牀開發。

“AI+基因”輔助癌症治療,全球最大分子診斷和臨牀數據庫Tempus完成E輪融資1.1億美元

2018年8月29日晚間,Tempus宣佈完成E輪融資,融資總額1.1億美元。這是Tempus在11個月內第三次進行融資,本輪融資後,公司估值達到了約20億美元。據瞭解,本輪融資後,公司接下來將重點擴展腫瘤學、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治療領域的業務擴展,並在歐洲、美國地區以外的澳大利亞和亞洲地區開展業務。本輪的投資人包括Baillie Gifford、T. Rowe Price、Revolution Growth、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NEA)。

GRAIL完成3億美元C輪融資,首個產品將在中國上市

2018年5月21日晚間,液體活檢獨角獸GRAIL宣佈完成了高達3億美元的C輪超募融資。值得關注的是,與前兩輪融資不同,本輪融資由大量的中國資本參與。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爲匯橋資本,通和毓承與高瓴資本也共同參與領投。此外,藍池資本、招商證券國際、CRF Investment、黃浦江資本(HPR)、工銀國際、紅杉資本中國、以及藥明明碼等海內外知名機構參與投資。

通和毓承領投、谷歌風投參與,創新藥新銳Fog Pharma 獲66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8年5月16日,位於波士頓的生物技術新銳Fog Pharma宣佈完成了66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通和毓承資本領投,Google Venture、BluePool Capital、Horizons Ventures、Nan Fung Group和Leerink Partners參與投資。其現有投資人包括Deerfield Management,博裕資本,藥明康德風險投資基金以及一個著名的非機構投資者國際集團。

德聯資本領投,表觀遺傳學藥物研發公司OnKure完成700萬美金A輪融資

5月2日,專注於表觀遺傳學藥物研發的公司OnKure Therapeutics宣佈完成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德聯資本領投,龍磐資本、原有投資者和公司管理團隊跟,所募集到的資金將用於推動公司已有產品的一期臨牀試驗以及新產品的研發。OnKure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是專注於研發靶向小分子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依託其表觀遺傳學轉化平臺,公司正在開發具有潛在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用於治療腫瘤等各種疾病。

新藥研發AI公司BenevolentAI獲得1.15億美元融資,將提高60%的研發效率

4月20日,生物科技“獨角獸”BenevolentAI公司宣佈從新老投資者中融資1.15億美元,使其前期估值提升至20億美元。這是AI醫藥行業最大的融資之一。BenevolentAI致力於應用人工智能開發疑難疾病的新藥。它是第一家完全集成的AI公司,同時擁有藥物發現和臨牀開發能力。BenevolentAI的先進技術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成功率和更短的研發流程打破了醫藥行業的傳統模式。BenevolentAI目前的藥物研發產品組合表明,它可以將早期藥物研發的時間縮短四年,並有潛力在整個藥物研發過程中,提高藥物研發平均效率的60%。

國內市場

劃重點:國內市場融資企業較多,以A/B輪等前期融資項目偏多,但其中也不乏融資金額大的投融資事件。總體看來,投資市場較爲活躍。值得注意的是,華東醫藥對海外公司進行收購,進而整合資源,實現戰略性佈局。

投資方向涵蓋精準醫療、創新藥、醫美、醫藥電商、AI影像、3D打印、智慧醫療、智能手機超聲成像儀、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CAR-T技術、基因編輯技術和幹細胞技術、內鏡等。

癌症早篩新貴因合生物完成5000萬A輪融資

11月20日消息,近日,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的生物科技公司因合生物完成了由正威集團和乾江資本領投的A輪融資。在全球經濟陷入持續低迷的影響下,因合生物用紮實的業務在資本寒冬裏投下一束火光,也爲自己贏得了5000萬的投資。

薈百顏醫療美容獲和靈資本領投近2000萬元融資,佈局長三角醫美連鎖

11月13日,輕醫美品牌薈百顏醫療美容(隸屬於南京薈百顏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薈百顏”)已完成近2000萬元首輪融資,領投方爲和靈資本。資料顯示,薈百顏開業於2018年5月,旗艦店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主城區繁華的河西CBD中央商務區,毗鄰南京奧體中心,營業面積約3000平方米,內設整形中心、微整中心、皮膚管理中心等。公司計劃未來3年內在長三角地區建設不少於20家連鎖醫療美容機構。

華東醫藥15.2億元收購英國Sinclair,與伊婉玻尿酸系列產品產生協同

11月8日,華東醫藥發佈公告稱,現金要約收購英國醫美公司SinclairPharmaplc全部股份交易已完成,收購價格爲32便士/股,交易總額爲15.2億元人民幣。自2018年11月起,Sinclair公司將納入華東醫藥合併報表範圍。Sinclair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一家擁有全球領先的醫美技術並全球化運營的專業醫美公司,業務涵蓋從研發、生產、銷售等全產業鏈,擁有超過200人的國際化的管理及運營團隊。目前,公司擁有全球近百項專利,覆蓋美國、歐洲、中國、韓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核心區域。其中Ellansé系列產品作爲公司核心產品,擁有涵蓋產品及工藝全方位的全球23項高質量的專利保護。

AI影像公司醫準智能獲4500萬元A輪融資

2018年11月6日消息,近日,北京醫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準智能)宣佈完成了4500萬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漢能創投領投,多維海拓擔任財務顧問。創始人呂晨翀表示,醫準智能在A輪融資後將加速AI影像多病種新產品的研發,拓展銷售和渠道夥伴,進一步加速AI系統在醫院的商業落地。同時,醫準智能將致力於以人工智能爲技術手段,輔助醫生減少工作壓力,提高診斷效率和質量,爲解決我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優質醫療資源無法下沉等問題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智能3D打印企業黑格科技獲3.25億A輪融資,IDG資本領投

2018年11月5日消息,近日,廣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A輪3.25億元人民幣融資,由IDG資本領投,深圳富士投資集團,逸輝耀投資跟投。本輪融資後,黑格科技將在3D打印技術研發和生產,推進3D打印產業鏈佈局、企業人才佈局等幾個維度加大投入,打通Manufacturer Business Customer(生產-商業-用戶和消費者),建立從“數字化生產”到“去規模化”零售的新型3D打印應用場景,成爲商業應用廣泛、更有價值的全國領先的數字化生產服務商。

AI製藥企業晶泰科技獲4600萬美元B+輪投資

晶泰科技(XtalPi)於美國時間10月24日宣佈完成4600萬美金(約合3.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國壽大健康基金領投,SIG(海納亞洲)、雅億資本跟投。這一輪融資將用於加速晶泰科技的業務擴展與智能藥物研發平臺的建設,幫助其技術在更多藥物研發領域實現應用。

微光醫療完成1.2億人民幣融資,聚焦心血管影像診療器械創新

2018年10月24日消息,近日,微光醫療宣佈完成逾1.2億人民幣融資,由啓迪科服領投,西高投共同投資。該輪融資主要用於介入影像引導治療新產品開發及西安絲路總部基地建設。

聯想智慧醫療獲得平安集團數億元A輪融資

10月23日,聯想旗下專注於醫療信息化的子公司聯想智慧醫療宣佈,公司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爲中國平安集團。

鼎科醫療完成6000萬人民幣新一輪融資,加速佈局心血管醫療器械

2018年10月8日,鼎科醫療技術(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科醫療”)宣佈完成6000萬人民幣融資,由啓明創投領投,禾裕壹號共同投資。籌集的資金將用於推進心血管介入耗材的臨牀試驗和註冊,擴充其他血管介入產品的研發管線佈局,並逐步建設商業團隊。

澳華內鏡完成3億元D輪融資,將重點投入新一代內鏡系統研發及全球化服務網絡佈局

2018年9月29日消息,近日,上海澳華內窺鏡有限公司(“澳華內鏡”)宣佈完成3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濟峯資本領投,君聯資本、啓明創投共同參與跟投。對於本輪融資,澳華內鏡表示,將着力投入新一代內鏡系統的研發以及全球化服務網絡的佈局。

佈局智能手機超聲成像儀,復星醫藥斥資1.06億美元投資Butterfly Network

2018年9月28日消息,近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其控股子公司復星實業(香港)有限公司以總計約 10,600 萬美元完成認購Butterfly Network, Inc.(以下簡稱“BNI”) D 輪優先股。

醫藥魔方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精準大數據助力中國製藥產業升級

9月17日,國內醫藥精準大數據平臺公司醫藥魔方宣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崇德資本領投,聯想之星、動平衡資本等共同參投。本輪投資將爲醫藥魔方深耕製藥產業全鏈條數據、進一步提升機器學習、國際化業務拓展提供支持。

嘉實投資領投,全球唯一的CTC體內捕獲公司德路通B輪融資近億元

2018年9月14日消息,近日,河北德路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嘉實投資領投,資金將用於後續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及日常運營。德路通本輪融資由探針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醫療大數據公司柯林布瑞獲6800萬元A輪融資,正海資本和瑞健資本領投

2018年8月28日,國內醫療大數據公司柯林布瑞(ClinBrain)宣佈於上半年完成6800萬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由正海資本和瑞健資本聯合領投,京頤股份、廣潤資本、華方資本跟投。完成此輪融資後,柯林布瑞將一直專注醫療大數據領域,持續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拓展全國市場,秉承“客戶至上,團隊合作,誠信負責,持續創新”的價值理念,以促進醫學進步,惠及人類健康。

科美生物宣佈完成近20億人民幣融資

2018年8月,體外診斷化學發光企業北京科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科美生物”)宣佈完成近20億人民幣私募股權重組融資,由君聯資本和華興醫療產業基金共同領投,平安創投、中金康瑞醫療產業基金、上海自貿區基金、弘暉資本、經緯中國參與投資。本次交易是近幾年中國體外診斷領域規模最大的私募交易。科美生物是中國體外診斷領域的頭部企業,在國內化學發光傳染病檢測領域排名第一。公司在成功收購併整合國內優質資產後實現了產品和技術的跨代升級,進入腫瘤、甲功、性腺等領域,實現對常見病、多發病的全線覆蓋。

智慧醫療企業聯新完成B輪2億元融資

2018年8月28日消息,智慧醫療公司聯新宣佈獲得2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特佳投資領投,源星資本跟投。

精準醫療數據技術公司GeneDock,獲B輪5000萬融資

2018年8月6日消息,近日,GeneDock(聚道科技)宣佈完成5000萬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晨興資本領投,華大基因、BV百度風投和復容資本跟投。

醫聯完成10億元D輪融資

2018年7月31日消息,今日,中國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醫聯宣佈獲得10億元D輪融資,該輪融資已於2018年6月完成,由中投中財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中電健康產業基金、華興新經濟基金等跟投。華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醫聯創始人兼CEO王仕銳表示,未來醫聯還將藉助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核心資源與技術,不斷完善以智慧互聯網醫院解決方案爲重心的全產業鏈條。

專注原研藥物研發,亞盛醫藥成功完成10億人民幣C輪融資

2018年7月18日,專注於細胞凋亡領域研究的原創新藥研發公司亞盛醫藥宣佈已成功完成10億人民幣(約1.5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明方圓基金領投,元禾原點和騰躍基金共同領投,ArrowMark Partners、HDY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清松資本、建銀國際等機構共同跟投。

零氪科技D輪融資10億元,成爲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首個獨角獸企業

2018年7月4日消息,零氪科技(下稱“零氪”)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10億元D輪融資,成爲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此輪融資後,零氪將進一步推動產業資源整合,完善互聯網醫院、鄰客智慧藥房(DTP藥房)及醫療保險支付等業務上的佈局。至於商業化的進程,零氪方面透露,已在區域數據中心建設、臨牀科研服務、真實世界研究、支持醫藥產品生命線管理和行業洞察、醫療AI應用、互聯網醫院、重疾患者精準全程管理服務等領域實現落地。

遠毅資本領投,希望組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7月2日消息,北京希望組近日完成近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遠毅資本領投,昌平科技產業母基金(昌發展管理基金)和老股東經緯中國跟投。浩悅資本擔任本次交易獨家財務顧問。B輪融資完成後,希望組將加大平臺和研發的投入,推進三代測序技術在遺傳病領域的臨牀應用落地;加強與上游企業合作,將三代測序技術和臨牀應用產品化;還將積極拓展國際科技服務市場,爲全球的科研和醫學合作伙伴提供更前沿、更全面的三代測序服務。

深創投領投,海普洛斯宣佈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2018年6月28日,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佈注入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創投領投,融資金額高達數億元人民幣。這是這是繼2017年12月28日成功完成A+輪2.1億元人民幣後的又一輪融資。

麗珠單抗獲1.48億美元增資,加速推動抗體藥物研發進程

6月23日,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麗珠集團”)發佈公告稱,爲促進麗珠集團生物藥業務在國內及國際市場開發與拓展,加快推進控股附屬公司珠海市麗珠單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麗珠單抗”)的抗體藥物研發進程,滿足其經營發展過程中不斷增長的資金需求,麗珠集團境外全資附屬公司Livzon International Limited與雲鋒基金旗下YF Pharmab Limited擬共同以貨幣方式向Livzon Biologics Limited進行增資。根據雙方約定,YF Pharmab Limited同意出資5000萬美元認購Livzon Biologics Limited新發行的1250萬股A輪優先股;Livzon International Limited同意出資9829.9320萬美元認購 Livzon Biologics Limited新發行的2457萬股普通股,總計出資1.48億美金。同時,麗珠單抗股權結構發生變化,麗珠集團持股55.13%,健康元持股35.75%,雲鋒基金持有優先股9.12%。融資後,麗珠單抗約獲得1.48億美元,保障海外研發及臨牀推進的資金需求。目前,公司海外臨牀資金需求主要來自於PD-1單抗美國臨牀項目,PD-1單抗美國Ⅰ期臨牀試驗進展順利,年內有望進入臨牀III期。

天境生物獲2.2億美金C輪融資,弘毅投資領投

2018年6月,聚焦於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的創新藥物研發企業——天境生物宣佈完成2.2億美金C輪融資,由弘毅投資領投,高瓴資本、厚朴投資、鼎暉投資、匯橋資本以及以新加坡爲基地的EDBI等參與,現有投資方康橋資本及天士力資本繼續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數個Best-in-Class及First-in-Class創新生物藥的臨牀前及臨牀階段的研究及開發。

微醫完成5億美金Pre-IPO

互聯網醫療獨角獸企業微醫於2018年5月宣佈完成5億美金的Pre-IPO,本輪融資由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和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戰略領投,包括中投中財基金管理公司在內的新老股東參與了本輪投資。本輪融資後微醫將全力推進旗下微醫新型HMO和智能醫療雲平臺“微醫雲”建設。集團將整理旗下微醫療、微醫雲、微醫藥、微醫險四大板塊,並最快在今年底推動分拆上市。

基石藥業B輪融資2.6億美元

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下稱“基石藥業”)於2018年5月9日宣佈完成2.6億美元B輪融資,成爲迄今爲止中國生物醫藥領域B輪最大單筆融資。本輪融資由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雲鋒基金、通和毓承資本、中信產業基金、泰康保險集團、ARCH Venture Partners、高瓴資本、King Star Capital、3W Partners、AVICT、宏瓴資本參與,以及現有投資方元禾原點、博裕資本及毓承資本繼續跟投。加上A輪1.5億美元融資,基石藥業已累計融資4.1億美元。基石藥業專注於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聯合治療,本輪融資後將繼續推動多個在研產品的臨牀研究,進一步通過自主研發及合作引進拓展公司產品管線,同時吸引並培養優秀醫藥人才。

騰盛博藥成立並獲2.6億美元融資

創新藥物研發商騰盛博藥於2018年5月24日宣佈正式成立,並完成2.6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ARCH Venture Partners、通和毓承資本、博裕資本、雲鋒基金、紅杉資本和藍池資本領投。騰盛博藥專注於治療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創新藥物的研發與生產,是一家致力於滿足中國病患及公共健康需求的生物新銳公司。同時宣佈與多家企業達成了重要的戰略合作關係,以此加快傳染病藥物在中國的開發,通過先進技術和數據助力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發展,從而造福廣大病患

成都先導獲鼎暉領投2.5億元B輪融資

5月28日,成都先導藥物開發有限公司宣佈完成B輪融資2.5億人民幣,由鼎暉投資領投,A輪投資者追加投資額。成都先導透露,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進一步擴大DNA編碼化合物庫規模和技術提升,以及推進自主研發新藥的臨牀開發。

邦爾骨科獲啓明創投逾3億元C輪融資

2018年5月9日,浙江邦爾骨科醫療集團正式宣佈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逾3億元,投資方爲風險投資機構啓明創投。此次C輪融資的成功獲投,將加速邦爾在華東市場的全面佈局,逐步推向全國市場,爲邦爾的新發展帶來巨大推力。

高特佳領投,CAR-T龍頭斯丹賽生物完成1.8億元B輪融資

2018年5月8日消息,近日,上海斯丹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斯丹賽生物”)宣佈完成B輪融資,融資額1.8億元人民幣,高特佳投資領投。自2009年成立以來,斯丹賽生物一直致力於成爲全球細胞治療領域的領導者,主要從事前沿的CAR-T技術、基因編輯技術和幹細胞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B2C醫藥平臺“1藥網”完成新一輪5000萬美元融資,通和毓承領投

2018年4月26日,通和毓承宣佈完成對B2C醫藥平臺1藥網的投資,該輪投資由通和毓承主導,投資金額約5000萬美元。1藥網由原1號店創始人於剛和劉峻嶺於2010年創建,致力於通過互聯網模式和思維,改變中國大衆“看病難、買藥貴”的現狀。1藥網運用創新的互聯網和IT技術提供在線診療、購藥和健康管理等服務,通過縮減中間環節,優化供應鏈,爲中國大衆的就醫買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以及實惠和方便。

萬孚生物定增募資7.2億元,擴大經營規模,加速成爲大型跨國IVD企業

4月21日,中國POCT龍頭企業萬孚生物發佈最新公告,宣佈其已完成定增發行。公司本次發行1243.31萬股,發行價格爲57.91元/股,募資總額7.2億元,發行對象爲公司董事長王繼華和南京豐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分別認購2.2億元和5億元。據公告顯示,公司本次定增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萬孚新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信息系統升級改造項目”。本次定增將增強公司資金實力,擴大經營規模,加快公司成爲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跨國大型體外診斷企業步伐,同時將提升公司信息化水平和服務能力,實現精細化管理。

百奧賽圖完成4.1億元C輪融資

4月10日,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百奧賽圖”)宣佈完成總額4.1億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招銀國際資本領投,B輪領投方國投創業、以及本草資本、同創偉業、元禾原點共同跟投。本輪所募集到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國內外市場開拓、技術和產品開發、新基地建設、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領域。

太美醫療科技完成3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

2018年4月9日消息,近日,太美醫療科技宣佈完成3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新投資方包括賽富投資基金、晨興資本、浙商創投、軟銀中國和常春藤資本,原股東凱風創投繼續跟進。未來,太美將繼續加強太美雲平臺的建設,廣泛聯絡合作夥伴,推動中國新藥研發進展。

腫瘤診療服務提供商“美中嘉和”獲超15億元戰略投資

4月4日泰和誠醫療集團發佈公告稱,旗下子公司北京美中嘉和醫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中嘉和”)獲得15億元-18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由中金資本領投。美中嘉和成立於2016年1月,是一家腫瘤診療服務提供商,採用放射療法和診斷成像技術,利用早期篩查、診斷和治療各個環節的設備,包括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磁共振成像、線性加速器、伽馬刀、CyberKnife放射外科技術等,爲用戶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癌症治療服務。

CAR-T公司藥明巨諾宣佈完成9000萬美元A輪融資,淡馬錫、紅杉資本、元明資本領投

2018年3月8日,上海藥明巨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藥明巨諾”)宣佈完成9000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國際知名投資機構淡馬錫、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元明資本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元禾原點、翼樸資本、中航資本,及原有股東藥明康德集團、美國巨諾生物(Juno)公司等。

平安醫保科技融資高達11.5億美元

2018年2月,平安醫保科技完成11.5億美元首次融資,IDG Venture (海外)、SBI投資(思佰益)、SoftBank capital軟銀海外投資,融資後估值約88億美元,是名符其實的“藍血獨角獸”。

往期精彩回顧

資訊 | 活動 | 醫療丨融資  

浙江省醫療數據產業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貝殼大學學員企業|癌症早篩新貴因合生物完成5000萬A輪融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