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望着雨打屋檐,於是有了李商隱這段膾炙人口的詩句。

  如今,生活在繁華喧囂的都市,青磚黛瓦成爲許多人心中一個遙遠的夢。

  自小酷愛文學的“瓦當姐姐”是出生於安徽淮南的徽州姑娘,起先就職於央企的管理工作,工作之餘便會吟花弄月,看檐下飛雨,看瓦上藍天。

  正是因爲這份對“瓦”、“檐”的眷戀之情,她辭去央企的工作,進入一家品牌裝飾公司學習拓展,幻想將來能有一家屬於自己的藝術酒店。

  直到2015年,瓦當姐姐偶遇黃山腳下的屯溪黎陽in巷,找到了自己夢想的起點。

  當她踏上黃山的這片土地,重逢徽文化的氣韻,想要在這明山秀水之間,將生活吟詠成詩,渲染成畫。

  她立即向公司提出辭呈,帶着對自然的敬畏、對檐文化的熱愛前往黎陽,檐·藝術酒店就此誕生!

  舊磚舊瓦砌起象徵團圓與美好的月洞門,十二根柱子排起長廊,既代表了12個月份與屬相,迎來送往着每一位住客。

  長廊盡頭,有水滴從屋檐上落下,斷斷續續、宛若奏樂。牆面上題着“白雲只向檐頭宿”,借寓住宿。

  幾筆淺雕,幾許勾勒,卻能使片瓦生情,使房舍生姿。如果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瓦當則是這韻律中不可缺少的音符。

  無檐不成家,檐是組成中國傳統建築的基本元素,檐·藝術酒店無一不體現出這種對於家的眷顧之情。

  酒店的一樓設有書吧、茶社,是給住客休憩交流的空間,你可以在這兒看書發呆、品茗談天,或者是舉辦讀書分享會、組織小型沙龍等。

  二樓被用作餐廳和公共空間,別具一格的月洞設計,可以讓人透過它去欣賞餐廳別緻的美感,一條長方形相向而坐的條桌、幾張可面對面促膝對勺的小桌,設計感十足!

  到了三樓便是酒店的客房,16間客房各具特色,有着各自的主題,既有清淨素雅的中式風,也有時尚簡約的歐式風。

  每一間房都用不同的色調去呈現,感受不一樣的意境。用景德鎮青瓷板燒製成門牌,題着瓦當姐姐賦予它們的名字。

  別具一格的希臘風情房,潔淨淡雅的素色空間,在暖黃色的燈光下,能夠讓住客在異鄉他方找到蝸居的感覺!

  學過設計的瓦當姐姐對與酒店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極致,乾溼分離的衛浴,選用DURAVIT和JODEN的設施,連漱口杯都是意大利進口。

  酷愛傳統徽文化的瓦當姐姐將她的檐·藝術酒店打造成集時尚與古典於一身的東方式雅集。

  居於檐下,品紅賞綠,旅人雅客們看花之絕色、聞書香之清韻,賞器具之雍容,啖美食之妙味。

  檐·藝術酒店的設計由瓦當姐姐全程參與,融入了自己對於建築獨特的設計理念,提出許多新穎而又嚴謹的藝術構想。

  瓦當姐姐將酒店的理念和文化的氛圍付諸與此,向着心中那個方向默默前行。“我的檐,你的家。”是瓦當姐姐所要傳達的理念!

  屋上飛檐與瓦當守候着漸已凝固的時光,檐·藝術酒店以不俗的藝術品位,將歲月輕輕折起,營造出一個讓人忘卻塵世的浮華與紛擾之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