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漳州11月21日電 (張金川 何凌霄 周穎)時值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第二十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簡稱兩岸“花博會”)正在福建省漳州市舉行,吸引衆多臺商臺農跨越海峽前來覓商機、洽合作、拓市場。

作爲大陸第一個冠以“海峽兩岸”的農業經貿盛會,兩岸“花博會”從1999年首辦至今已走過二十載光陰,“香飄海峽二十載,花開兩岸共雙贏”。

第二十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11月18日在漳州花博園開幕。 呂明 攝

“可以說,兩岸‘花博會’的舉辦開啓了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新篇章。”在漳州市農業局調研員林德泓看來,兩岸“花博會”的20年,是漳臺農業交流合作最活躍、最有成效的20年。

林德泓記得,第一屆兩岸“花博會”剛開幕時,只有3家臺企參加,帶來的也只有洋蘭等幾個展品。他說,經過兩岸“花博會”20年的帶動與發展,不僅兩岸花卉業、農業熱情相擁、蒸蒸日上,來漳州投資的臺商也早已由初期帶有試探性的個體零星投資,發展成爲多家企業抱團入駐、全產業鏈合作的新模式。

“花博會”已成爲面向海峽兩岸、輻射國內外的農業經貿盛會。 呂明 攝

官方統計數字顯示,截至目前,漳州市已累計批辦臺資農業項目1194個,合同利用臺資19.3億美元;引進臺灣農業良種1900多種,大面積推廣的已有100多種;引進臺灣先進農業加工設備近10000臺(套)、農業種養加工技術近1000項,均居大陸設區市首位。

在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創業的“80後”臺青蔡志陽,就是這場盛會的受益者。“初到漳州,園區鮮有知名度,而兩岸‘花博會’就成了園區對外交流合作、提升知名度的‘一扇窗’,且這扇窗就在‘家門口’。”

從臺灣來到漳州,蔡志陽創辦漳浦臺豐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現已從世界各地引進130多個花木瓜果新品種落戶他的生態農業園。他的生態農業示範基地也從原來的5畝擴大到70多畝,業務範圍從漳浦擴展到大陸多個省市。

花博園室外展區。 呂明 攝

“兩岸‘花博會’這扇窗給了果園發展的機會,現在的果園不僅能爲當地農戶提供更多的種植選擇,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又能推動農業產業創新。”蔡志陽說。

兩岸“花博會”20年,不僅助力兩岸經貿合作結碩果,也潛移默化地改變着當地人的生活。

“以前,房前屋後種花僅僅是爲了美化環境;如今,我‘種’出了幸福生活。”在漳州市漳浦縣官潯鎮溪坂村花農曾陸三眼裏,兩岸“花博會”舉辦時客商雲集,這不僅是結識客商的好機會,也是花卉園林苗木的銷售旺季。每年的兩岸“花博會”讓他獲得了許多新品種、新技術,也使他的花卉苗木產品遠銷全國十餘個省市。

“花博會”吸引當地民衆前來參觀。 呂明 攝

據組委會披露,歷屆兩岸“花博會”已累計吸引1.7萬多家企業參展,簽訂投資項目總額逾410億美元,簽訂購銷訂單超270億元人民幣。

漳州市長劉遠表示,兩岸“花博會”20年的發展歷程,是漳州改革開放、對臺先行先試的縮影,發展現代農業、推動綠色發展的縮影,大力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的縮影。(完)

【編輯:李雨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