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镇风光

在决定出国留学的时候,我告诉过自己,有一天我会翻过一座座高山,然后让所有人听到我的故事。在迈出国门那一刻,我就明白自己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异常艰辛的道路,然而异乡生活中的痛苦和迷茫、孤单和寂寞却远超我的想象。繁重的学业,陌生的文化,还有那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孤独感,对每个留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苦难,但也正是挑战这些苦难,让每位留学生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我曾经在大学研究口述历史,翻阅过很多材料,发现对新时期留学生生活的真实记录,少之又少。不管是每月定期往返于纽约和波士顿的室友,还是染着绿色头发参加摇滚乐队的中国女孩,都一度激起过自己整理一本在美留学生故事集的冲动。然而种种原因,想法始终没有付诸行动。直到朋友递给我了这本《新留学青年》,自己想做的事,已有人付诸行动,并跃然纸上,一时间心思百结。不光是自己不够果敢的怅然,更多的是,里面记录的一切,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在陌生国度所经历的一切。

中国城

你的孤独痛苦 并不特殊

在大众媒体的渲染下,对于留学生的一些光鲜亮丽的刻板印象和过度渲染的报道,早就占领了人们的认知领域。而廖元辛的《新留学青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公正客观的视角去了解留学生活,即让留学生口述他们的经历。书中的中国留学生,遍布北美,从繁华的大都市到偏远的乡村小镇,他们之中既有漂洋过海的北大才女,也有“镀金升值”的归国老板,当然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正在为未来奋斗的学生。如果你正在或曾经留学北美,那么从他们的身上,你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曾经生活的影子。不管是为了成绩学业,凌晨孤独的奋斗在图书馆或是实验室,还是饱受异地痛苦,经常奔波两座城市,又或者是失败之后无人倾诉的孤单,如此种种,都是那么熟悉又陌生——细节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每个人面对的孤独是相似的。你一定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共鸣,并从故事中找到战胜孤单抑郁,提升自我的方法。

纽约海滩

去陌生的世界 并不可怕

初到美国,像很多留学生一样,我在生活中闹过很多的笑话,无论是将“冰淇淋”英文的发音弄错,还是吃饭结账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都曾让我倍感挫败。更让人惶然的是,我在陌生环境中面对未知时的担心。(比如时不时敲门的传教者。)我们白天喜笑颜开地展示着自己适应良好,夜晚入睡前却又为自己的茫然无力辗转反侧。这种情绪不可说,也不知道说给谁。

当然这没有什么,因为时间总会让我接受一切,适应一切。因为陌生而来的恐惧,是最容易摆脱的,当未知成为可知,就没什么大不了了。《新留学青年》正是像变压器一样,通过一个个故事,让太平洋那一端的世界,离你越来越近,因为在一个个故事中你就知道了为什么号称民主灯塔的美国会有世界最大的信教人口,为什么倾诉感情在美国朋友看来是一种奇怪的行为。廖元辛就像《一千零一夜》中的山鲁佐德,用一个个故事为即将面对的异乡求学生活的人做好充足的准备。

华盛顿 新闻博物馆

作者廖元辛花了数年时间,游历北美,耗时耗力地记录下当代留学生在美的酸甜苦辣,生活百态。采访的对象他们或是为了博士学位埋头苦读,或是为了入籍美国四处奔波。但对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面对寂寞挫折又该何去何从,是宗教亦或是爱情;融入社会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痛苦;而那些最终选择归来的人,他们的决心和感悟又是什么。想了解这一代的留学青年亦或是想重温自己曾经的留学时光?读了这本书,你可能会哭,可能会笑,但你一定不会失望。

感谢元辛,让我明白了,即使没有翻过一座座高山,我们平凡人的故事依旧精彩。

马克

(2017年毕业于盖茨堡学院,口述历史专业。在校期间创办华人学生学者交流公众号,致力于帮助所有新留学生适应北美生活。

俞敏洪倾情推荐

豆瓣评分9.5

精确的记录新时期留学生活

《新留学青年》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

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硕士

“试说心语”沙龙主创

长篇小说《风雨潇潇》作者

前财新记者,化险集团(中国)助理分析师

关于《新留学青年》

这本书不是留学指南,也不是“金字塔尖”的成功人士的励志指导,只是一群新时代留学生的诉说,讲述光环和非议之外的真实留学生活,关注心理成长,探求留学的真正意义,告诉想要出去闯闯的人,你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