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浓缩的10句经典名言!读史使人明智,放大人生格局!

《三国志》为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语出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一本书读上一百次,自然而然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句话说明如果想取得进步,必须勤于思考,要有百度不厌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语出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学习时感到追不上别人,同时还会担心有所丧失。学习知识要珍惜光阴,精益求精,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学有所获。

三、克长后进,惠训不倦。语出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俊传》。努力提携后进,谆谆教诲而从不感到厌倦。教育学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只有诲人不倦,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不要认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话是刘备在去世前写给其子刘禅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小的善事做得多了,也可以成就大事;只要是“恶”的,即使是小的恶事也不要去做。小善积多了就能为民造福,而小恶积多了会使国家崩溃,人民遭殃。

五、救寒无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语出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抵御寒冷,最好的莫过于有分量的皮衣。制止他人诽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加强自己品德修养。

六、动则三思,虑而后行。语出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做事要多思考,考虑周全后再行动。正如韩愈所说:“行成于思毁于随。”

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出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鞠躬: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恭敬谨慎、不辞劳苦地贡献一切,直至生命结束。

八、建大业者不拘小节。语出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此言做大事的人要着眼于大处,眼光不能局限于小的细节方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善于“抓大放小”,关注主要矛盾。

九、矫枉过正,则巧伪滋生。语出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和洽传》裴松之注引孙盛语。矫,矫正。枉,曲、弯。则,那么、就。巧,奸巧。伪,假。纠正偏差过错太过分,那么反而会引发奸巧、虚伪的事情滋生。此言纠错过头会让人产生恐惧心理,因而促成了奸伪之心的萌生。意谓处事应该恰如其分,以适度为好。

十、揆古察今,深谋远虑。语出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揆,考察。考察古今的情势与经验,就能深谋远虑。此言考察古今对于决策深谋远虑的重要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