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就愛吉林” 可以訂閱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北區工程作爲龍嘉機場交通配套體系,結合機場規劃建設,將高鐵、機場進行互通銜接,方便旅客換乘,將機場打造成爲“零換乘、無縫隙”的城市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含過夜用房、地下停車樓、配套業務用房、設備用房以及新建地下通道等建設內容,建築面積約爲12.9萬平方米,目前,地下通道已於2018年10月28日與機場T2航站樓同步投入使用。

據瞭解,龍嘉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北區工程建設內容主要有:改造現有龍嘉高鐵站與T1航站樓連接的1號通道,新建2、3、4號通道及設備用房,項目建築總面積爲24491平方米,新建及改造通道總長度1165米,設置自動人行道24部,自動扶梯3部,電梯(直)3部,採光通風天井30個,地面出入口20處。

通道內設置人行自動步道 基礎設施高端完善

爲方便旅客出行,該項目在1、2、3號通道內都設置了雙向自動人行步道,體現了高品質的基礎設施,爲旅客出行提供便捷,真正打造了“零換乘、無縫隙”的城市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1、2、3、4號通道內皆配備了完善的通風、供暖、WIFI、LED等設施,讓旅客在行走中感受到旅行的快樂及回家的溫暖。LED信息屏的設置,完美詮釋了項目的樞紐之意,旅客在各個通道內都能及時有效的瞭解各個交通設置的信息,提供準確高效的交通指南,還可以兼併文化的傳播功能,跟隨時代步伐,瞭解時事動向。

下沉庭院通透明亮 採光、通風天窗相得益彰

機場地下2號通道是交通樞紐的核心通道,承擔着連接T1航站樓、T2航站樓、高鐵站及地下車庫的主要任務,由於通道長度較長,爲緩解旅客疲勞感,通道內增設整條側向的下沉庭院,內部設置休息區及綠色植物,在給通道帶來寬敞明亮感覺的同時又增添了一道四季如春的風景線。

通道內的採光和通風天窗成爲連接樞紐地下與地上部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多邊棱形玻璃幕牆折射出建築的線條美,整體上與機場的總平面佈置相得益彰,交相呼應。在空中亦或是航站樓大橋上俯視交通樞紐地上部分,佈局之美盡收眼底,建築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在通道內部,每隔一段距離便是採光天窗,天窗與外部的有效聯通消除了地下空間給人的壓抑之感,讓人心情頓然舒暢。

投入使用不到一個月 旅客好評如潮

“太敞亮了!”“這個自動人行步道太方便了,我們的機場也有北上廣一線城市大機場的感覺啦!”“之前從車站到機場的通道又冷又黑,跟現在簡直沒有可比性。”……地下通道自投入使用以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獲旅客點贊無數,好評如潮。

“通道的採光及通風天井採用玻璃幕牆,地面採用花崗岩,牆面採用象牙白鋁單板,頂棚採用灰色鋁錘片吊頂和象牙白鋁單板飾面,頂棚兩側採用LED暗層燈帶,明亮而不失暖意,整體效果與高鐵列車箱內的設計交相呼應。置身通道內,抬頭仰望是蔚藍的天空,駐足休息便是下沉庭院,讓人在匆忙的旅途中身心愉悅。”中建八局相關負責人說,城市設施建設,百姓說好纔是真的好。

打造城市地標性建築 提升龍嘉國際機場服務能力

據瞭解,待龍嘉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南區建成後,未來的機場交通樞紐將成爲集民航、高鐵、公路客運、軌道交通機場線、機場大巴、常規公交、社會車輛、出租車等多重交通換乘方式於一體的綜合換乘樞紐,真正實現不同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屆時,地上的酒店及旅遊集散中心,地下的車庫、換乘通道、配套商業、換乘大廳以及連接城鐵的空中廊道將完美結合。

此項目的建設致力於打造區域內城市地標性建築,有利於提升龍嘉國際機場的服務能力,展現長春市的城市建設與管理水平,促進航空運輸行業的發展與聚集程度,改善長春龍嘉機場、高鐵站旅客出行環境、提升出行品質,推動項目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優化居民生活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來源:新浪吉林

編輯:楊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