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4日,騰訊發佈了第三季度財報,這也是騰訊架構調整後的首份財報。財報顯示,騰訊第三季度營收806億元,同比增長24%,環比增長9%,營收高於804.1億元的市場預期;淨利(按非通用會計準則)197.1億元,同比增長15%,高於183.9億元的市場預期。本季度騰訊的廣告、數字內容、支付和雲服務業務增長迅猛,成爲騰訊的主要營收。網絡遊戲收入下降4%至258.13億元,但網遊依舊是騰訊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從股價來看,第三季度騰訊股價依舊下滑,與今年最高點每股475.72港元,市值一度衝破4.5萬億港元相比,11月14日收盤後騰訊股價下跌至每股272元,市值2.6萬億港元。

  中金公司:剔除小程序(考慮到短期內大規模變現可能性較小、且公衆號廣告新增收入部分來自小程序推廣,會造成重複計算),並加入雲業務估值,我們將目標價下調16%至365港元,較當前股價有34%的上行空間,對應37倍2018年和32倍2019年非通用準則市盈率,維持推薦評級。股價回撤至當前低位,雖然公司業務方面的短期陣痛仍將存在,但騰訊已在嘗試通過結構調整增強業務間協同效應,公司需加快速度,尤其考慮到當下核心業務遊戲的增速已出現明顯放緩。

  摩根大通:早前受到網絡遊戲的規管趨嚴影響,各大券商陸續下調對騰訊手遊業務的收入預測,騰訊股價持續受壓並跑輸大市。騰訊股價近月已反覆尋底,由6月高位最大累計跌幅42%,技術上出現超賣。

  摩根士丹利:騰訊在今年9月7日以每股平均價311.5454港元回購2.27萬股,爲4年來的首次回購,這次回購顯示其對長遠前景有信心。大摩稱,騰訊此次回購亦支持了該行的觀點,即集團股價今年1月以來調整約30%後,可能正在接近拐點。此外,亦留意到遊戲許可證審批流程最終會恢復,對監管的憂慮亦可能屬過度,且騰訊估值接近低谷,維持對騰訊的“增持”評級及目標價420港元。

  瑞銀:騰訊重組利其長遠發展,當中三大範疇有改善,包括整合了內容及分發、改善廣告系統及分析、更多聚焦於商業市場機遇,有助應對內容推送業務競爭對手勢頭強勁問題,並能助騰訊重新定位以應付雲及智能零售等的長遠發展機會。

  星展:雖然2018財年暫存在網絡遊戲的逆風因素,但維持騰訊的“買入”評級,因爲預期在2018至2020財年的盈利年複合增長率29%,主要得益於跨類型拓展遊戲組合的長期能力,以及增加微信時刻和小程序的在線廣告變現性。騰訊通過與京東和美團等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改善了微信的生態系統。預計其在線廣告市場份額將從2017年的11%增加到2020的15%,在線廣告收入將在2017至2020財年實現30%的複合年增長率。鑑於在線廣告的市場規模是網絡遊戲的兩倍,該行稱看到騰訊的長期潛力。

  圖說

  本月社融新增量超季節性回落,主因是表外融資繼續收縮和專項債增量減少。此外,直接融資也沒有明顯改善。人民幣貸款看似爲社融數據的唯一亮點。但從細拆貸款結構看,居民中長期貸款乏力,意味着未來房地產銷售增速和房價將承壓。企業貸款仍以票據爲主,意味着當前信用擴張仍面臨着困境。後續,一方面央行降息節奏可能加快,來解決“融資貴”的問題,另一方面,預計央行將通過宏觀審慎評估、多種工具和機制創新,紓解“融資難”問題,打破民企“債務違約-信貸融資難度加大-財務狀況惡化”的負向循環。——摘自國泰君安宏觀經濟研究報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