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刊財經 何豔

  風雲變幻,市道難料,衆多被拋棄多年的垃圾股,近期忽然又成了人見人愛的殼資源。衆多績差股心領神會,紛紛施展“保殼”大法。昔日妖股*ST上普也不甘人後,亮出保命大招,10月31日晚間,公司發佈公告,擬轉讓控股子公司股權。

  “保殼”愁苦未下眉頭,鉅額索賠又上心頭。近日,法院開庭審理*ST上普投資者訴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據悉,公司目前索賠金額或已累計超過4000萬元,一旦投資者勝訴,將使正處於“保殼”危局中的*ST上普再陷泥潭。

  *ST上普擬轉讓子公司股權

  *ST上普正處於“保殼”的關鍵時期。公司在連續兩年虧損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後,自2018年5月29日暫停上市。根據*ST上普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11億元,如果2018年*ST上普繼續虧損,將面臨退市風險。在此背景下,公司近期轉讓子公司股權的做法,被視爲“保殼”之舉。

  10月31日晚,*ST上普公告擬轉讓上海山崎電路板有限公司(簡稱山崎公司)73.2%的股權,轉讓完成後持有山崎公司5%的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尚需履行評估備案及相應的審批程序,本次轉讓是否生效存在不確定性,暫時還無法明確其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ST上普能否“保殼”也引發投資者高度關注,2018年11月3日,上證e互動平臺上,即有投資者提問,公司爲爭取恢復上市都做了哪些工作以及有什麼進展?對此,*ST上普方面回覆,爭取恢復上市的措施主要有:加大內部改革整合力度、調整人員結構;治理虧損企業;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加強應收款項催討工作;加強內部管理和內控體系建設、嚴控費用支出、降本增效;積極爭取大股東對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的支持。

  投資者索賠金額超過4000萬元

  儘管*ST上普使出渾身解數力求“保殼”,但公司還面臨來自投資者的鉅額索賠壓力。據公司2018年4月21日公告,關月廷等10名投資者向公司索賠合計949.66萬元;此外,公司2018年6月12日公告,餘智妹等75名投資者向公司索賠合計1929.62萬元及利息;2018年8月25日公司再次公告,靳建平等72名投資者向公司索賠合計1409.12萬元。目前索賠金額累計達到4288.41萬元。

  *ST上普投資者索賠案件正在進展中,對此,《紅週刊》將聯繫經驗豐富的律師事務所,對*ST上普進行起訴索賠。凡於2015年3月21日至2017年1月8日期間買入*ST上普,並在2017年1月19日之後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均可進行索賠。您只需將姓名、聯繫電話與交易記錄發送到[email protected]的郵箱,便可參加由《證券市場紅週刊》“民間維權”欄目組織的索賠預徵集活動,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廣大投資者在獲得賠償前,無需支付任何律師費用。考慮到*ST上普“保殼”方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受損股民宜及早索賠,抓緊時間主張自身權益。

  *ST上普遭遇投資者集體圍攻,是因其涉嫌虛增利潤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7年1月19日,*ST上普發佈了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公告,2018年3月20日,*ST上普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ST上普2014年度虛增營業收入4261.75萬元,虛增利潤總額998.4萬元,佔*ST上普2014年合併財務報表利潤總額1354.96萬元的73.68%。證監會決定,對*ST上普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40萬元罰款。

  *ST上普的違法行爲給投資者造成嚴重損失。據統計,2015年11月16日,*ST上普股價一度漲至64.6元,達到歷史最高位,此後,股價持續下跌,並於2017年3月下旬及2018年1月下旬開始,開啓斷崖式下跌,公司股價連續一字跌停,截至最新收盤日,股價跌至7.69元,自最高位下跌近90%。

  除了深陷上述危機,近期*ST上普還有其他麻煩事纏身。9月28日,*ST上普公告,公司因涉及訴訟,導致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部分資產被查封。*ST上普稱,公司近日收到《民事裁定書》,裁定:“凍結上海普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銀行存款2511.18萬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對於*ST上普相關事件進展,《紅週刊》將持續保持關注。

  (本文已刊發於2018年11月17日出版的《紅週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