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闪亮,都在等待银杏叶黄。

一夜秋风来到华西中学校园,徐徐的灿烂开始了每年一度的精彩时光。

这个叶比花美的季节,沉淀了百年名校的优雅和韵味,也打开了华西中学再次斑斓的繁华和千锤百炼的金色。

一座广场镶嵌在华美的校园里,跳跃着多少令人心疼的黄,追逐着多少令人神往的远方。

银杏广场是一年一度的主人,她接待了华西中学每一个回家的学子,收藏了许多少年最飘扬的记忆。

这个沉降式建筑,被粗大银杏树温暖包围,每到深秋,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世界就燃了,热闹得像一场盛大的朝圣。

这是华西中学的会客厅,这是每一个校友心中的麦加,回母校来会客厅坐坐,是一种仪式,牵动着每一个校友的归心。

朱清时来过,给孩子们分享“知识如何改变命运”。

吴敬琏来过,鼓励每一个孩子“从这里走向世界”。

李致来过,给孩子们讲述千年成都最老的故事。

这就是成都校园最美“第一会客厅”,就是成都校园最美门户。有她热情的滋味,更有她迎送天下学子的胸襟。20多棵银杏组成的4A级“网红”,用一种独一无二繁华,让百年名校灿烂如金!

这个季节的成都,银杏树随处可见,但成片的银杏林还真是屈指可数。

人们眼里,1棵参天大银杏,足以惊艳四周;10棵大银杏,就会一种风景;20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汇聚,那必定是“网红”。而且,人们根本想不到,在成都中小学校园里,居然有这样的存在。

直到遇到华西中学,站在银杏广场的正中央,看着满地的金黄,他们才惊喜万般:

区区120亩的校园也可以这样别有洞天。更罕见的是,这里的银杏非常多,足足有二十多棵。而且,每一棵都枝繁叶茂,每一棵都生命力旺盛,每一棵都经历了近20年的生长周期,都灿烂如金。

惊艳的风景像一个4A级“网红”,镶嵌在这所百年名校的心脏中央,光芒万丈。

人们兴致勃勃地来,意犹未尽地离开,留下这样的评价:“银杏,我只看华西中学的。叶子不卷,色泽亮丽,生命鲜活,正是最佳观赏时。”

黄得自信,艳得傲娇,像极了华西人的底气。

银杏广场中央,一老师举着一个单反,一拍一沉醉。这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最幸福的时刻,也是一个华西人最“抒怀”的时刻。

在他们眼里,不管是银杏,还是绿化,学校都是第一。其它学校,规模再大,修得再好,环境再漂亮,都没法和这个学校相提并论,多年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这是公认的。银杏为景,自带回声。每到深秋,神秘而美丽的世界燃了,热闹得像一场盛大的朝圣。

银杏广场打造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供学生们活动所用。它从2000年走来,遇到了2019年的深秋,近20年的厚积薄发,也注定了这场独一无二的惊艳。

不像其它社交广场那样耗时之久,耗费精力,也没有其它建筑的精心设计和历史悠久,这一方神秘而美妙的场域,却有着任何广场都好的舒适度和视觉效果。

它俨然一个天然的艺术厅,用特别的方式体现着成都创造,也用特别的方式书写着百年名校的辉煌。

沉降式的布局,为演说家量身打造

广场采用的是沉降式设计,四周是渐高舒适的台梯,中央是平坦宽广的展示区。这样的设计,视野开拓,舞台宽广,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四方来客。

最可贵的,还是四季变化的背景和让人舒心的空气。在这里参加活动,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心情舒畅,心广神怡。

发声就有回声,自带扩音效果

银广场修建后,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功能,就是自带扩音。

“老华西”杜老说:偌大的广场,人只要往中间一站,就像一个演讲家。这个演讲家只要一开口,声音不仅不受干扰,还可以自动扩大。而且,效果堪比扩音器。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师生们在广场上搞活动,就算没有话筒,也不觉得声音小。

这就是广场的“神秘”之处。

曾经,有老师为了弄清缘由,还专门从物理学的角度做了测试。恰巧的是,各项检测结果真的就和相关知识吻合。也就是说,这个“神奇”的现象是可以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的。

这让华西师生津津乐道,更让人对华西人的睿智深深折服。不过,在杜老看来,这可能只是一个机缘巧合,“因为当初修建时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在里面。随着银杏树叶越长越茂密,回音壁的效果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喷雾开启,就是一片人间仙境

随着银杏走红,越来越多的师生开始关注这里,学校也在广场设计了喷雾。

每到银杏金黄的时候,学校就会把喷雾打开,让人们在烟雾袅绕的广场里欣赏银杏,仿佛仙境一般。

回母校,来“会客厅”坐坐,这是一种仪式,牵动着每一个华西校友的归心。

被20多棵参天大银杏包围,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这里都让人震撼。

因此,学校把很多接待活动都搬到了这里。慢慢的,银杏广场也成了名副其实“会客厅”。

这是华西中学的会客厅,也是每一个校友心中的麦加。对每一个华西校友而言,回到母校,来会客厅坐坐是一种仪式,牵动着他们的归心。

从这里走向世界

2008年,华西中学迎来了100岁的生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认知科学专家陈霖,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3人以学生身份回到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他们走到银杏广场,看着郁郁葱葱的银杏,满脸的感叹和欣慰。在学术厅,3名院士还为新老校友开设精彩讲座,勉励学生们奋发向上,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为母校争光。

睿智和良知兼备的智者吴敬琏,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2014年9月30日,杰出校友吴敬琏回到华西中学。在银杏广场,他为学弟学妹们讲述“华西老故事”,讲座的题目就叫“从这里走向世界”。

“从这里走向世界”,也是一位杰出校友对母校中肯的评价。如今,学校把这几个字深深地刻在了广场的正中央,用一种精神的力量鼓励着华西学子继续奔跑。

一个真正走进巴金心灵的人李致,著名作家,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巴金文学院顾问、巴金研究所顾问。

讲座中,吴敬琏老先生提到的中学同窗“李致”,正是巴金老先生的侄儿,也是华西中学的杰出校友,他也曾回到华西中学,在银杏广场留影。

朱清时在银杏广场朱清时(1946年2月),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任校长(1998年-2008年)。

2017年,朱清时第三次回到迁建后的母校——华西中学,在美丽的银杏广场,他们给“小学弟”“小学妹”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中,他充满感慨地说:“中学生活对我影响至深,当年十三中(华西中学)有一批非常好的老师,我在初中时更喜欢的是文学、诗歌,但是在上高中后,高中有三位老师让我开始喜欢数学,并且保持着喜欢的劲头儿。”

那年,当他听到学校正在申报国家级重点中学时说到:“中国教育正在大变革,一所学校要办好,需要一批好的老师,需要一个好的办学氛围。我相信,华西中学一定会在大变革的中国教育中再度辉煌。”

如今,学校已成功进阶国重。华西中学,正如朱老先生所言,正在大变革中崛起!

银杏诗会,美丽的沉醉。

银杏广场是一年一度的主人,她宽广的胸襟接待了每一个回家的学子,收藏了许多少年最飘扬的记忆,还用盛装为深秋的校园镶上一片诗意的沉醉。

众多诗情画意中,最令人沉醉的还是银杏诗会。

一首首,一幕幕,一帧帧。朗朗诗歌,在银杏林萦绕,声声入耳,经久不息。

五岳归来不看山,华西归来不看叶。

这个最诗情画意的艺术展演厅,正用她燃烧的金黄点燃古典诗歌的热情。抛起黄叶的一瞬间,再严肃的人也疯得像小孩。这一片金灿灿的黄,有魔力!

摄影爱好者慕名来了,他们带着相机,用镜头记录银杏的美;

毕业生也喜欢在这个季节回校,在银杏广场拍婚纱照;

其它学校的老师,不管是外出学习还是培训,一听是到华西中学,立马变得激动又兴奋。因为他们真的想到传说中的华西中学,一睹银杏雨的风采。

最幸福的,还是华西中学的师生,他们不用驾车去清水河,也不用在忙碌的周末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就在校园里,就能欣赏成片成片的银杏林。

“名副其实,美得让人窒息。”这是很多人的观后感,也是很多人到此之后的正常画风。

据说,有些人来到这里,只要站在金灿灿的广场中央,画风就开始变了!

TRAVEL●

有人看到金灿灿的银杏林,开心得像发现宝了一样;

还有人原本一身严肃,但是一到这里,在捧起黄叶的那一刹那,也会疯得像小孩。

还有一些人,说好一起去看银杏雨,却在双手摊开的一瞬间,接下一手的银杏叶。

随后一阵咯吱笑,傻傻的,纯纯的,像着了魔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