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价值投资】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与价值投资

“开聊八点半,与开兴开聊私募行业话题”

开兴:大家好,我是金斧子创始人CEO张开兴,《开聊八点半》又与大家见面了,每周聊一个热点话题,花几分钟时间学习一个小知识。

照例送大家一句金斧子今日签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这句话讲的是继秦始皇之后历代帝王以及王公贵族,都呈现出一片痴迷长生不老药的现象,可都求而不得。尤其是秦始皇,残暴统治之下,连秦朝都早早灭亡,其实从价值投资的视角去看这些历史现象会更有意思

小卓:今天这个主题很有趣,第一反应就是秦始皇与价值投资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秦始皇留下千古功绩的同时也因为追求长生不老而闻名于世,当年曾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前往东海寻求长生不老药,结果最终当然是没有找到。

开兴:是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这整个历史事件中的细节所反映出的人性。

如果把“寻找长生不老药”当成一个投资项目的。首先,秦始皇肯定会投资这个项目,说明这个投资者过度自信,相信自己战胜自然规律。就像2015年,很多投资者疯狂涌入一些靠炒作题材、股价疯涨的妖股一样。

然后秦始皇派遣的徐福从东海返回之后,声称神仙对进贡的礼物不满意,要走了三千童男童女和工匠,秦始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结果徐福一去不复返。在投资市场也是如此啊,在这种信息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者总是迷信各种内幕消息、小道八卦,而不重视基本面,造成了投资亏损。

在徐福之后呢,秦始皇又任用了两位儒生帮忙寻找长生不老药,二人不愿效忠于他溜了,然后秦始皇就干出了焚书坑儒这样的事。我们的很多投资者其实也是如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事实上,长周期来看,大类资产之间的轮动、行业轮动、风格轮动是很正常的事情,投资者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味回避配置某类资产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收益表现。

小卓:听起来确实如此,所以说历史和投资最能够反映人性。秦始皇一心痴迷于追求长生不老,最终只活了不到50岁,再反观价值投资派的大家们,巴菲特今年88岁,芒格今年94岁,他们却能长寿,这是为什么呢?

开兴:我们知道投资就是一场修行,要求投资者去理解顺应宇宙的规律,不断锻炼自己的心性。这些规律包括时间定律、二八定律、因果定律,掌握这些定律能够帮助我们甄别筛选出真正值得投资的标的。反而不懂规律肯定是要吃大亏的,哪有长生不老这种规律?哪会只有只涨不跌的价格呢?

首先时间定律,好的投资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在保守的投资者看来,投资很简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把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时间定律其实讲的就是复利的力量,比如巴菲特,年化收益率19.6%,看起来似乎不太高,但是能够重复投资几十年,创造出的收益就非常惊人了。

二八定律挺好理解的,比方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产品,20%的人掌握着 80%的财富等。其实就是教会我们如何抓住问题的关键、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如何集中有限的精力。从2017年开始的二八分化、一九分化、马太效应、头部效应都是这个规律的延伸。

小卓:所以在投资过程中,理解人性的同时顺应这些规律是好投资、善投资的必要条件,那么投资是对人生的修行,投资者该如何去做呢?

开兴:稻盛和夫曾经说过一句话,在这送给所有潜心学习投资的投资者,你们的修行会有回报的。“人不论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小卓:那是不是可以理解这种灵魂的修炼、心性的锻炼,就是巴菲特、芒格这样的价值投资大师长寿的秘诀?

开兴:当然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股神巴菲特曾以740亿美元身家(福布斯数据)位居世界首富榜第二名,但他现在依然保持着非常朴素克制的生活习惯。早餐不超过3元钱,喜欢吃雪糕、冰淇淋。住的房子,还是他1958年买的,只花了3.15万美元,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

所以,一个人的投资态度其实与他的人生价值观是息息相关的。懂得克制自我欲望,保持朴素的生活态度,才能穿越周期波动,真正成为时间的朋友,成为长寿之人。真正能做到宁静致远,个人状态和自然达到一个非常和谐的相处。

巴菲特曾有过总结,他说“投资人最重要的特质不是智力而是性格!”,足以见得心性对人的重要性,对心性的锻炼和修行才是对自我的投资,效果要远好于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

小卓:明白,那感谢开兴今天的话题分享。也感谢各位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