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住房商品化之後,房價就成爲了人們關注越來越多的地方,尤其是2008年以後,一路高漲的房價更是讓無數人“驚慌失措”,然而就在11月18日財新峯會上談及到房價走勢時,SOHO中國的董事長潘石屹一句話又引起了“轟動”。探討下一個階段我國的經濟市場方向和對當前經濟局勢的看法。

潘石屹稱,目前我國房地產的總市值有多個數字,有的人說是200萬億人民幣,有的人說是300萬億人民幣,有的人說是400萬億人民幣,最高的一個說到470萬億人民幣,但據最新查到的數據顯示,房子的總市值達到了65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歐盟加上日本三個地方的總數。

潘石屹還稱,這65萬億美元的數字也是一個怪嚇人的數字,與之相比,我國國有資產總值爲66.5萬億人民幣,所以到底是房價高了呢?還是國有資產少了呢?還是有泡沫呢?這我不知道,要自己判斷。

從潘石屹的話中提到了兩個數字,一個是房子的總市值65萬億美元,一個是我國國有資產總值爲66.5萬億人民幣,房子的總產值超過了國有資產總值近6倍。

有專家預測,只要未來不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房價下跌是大概率事件。首先從人口數量、年齡結構、城鎮化率等因素來看,人口高速增長支撐住房剛需同步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住房剛需增長的基礎動力已經明顯式微,房子已經不是如今年輕人的“第一追求”,而且“二胎接盤俠”們還未長成,所以房價的下行週期會持續一段時間。

其次,從居民負債率來看。據數據顯示,我國居民總負債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從2008年的31%上升到79%。超高的負債率已經不能支撐居民的住宅購買慾望,房價進入下降週期是必然的事情。

最後,從政策上面來看。限購政策和屢次上調的首付款比例,還有不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也是房價上漲的“鎮靜劑”,嚴厲的制約了“投資性”購房需求。在這種情形下,房價進入下行週期只是時間問題。

再來回顧潘石屹的一番言論,老潘透露出來的信息無非就是當前我國的經濟結構有些失衡,房地產佔整個經濟的比重太大,泡沫化嚴重。據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的數據表明,房產已經成爲中國家庭最主要的資產配置,佔到總量的70%左右,貿然戳破泡沫只會讓更多的家庭承擔風險。

所以,我們就只能盼着房價緩緩回落,在下個上漲週期來之前降回人們能承擔的範圍就好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