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和房產”是當前比較熱門和敏感的話題。對待房價,無非就這麼兩類人,一部分人盼望房價漲,也有一部分人盼望房價跌。很多人雖然很喜歡討論樓市話題,但不會去深究一些媒體報道出來的數據。時不時出來幾組與房產有關的駭人數據,讓希望房價漲的人驚出一身冷汗,讓盼望房價跌的人奔走相告。

比如說比較流行的這些言論:“中國住房夠40億人居住”、“人均住房已達1.1套”,甚至還有名人說“中國未來8年房價如蔥”等等。這兩天媒體上比較火的數據“中國房產總市值已達65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歐盟和日本房產總市值之和(60萬億美元),但股票市值(6萬億美元)只有這三個經濟體的十分之一”,於是乎,引發了一些羣體的聲討,“中國房地產泡沫太嚴重了”、“房價那麼高,收入還那麼低,這不是泡沫是什麼?”。

我們暫且不談中國房地產有無泡沫,本着科學的精神和對大家負責的態度,我們來看看這個數據的來源:

1.房產市值數據來源五花八門,主要四個數據。張大偉認爲中國房產市值超過100萬億美元,說僅這10年時間建設了30多億平米城鎮住宅,這些都位於城市的核心位置,所以僅這項房產市值超過100萬億人民幣;恒大研究院任澤平團隊說中國房產總市值有300萬億人民幣,摺合美元43萬億;這兩天,潘石屹披露一個數據則把中國房價泡沫推上風口浪尖,他認爲中國房產市值達到65萬億美元;而鏈家董事長左暉則認爲,中國房產總市值僅29萬億美元。

2.潘石屹沒有說明數據來源,但有媒體給算了一筆賬。從2017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人均住房面積來看,城市人均住房面積36.6平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45.8平米,總體人均住房面積40.8平方米,全國新建商品房均價大約8000元/平米,全國總人口13.9億。這樣算下來,40.8平米/人*13.9億人*8000元/平米=450.3萬億人民幣=65萬億美元,這個數據跟潘的數據剛好吻合了。

對於中國住房到底有多少套,價值到底多少,目前沒有一個權威的數據來說明,但潘石屹“65萬億美元房產總市值”漏洞百出

筆者曾找過相關比較靠譜數據進行綜合推測過。單就潘石屹披露的數據來看,有明顯問題。比如說數據中包含農村住房面積和農村人口,農村住房價格顯然達不到8000元/平米,顯然是被平均了。僅就這一項撇除,按照我們目前城市化率58.5%計算,農村房產市值:13.9億人*41.5%*45.8平米*1000元=26.4萬億人民幣=3.8萬億美元。相比潘石屹對農村房產估值:13.9億人*41.5%*45.8平米*8000元=211.2萬億人民幣=30.4萬億美元,足足少了26.6萬億美元。當然,城市中的住房市值還有水分,比如說根本就沒達到人均40平米,即使官方給出的城市人均住房數據也只有36.6平米。所以這麼一算下來,中國住房市值遠沒有65萬億美元。

那中國住房總市值到底是多少?下面數據倒是有一定參考性

房產專家R某某之前曾測算過一組數據,官方公佈的中國城鎮住房總量約220億平米,其中97年之後竣工的住房不足100億平米,非商品住宅包括拆遷、自建房、非成套住宅等,所有房子全部算上,按照2017年全國新建商品房8600元/平米計算。總共算下來,全國城鎮住房市值在200億人民幣左右,摺合成美元28.8萬億美元。

另外,針對網上流傳的“65億美元房產市值”,鏈家董事長左暉則予以了回覆,認爲數據非常荒謬。他認爲,利用中位數算法,美國中位數房價24.68萬美元,住宅總套數爲1.1億套,美國住房總市值27萬億美元。而中國2017年新房套均85萬元人民幣,二手房套均130萬元人民幣,中國城市住宅總套數大概在2.1億套到2.2億套之間,總市值大概200億元人民幣,摺合成美元29萬億元。這個數據與R某某數據基本一致。

爲什麼對於中國房價泡沫數據真實性,沒有人去質疑呢?事實上,隨着經濟發展,我們的住房市值還會呈現上升

1.面對高企的房價,寧願相信數據是真的。因爲現在的房價對一些人來說,確實太高了,買不起房啊,怎麼辦呢?他們希望房價數據是有巨大泡沫的,這樣的話,是泡沫終究會破滅,房價降下來之後,他們就可以買得起房子了。但現實不會因經不起推敲數據所發生改變,只是擔心我們一味的沉浸在虛假的數據中而出現幻覺。

2.股場失意,尋找心理平衡。這些年,我們的股市確實對不起參與者。一些人把買房的錢放入股市後,全款變成了首付,首付變成了月供。我們往往也可以發現,對樓市看空的往往是股市專家,他們認爲是房市吸走了股市的錢,所以股市不行了。所以,最近網上流傳出來的“中國住房市值、股票市值與美歐日對比” 圖,也就不難理解了。

3.相比發達國家,我們的人均住房市值還比較低,這與我們收入有關係。按照美國住房市值、中國住房市值分別爲27萬億美元和29萬億美元,美國和中國人口分別爲3.25億和13.9億計算,美國人均住房市值8.3萬美元,中國人均住房市值2.1萬美元,差距達四倍。這主要是由於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決定。長期來看,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們的住房市值還會有一個向上抬升過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