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身體稍有不舒服,咳嗽流鼻水,就自行服用感冒藥或止痛藥,但根據最新研究,多重使用這些藥物的熱,除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抗膽礆副作用,還合併不少後遺症,包括容易骨折,失智機率更是其他同年齡的4至7倍。

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是於日前發表“累積性抗膽礆負荷對於長者認知功能之影響”,分析12萬名65歲以上民衆健保資料,結果有以上發現。

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陳亮恭向《元氣網》表示,多重用藥老年人在急診、住院、骨折等機率上明顯高於同年齡老年人,在失智風險上更是高達四至七倍,年紀越大,失智風險越高。

主要原因是抗膽礆能藥物作用於中樞神經,如果長期服用,將影響乙烯膽礆等神經傳導物質,影響認知功能;抗膽礆能藥物最常用於治療感冒(抗組織胺)、鎮定安眠、肌肉鬆弛,以及鎮熱止痛等藥物,這項調查也發現,三成以上老年人經常服用上述藥物。

如果服用藥物後,覺得昏沉,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就代表藥物內含抗膽礆能成分,中樞神經受到抗膽礆作用,務必要求醫師換藥,減少副作用,降低日後失智風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