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在我国大约有400万患者,是患者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的瓣膜因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或创伤等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

该病仅次于冠心病,起病较为隐匿,危害极大,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瓣膜将进一步受损,长此以往会引起急性肺水肿、房颤、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患者轻则丧失劳动力,重则心力衰竭而亡。患有心脏瓣膜病,有手术指征的一定要及早治疗,有两大微创优势技术:

(1)心脏瓣膜病胸腔镜下微创 ——不开胸手术的典范即无需开胸,只在胸壁上打3个1.5cm的小孔,将医用微摄像头深入患者体内,医生看着电视胸腔镜观察器官和病灶,利用特制的微创手术器械就能为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或修补。又称为“钥匙孔”心脏手术。该手术具有不开胸、微创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减少并发症等突出优势。

瓣膜病胸腔镜微创技术包括:

3D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及置换术

3D胸腔镜下三尖瓣成形及置换术

3D胸腔镜下主动脉瓣成形及置换术

适应于:

各种类型二尖瓣病变:主要包括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等;

各种类型的三尖瓣病变:主要包括三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等;

各种类型的主动脉瓣病变:主要包括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脱垂,关闭不全等;

(2)“小切口”取代“大蜈蚣”——小切口下瓣膜手术小切口微创技术是在患者的胸口开5~6厘米的小口,以此来实现瓣膜病的微创治疗。分胸骨正中小切口和右前胸小切口下瓣膜手术两种。不仅在直观上缩小了切口范围,而且不伤及胸骨,创伤小,恢复快,疤痕较小,迎合了人们对于美观的追求。

瓣膜病小切口微创技术包括:

胸骨正中小切口下瓣膜成形及置换术

胸骨正中小切口下瓣膜成形及置换术是小切口微创手术的一种,不仅在直观上缩小了切口范围,符合人们尤其是女性朋友对美观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减少手术创伤对身体的伤害,降低患者的手术和体外循环风险,为患者顺利恢复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该切口可进行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的置换操作。

右前胸小切口下瓣膜手术

常适用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手术,但是对于病情复杂患者,或肥胖及扁平胸的成年人,一定要根据病情及医生的意见慎重选择。手术大概需要多少钱?

瓣膜病机械瓣置换手术,换一个瓣膜的话,治疗费用大概是8到10万块钱,当然了,有医保的话,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的。但各个地方的实际报销比例会有不同,以当地规定比例为准,自费的药品和自费的医用材料除外。

目前对育龄期女性、60岁以上患者等使用生物瓣的话,费用相对比较贵一点,而且根据使用不同的生物瓣膜(包括猪瓣膜、牛心包瓣膜等及同种异物生物瓣膜)可能治疗费用相差也是比较大的。

当然,不同的手术方式费用也略有不同,胸腔镜下微创瓣膜置换手术的费用相对贵1万左右。但该手术创伤小,恢复较快,缩短了住院时间。

对于晚期的病人可能来治疗时心功能比较差,比如肺肝肾这些脏器受到很大损伤了,这样手术治疗以后晚期恢复的费用也是比较昂贵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术后需要用比较长时间的比较昂贵的抗生素,这样也会增加一些额外的费用。高额的治疗费用,往往令贫困家庭陷入困境

因为瓣膜的功能异常属于机械故障,药物治疗只能临时缓解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通过手术方式解除瓣膜的狭窄或者返流才可能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

而手术治疗费用动辄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对那些贫困家庭来说,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令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特别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等多种瓣膜联合病变的患者,常常认为治不起、没法治,一拖再拖病情愈加严重。目前这些病患接受适当的治疗者不足一半。

长期的胸闷胸痛、心慌心悸,上不了两层楼就得停下来歇,什么都不做也呼吸困难…让瓣膜病患者难以过上正常的生活,治疗也显得更加迫切。为了减轻瓣膜病患者的压力,让更多患者摆脱疾病困扰,恢复正常生活,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携手专项基金惠民援助瓣膜病,为贫困患者(提供贫困证明)提供5000~30000元的手术费用救助减免。

申请流程:

1、提前与定点救助医院工作人员联系申请名额;

2、来院由医生根据检查报告及贫困证明再次审核救助资质。

如果您正在寻求帮助,或者您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可以拨打救助申请热线:1 8 6 1 6 3 6 9 3 8 1。最后提醒:对于心脏超声检查提示瓣膜有狭窄、返流、关闭不全等单个或多个病变的严重瓣膜病来说,重要的就是及时干预、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