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17日,俄羅斯舉行了"雷霆"2019戰略核力量演習。這是俄軍年度性戰略首長司令部演習,總統普京擔任總指揮。演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模擬核實戰,展現其應對新挑戰,在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中憑戰略核力量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信念。

普京親自指揮2019“秋季核戰爭” 背後意圖不言自明

普京在國家防務指揮中心領導"雷霆-2019"演習

演習流程

俄羅斯通常在每年的秋季舉行戰略核力量演習,同時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以此結束6-10月夏季的戰鬥戰役訓練。因此,該演習也被有些媒體稱爲"秋季核戰爭"。不過偶爾也會在春季進行,這時就變成了"春季核戰爭"。有時俄國家高層領導也參加演習。俄羅斯總統有核手提箱,裏面裝有複雜的指揮通信設備。

由於俄羅斯早已停止核試驗,因此進行戰略核力量演習時,戰略導彈不配備核戰鬥部。

俄羅斯戰略核力量演習的主要流程大致相同,即世界局勢進入緊張時期,在某一個戰略方向開始了劇烈的非核衝突。首先總指揮部開始"在地圖上"進行推演,部隊轉入"全面"戰備狀態並開入發射場。之後可能實施運用戰術核武器的各種方案,包括海基巡航導彈的運用方案,進行迎擊、警告性打擊、還擊等一系列行動。此後,"敵方"對俄戰略核力量進行首輪打擊,俄對敵方實施迎擊或者還擊-迎擊。司令部還可以演練事件的進一步發展,包括補充偵察,打擊生存下來的力量等。

普京親自指揮2019“秋季核戰爭” 背後意圖不言自明

SS-25"白楊"導彈在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試射

規模大近實戰

作爲戰略核力量演習,"雷霆"2019具有層級高、規模大和近實戰的特點。

層級高,普京總統任總指揮

在指揮體制層面,指揮部設於莫斯科國家防務指揮中心下轄的戰略核力量指揮中心。總統普京爲最高指揮官和所有打擊行動的最終決策者;國防部長紹伊古爲演習總導演,負責指揮主要兵力和協調地方強力部門;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爲演習直接組織者,負責將總統的命令傳達到最末端的戰略導彈發射裝置。2019年10月17日,在戰略核力量指揮中心,普京總統指導下完成了導彈發射任務。

規模大,不僅戰略核力量參演

在規模上,"雷霆"2019演習不同於往年的戰略核力量演習,參演的不只有戰略核力量,還有戰術核力量以及導彈襲擊預警系統、防空系統和指揮機構的非核遏制力量。參演部隊有戰略火箭軍,遠程航空兵和軍事運輸航空司令部,以及西部、南部、中央、東部軍區和北方艦隊,總人數達到1.2萬名。演習地點囊括俄國防部、戰略火箭軍和空天軍的發射場和靶場,在巴倫支、波羅的海、黑海、鄂霍次克和裏海的海上訓練場。參演的軍事裝備有戰略火箭兵的213部導彈發射裝置,含5架戰略轟炸機、直升機和無人機在內共105架飛機,5艘戰略核潛艇和15艘水面艦艇,以及310件軍事和特種技術裝備。

近實戰,模擬核戰爭全流程

普京親自指揮2019“秋季核戰爭” 背後意圖不言自明

在巴倫支海的"卡累利阿"號戰略核潛艇

"雷霆"2019的重要課目就是核打擊流程的演練,這也是爲什麼俄稱其爲"戰略首長司令部演習"。10月17日,戰略火箭軍從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發射了SS-29"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準確命中了位於堪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北方艦隊D-4級戰略核潛艇"卡累利阿"號位於巴倫支海,在水下55米深處、航速6.5節條件下,成功發射SS-N-23"藍天"潛射彈道導彈。太平洋艦隊D-3級戰略核潛艇"梁贊"號在鄂霍茨克海成功發射SS-N-18"魟魚"潛射彈道導彈。兩枚導彈準確命中了庫拉靶場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州奇查靶場的目標。除陸基和海基戰略導彈外,圖-95MS戰略轟炸機在科米共和國和堪察加半島上空完成了16次空基巡航導彈發射,全部命中在片博伊和庫拉靶場上的地面目標。"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導彈部隊在南部和東部軍區完成了陸基巡航導彈的實彈發射。

普京親自指揮2019“秋季核戰爭” 背後意圖不言自明

在"雷霆-2019"演習發射陸基巡航導彈

針對美國軍演

俄羅斯舉行"雷霆"2019戰略核力量演習有多重考量。

檢驗戰備水平,應對面臨挑戰

近年,俄羅斯面臨的戰略安全態勢日趨複雜。美國2017年度的"環球雷霆"具備明顯的政治背景,演習的潛在對手選擇了俄羅斯。緊隨演習之後,美國同年12月就發佈了新版《核態勢審議報告》,提出在遭受俄羅斯的核打擊以及非核戰略打擊時,美國會展開核反擊。報告警告俄羅斯稱,即使是有限的首先使用核打擊,不但不會讓俄羅斯達成自己的目的,還會讓俄羅斯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俄羅斯專家認爲,"雷霆"2019戰略核力量演習是對美國"環球雷霆"年度性大規模戰略核力量演習的回應。

普京親自指揮2019“秋季核戰爭” 背後意圖不言自明

戰略火箭兵發射"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

除"環球雷霆"戰略核力量演習外,北約也舉行年度核打擊演習"堅定正午"(Steadfast noon)。2017年10月18日,"堅定正午"在德國和比利時舉行。2019年10月19日,這一演習再次在德國舉行。演習的主要內容是使用飛機運送戰術核武器。德國空軍第33戰術航空聯隊參演,該聯隊配備"狂風"戰鬥機,是德國空軍唯一能夠使用核武器的飛行作戰部隊。美國在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荷蘭和土耳其的6個空軍基地,部署有約200枚B-61核炸彈。2018年到6月3日-15日,在俄羅斯鄰國拉脫維亞,進行了美國主導的北約年度軍演"軍刀打擊"(Saber Strike),參與國家包括英、法、德、義、荷蘭與波蘭等共19個國家。在黑海,美國海軍特遣隊也很活躍。

根據俄軍公佈的信息,其99%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裝備處於戰備狀態,96%可立即發射;所擁有的1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具備"在任何水域實施打擊的能力"。通過此類演習,俄軍全面檢驗覈力量的戰備狀態,保持提升戰略核威懾力,展示俄羅斯有能力應對面臨的任何威脅和侵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