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養育出的民間藝術家

書畫篆刻名家張誠一潛心藝術創業,培養書畫人才千餘人

水母網10月16日訊( YMG記者滕新書攝影報道)雖然參軍外出過,生在農村的他退伍後又回到農村生活,卻沒有像普通人那樣靠農業爲生,而是成爲一位靠藝術謀生的藝術家,他就是57歲的張誠一,如今在萊山區林家疃講學、創作,享受着田園生活。

軍營在他心中播下藝術的種子

今年57歲的張誠一出生在牟平區王格莊鎮張家河村,原名張可剛,他的父親當年參軍復員後回到家鄉做了瓦工。受父親的影響,1980年,張誠一也參軍入伍,當過三年兵。“從閉塞的農村走進軍營,不僅讓我開了眼界,更讓我接觸了書法,看到了書法的美感,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張誠一告訴記者,爲此,他在參軍期間有了一個與戰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在繁忙的軍事訓練之餘舞文弄字,練毛筆字、刻篆字印章、寫新聞稿,還學習照相、武術等。當年,部隊拉練訓練他總是帶着書具,走到哪裏學到哪裏。“在濟南當兵時,我還利用星期天到山東師範大學和濟南工藝雕刻廠,求教於蔣維崧教授和陳左璜先生,跟他們學習書法、篆刻藝術。”張誠一說,部隊到濰坊地區拉練訓練時,他欣聞當地有一位篆刻名家郭子宣先生,就想方設法利用週末找到了濰坊市博物館,向他求教。1981年春節期間,張誠一參加了當時部隊官兵的書畫篆刻比賽,經省書畫專家層層篩選,他榮獲了篆刻三等獎。“從那時起,我的書法篆刻特長得到部隊領導重視,所投篆刻稿件《奮發向上》和《勤于思考》 兩方印章又被濟南軍區《前衛報》和《前衛通訊》刊登,當時部隊領導和戰友們很多都找我刻印。”張誠一告訴記者,在學習書法和篆刻的同時,他還到濟南照相器材商店買了一臺牡丹相機,向戰友們學習照相技術。“照相技術成爲我退役後一個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謀生手段。”他說。

初回農村靠給人照相爲生

1983年1月,張誠一退伍後回到了家鄉牟平。“當時農村雖然開始改革了,但還是很落後,我家裏也很窮,自己一如既往地沉迷於文化藝術中也就與社會格格不入,甚至招來冷嘲熱諷。”張誠一說,就連曾在初中教過他的張玉明老師也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你現在退役回到農村和其他人一樣,只是個窮農民。在農村一般25歲還成不了材這輩子就算完了,我看,你就別空想什麼當藝術家啦,還是老實幹好農活吧。”

老師的直言忠告像一盆冷水把張誠一心頭的滿腔熱情澆滅了。他心裏鬱悶,以至於積鬱成疾,身染感冒,在村裏衛生所打針喫藥,一病就是二十多天。幸虧他當瓦工的父親收了一個徒弟叫柳堯平,柳堯平的父親是個土郎中,得知他的病情後,讓他父親上山刨了些金銀根藥材燒水給他喝,這才治癒瞭如今看來微不足道的感冒。“當時我也在想,身在農村,家境貧寒,也沒有親朋好友幫助找個工作,生活舉步維艱,何談藝術?”張誠一說,雖然如此,但他身體康復後還是拿着幹木工活掙的10元錢到照相館買了膠捲,開始走村串戶爲人照相。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農民們思想守舊,家裏的自留地還沒有靠種植果樹發家致富,大多數人家裏仍然很貧窮,沒有幾個人捨得花錢照相。張誠一成天四處奔波流淚流汗,收入依然很低,但他還是堅持了三年。

家鄉土地給了他創作靈感

“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內心深處仍然沒有放下書法、篆刻藝術。”張誠一告訴記者,回到家鄉後,張玉明老師雖然開始不贊成他搞藝術,但一有機會就會舉薦他。爲此,他的幾方篆刻作品在家鄉牟平榮獲展覽一等獎,隨後又在團縣委舉辦的展覽中獲了一等獎。“這兩次獲獎給了我極大的精神鼓勵。”他說,緊接着,他又得到了牟平縣文化局副局長王書良和文化館館長都本良、王學田、汪汝峯老師的指引,費盡周折到龍口向書法篆刻家王衍槐、山之南先生求教,書法篆刻水平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到了1985年,家鄉的農民在自留地種植果樹等經濟作物收入提高,張誠一興奮之餘靈感來襲,刻下了《煙臺人民在前進》發表在《煙臺日報》 上。“當時《煙臺日報》 的美術編輯王成喜老師給予我很大的支持鼓勵,讓我信心倍增。”張誠一說,之後,他又接連在《煙臺日報》《煙臺廣播電視報》《煙臺科技信息報》 上發表了許多篆刻作品。在汪汝峯等師友的幫助、鼓勵下,張誠一從1993年開始在膠東大地遊走,走上了生活與藝術相結合的“以藝養藝”之路,他還自費到洛陽、菏澤、淄博、濰坊等地考察學習,參加了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創作班。不久,他的事蹟被《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了,在國際國內都引起了關注。“那時候,我的篆刻作品還登上了《中國文化報》,又在俄羅斯、法國、泰國、韓國等國展覽,還有不少藝術機構來函聘請我加入協會,擔任副主席、名譽院長等職。”他說。

老來與女兒開辦少兒培訓班

“古人云,‘字是門頭書是屋’,字代表一個人的臉面,寫得一手好字往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據心理學家實驗發現,少兒早期通過繪畫教育所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可以把智商整體提高30%,繪畫可以達到養性開慧之良好效果。”張誠一告訴記者,有了前期的藝術修養基礎,1995年,他搬到萊山區林家疃開始了文化創業之路,2013年又開始與女兒開辦藝術培訓班。“我與女兒張彥反覆商討後達成共識:書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幅好畫會受益終生,中小學生學習書畫尤爲重要。”張誠一說,爲普及藝術教育、滿足學生和家長需求,他們父女二人共同創辦了萊山區誠一美術工作室和萊山區俊翔書畫創作工作室,內設國學教育與少兒書畫作文培訓班。

“少兒書畫培訓班注重讓學生樂中學、趣中習。我們毫不保留地向學生們傳授書畫篆刻技法,指導他們深入經典、紮實訓練,經常與駐地部隊協商聯合舉辦夏令營等各種活動,讓學生們從豐富多彩的自然活動中得到啓發。”張誠一說,他們的培訓班至今培養書畫人才千餘人,孩子們即使畢業後見了他還親切地叫他張爺爺,當地人提到他的名字都很敬佩。

“即使在辦班教學時我也沒有中斷自己的創作。從1990年至今,我刻的建築標識牌達萬塊以上,在兩塊三米高的巨石上刻的《弟子規》千餘字尤其被人稱道。”張誠一自豪地告訴記者,2016年9月,中央電視臺面向全國徵集100位書畫篆刻名家進行實地採訪,他也入選了,他們的作品已在電視臺播出後結集出版。

如今,張誠一在萊山區林家疃潛心藝術創業,享受田園生活,大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