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王朝中最尊贵的女人,不管生活幸福还是不幸福,吃穿用度上必须是最好的,丝毫不能马虎。必须体现身份等级,代表着王朝的一种符号。说一句俗话,不管幸与不幸,也得“倒驴不倒架”。

现在有实物留下的凤冠,屈指可数。2013年,隋炀帝墓考古出土了萧皇后凤冠,质地是铜鎏金“花树”和水滴造型装饰组成,可惜锈蚀严重。最后,是以仿制方式再现其华丽璀璨。

在故宫珍宝馆中明清两朝凤冠并列争辉,夺人眼目。

明万历帝定陵的发掘出土了万历帝两位皇后的四顶凤冠(正宫孝端显皇后王氏和追封皇后孝靖王皇后,每人两顶)。这四顶凤冠分别入藏了故宫博物院(一顶、)、国家博物馆(一顶)和定陵博物馆(两顶)。

万历的正宫皇后做了万历48年的皇后,与世无争,无宠无子;追封的王氏,万历与她并无感情,只是临时起意的一夜情。万历一生都希望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而不能,就把不满全部变态地发泄在太子和尤其是太子之母身上。闭锁了她的宫殿,不许母子相见。就连最后,都是太子砸开门锁冲进去和母亲见了最后一面。这女人早就哭瞎了眼睛,用最后的力气是摸着儿子的脸去了。

王氏的追封和迁葬由她的孙子完成。她终于拥有了明代女人的顶级行头。

不管她们生前的生活怎样,这四顶凤冠都极尽了奢华之能事,都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孝端皇后凤冠:三龙两凤,凤冠以髹漆细竹丝编制,通体饰翠鸟羽毛点翠的如意云片,通体饰珠宝,冠口沿镶嵌红宝石组成的花朵一周。冠后部饰六扇珍珠、宝石制成的“博鬓”,呈扇形左右分开。(放在台面上的部分)

凤冠中间同样通过点翠工艺制作的云状纹饰,以宝石和串珠组成的花卉状纹饰。

18朵以珍珠、宝石所制的梅花环绕其间。在明朝,上至皇室,下至一般贵族,使用宝石作为装饰时,会保留原本的形状来镶嵌,从不打磨。不知道这是工艺水平欠缺所致,还是明朝人爱惜宝石,崇尚天然。但结果是,宝石的不同形状让凤冠整体上更加不呆板,更灵动。

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

凤为翠鸟羽毛粘贴而成,也就是颇为残忍的点翠工艺,相传要在翠鸟活着的时候把毛取下来,因为翠鸟死后毛就没那么鲜艳了。

冠顶部等距排列金丝编制的金龙3条,其中左右两条口衔珠宝流苏。

与大明的凤冠相比,清朝的看似简单朴素,但实际上用到的珠宝和工艺也不相上下。

在故宫珍宝馆展出是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它通高30cm,口径23cm,冠为圆式,帽檐上仰,貂皮为地,覆以朱纬。之所以用貂皮,是因为貂毛(产于辽东及俄罗斯乌兰海,东北三省之北部等,价格昂贵)轻柔而保暖,故此冠又称暖帽。

看上去简单,但此朝冠使用猫睛石12块、东珠88颗、珍珠516颗,以及青金石、珊瑚等珍贵材料,结合精美的金累丝镶嵌技艺制成,看上去异常繁复,熠熠耀目。

与明代皇后的凤冠相比,最大区别在于清代皇后的朝冠上有冠顶。冠顶以三只金累丝凤叠压,顶尖镶大东珠一颗,每层之间贯东珠各一颗,凤头、翅、尾部均饰珍珠,背部各嵌猫睛石一块。

朱纬周围缀累丝金凤七只,其上饰猫睛石各一块,东珠各九颗,尾饰珍珠。

东珠属于淡水珠,色白而透明度较差,普遍不及南海之珠光莹,但因产于满族龙兴之地的黑龙江、松花江等流域,且产量极少,因而在清代受到特别尊崇,定为皇室服饰制度中代表品秩至高者所用的珠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