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文物不能揚我國威?這三件文物出土之後,件件都打臉日本人

文 | 韋爵爺

每個國家都是有歷史的,只不過不是每個國家都像中國有寫史的好習慣,拿日本、韓國、越南這些國家來說,他們要想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就需要翻閱中國的史書纔行。除了史書以外,文物也是最真實的歷史記載,這不中國出土了三件文物,日本不不淡定了,因爲這跟日本某些方面的歷史有關係。

據瞭解,日本曾在隋唐時期安排了很多人到華學習,從這之後也有慢慢的開始了學着記歷史,但是之前的歷史則是一片空白。不過日本很驕傲,不承認自己曾在歷史上多次臣服,並且總說中國發明的某些東西說是自己發明的,這種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事情,我們就不舉例了。不過下面這三件文物的出土,某些人可能就要被啪啪打臉了,不得不說文物同樣可以揚我國威哦!

第一:滇王之印

1784年,有個叫秀治和喜平的兩位農民在幹活時發現了這件漢委奴國王金印,被日本視爲是一等一的國寶。只是這件文物剛出土的時候,日本是不承認的,日本的考古專家說這是僞造的,因爲上面用中國字寫着“漢委奴國王”這些字。如果說這件文物是真的,那就是說中國跟日本的關係不是從南北朝時期開始的,而是早在東漢光武帝時期,日本就已經臣服了中國。

那麼日本後來爲何又承認了呢?原因是1956年,中國雲南出土了一枚漢代時期“滇國國王”的“滇王之印”,此 文物上的字體跟手法和漢委奴國王金印上的字很像,最終專家推斷出這兩件文物是出自一人之手,也證實日本就是曾臣服於漢天子。

第二件:降將禰軍墓誌

我們知道,日本這個名字是唐朝時東瀛使者向武則天求來的,但是在2012年,考古專家在西安發現唐代百濟降將禰軍的墓誌時有另一個發現,因爲墓誌上有“日本”國名的記錄,將“日本”兩字的出現,提到了唐代第三位皇帝的李治時期,早了大約56年,改寫了日本國名的起源。

第三件:漆木屐

木屐可以說是日本人相當驕傲的東西,總覺得這是自己祖先發明的東西,直到現在也繼承的很好。只是這歷史在1984年就變了,當年中國發掘了“朱然墓”,此墓中當然也出土了很多文物,許多文物都被列爲禁止出境的文物,其中有一件就是兩千年前的“漆木屐”,漆木屐的出土也擊碎了日本人的謊言,改寫了“木屐”的起源歷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