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運動引起的肌肉損傷(EIMD)對有氧和無氧騎行表現方面的影響,9名優秀的自行車運動員(30.8±6.4年,騎行經驗8.4±5.6年)5次到實驗室訪問,在第一次訪問時,他們在功率自行車上進行了最大增量測試,以確定VO2max (55.2±4.9 毫升/千克/分鐘)和最大有氧能力(Pmax);327.0±28.5 W)。在第二次訪問(對照)時,他們以最大有氧能力的60%處騎行5分鐘,以最大有氧能力的70%處騎行5分鐘,5分鐘的時間測試和溫蓋特測試,在第三次訪問時,運動員進行10組10個反運動跳躍,來產生運動引起的肌肉損傷(EIMD),運動員在跳躍後30分鐘、48小時(第四次)和96小時(第五次)重複第二次測試(對照),EIMD (3.8 vs. 3.1)後48小時內,自我感覺疲勞程度增加Pmax的60%,主要在96小時後,通氣和呼吸交換率增加到Pmax的 60%(最高分別是4.3 L$min21和0.04,)和Pmax的70%(最高分別是5.4 L$min21和0.05),氧氣、二氧化碳、心率在亞極量運動和時間測試中沒有顯著性差異,在溫蓋特測試中也沒有差異,總之,EIMD對優秀的自行車運動員的總效率和有氧和無氧表現沒有影響。然而,儘管力量訓練有助於提高自行車運動員的成績,但教練必須在力量訓練後的幾天內保持謹慎,因爲在訓練或比賽中,EIMD可能會改變維持給定的亞極量強度的觀念。

關鍵詞:效率,自行車運動,知覺消耗,計時測試、溫蓋特測驗

前 言

在文獻中有可能觀察到研究者們對發展精確的績效評估方法的極大興趣,主要是對能夠改善訓練的形式的興趣。最近的一些科學證據表明,抗阻訓練可以提高騎行的表現。分析力量訓練(長達12周)對自行車運動員的影響,一些研究人員觀察到,在40分鐘(32分鐘)和4公里(10公里)的計時試驗中,效率(36分鐘)、到達疲勞的時間(10、36分鐘)和平均功率都有顯著提高,然而,在高強度或長時間的體育活動之後,有可能發生由運動引起的肌肉損傷(EIMD),特別是在那些涉及到離心肌肉活動起主要作用。因此,研究不同類型運動的功能是很重要的,因爲力量和爆發力訓練導致的肌肉損傷會造成各種損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EIMD對有氧運動中耗氧量(VO2)的影響。儘管一些研究發現運動後的有氧運動能力下降會導致肌肉損傷,但在EIMD條件下,其他研究並沒有發現明顯的差異,根據Twist和Eston的說法,這個矛盾是由於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如誘導肌肉損傷的方式,參與者的技術水平,以及對有氧變量的測試方法。此外,利用模擬時間試驗來評估有氧運動表現。這些都被認爲是一種更合適、更可靠的耐力測試方法。顯然,在EIMD的影響下,在時間測試中的表現似乎受到了損害。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觀察到自我感覺疲勞指數(RPE)是穩定的,這表明測試者用同樣的努力,但卻是在最低強度。通過分析EIMD無氧表現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在現場測試和跳躍中產生能量的能力下降,同樣的,在功率自行車、實驗室測試中,包括溫蓋特試驗。然而,有證據表明,在肌肉損傷誘導後的24-120小時內,EIMD並沒有降低溫蓋特的表現。因此,EIMD對有氧/無氧性能的影響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是否有害。

研究證實了肌肉損傷對跑步效率(RE)的影響,但沒有顯示非跑步者的減少。然而,在訓練過的受試者(鐵人三項運動員和跑步運動員)中,可以觀察到RE的損傷。此外,當分析非騎自行車者的效率時,肌肉損傷的存在也沒有差異。與跑步不同的是,文獻中沒有關於訓練優秀的自行車手進行這種測量的研究。考慮到肌肉收縮的自行車有不同的運行特徵(主要是向心,低體重指數的影響,低週期長度縮短)的存在,而抗阻訓練對循環效率有積極影響,有必要知道EIMD可以損害效率,因此,表現在優秀的騎自行車的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EIMD對訓練後自行車運動員的總有效率、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表現的影響。

方法

實驗方法

參與者去實驗室訪問5次,收集數據。在第一次訪問中,我們進行了人體測量(身體質量,身高,身體組成),然後,受試者進行了一個增量功率自行車測試。在第二次來訪時(對照),參與者按照固定的順序執行以下程序:(a)識別肌肉損傷標記物(b)亞極量運動(c) 5分鐘時間試驗(d)溫蓋特試驗。第一次和第二次訪問以及第二次和第三次訪問之間的時間是2至7天。

一旦EIMD標誌物從運動後立即達到10天后的峯值,我們安排重新測試,以強度損失(即刻)和肌肉痠痛(2天后)的峯值相匹配,也與相同的48小時的相關前期研究進行匹配。此外,爲了繼續調查,我們在肌肉損傷運動4天后又進行了一次複測。因此,在第3次回到實驗室時,受試者進行了肌肉損傷運動,30分鐘後,他們重複了同樣的控制程序。在第4次和第5次訪問期間(分別在48小時和96小時之後),參與者再次執行相同的控制程序。因此,每個參與者作爲自己的對照,並將其表現與之前的個人表現進行比較,認爲肌肉損傷運動後的時間是唯一的1個自變量。

考慮到每個參與者被多次觀察,並將其與自己的表現進行比較,即他們作爲自己的控制,本研究的設計可以定義爲一個時間序列研究。

參與者被要求在第一次訪問前的48小時內以及整個實驗過程中不做任何劇烈運動,每天喝2.5升水,每天睡6到8個小時,避免服用止痛藥、非甾體類消炎藥、咖啡因和酒精。他們還被要求在進入實驗室前至少3小時喫一頓便餐。所有參與者在第一次來訪的同時進行測試,環境條件(溫度和相對溼度)相似。圖1顯示了數據收集過程的示意圖設計

受試者

這項研究有9位訓練有素的男性自行車運動員(+SD年齡 30.8±6.4歲(年齡範圍:24-43歲),身高178+ 4釐米,體重81.1±4.6公斤,和身體脂肪16.0 6 3.9),每週訓練量大於6小時(平均 = 8.9±2.9)和2年以上的練習時間(平均=8.4±5.6)。研究都是在淡季進行。受試者被告知研究的風險和好處,然後書面同意參與。這項研究由聖卡塔琳娜聯邦大學人類研究倫理委員會批准,編號爲1124/10。

實驗方案

評估最大輸出功率

最大輸出功率(Pmax)通過在功率自行車(Lode Medical Technology, Gronin- gen,荷蘭)上執行的遞增方案進行評估。測試開始時,初始負荷爲100 W,每3分鐘增加30 W,無節奏,直到意志衰竭。Pmax由Kuipers等提出的等式確定肌肉損傷標記:遲發性肌肉痠痛。每個受試者通過以下肌肉羣的觸診確定了肌肉腹部延遲發作的肌肉痠痛(DOMS):臀大肌、股四頭肌、膕繩肌、小腿和脛骨前肌,這些肌肉羣都處於放鬆狀態,同時也確定了在靜止狀態下900蹲姿下的肌肉痠痛感。疼痛的主觀感覺被單獨評分,並由受試者在視覺模擬量表中表示。這是一條10釐米長的線,沒有編號,起始端代表沒有疼痛,尾端代表非常疼痛。這些數值是通過測量被測者所指示的點與線的起點之間的距離而得到的。這一技術此前已被其他研究人員成功使用和報道。

峯值等長膝伸肌力矩測量

單側測量膝關節伸肌的最大自主性收縮,只測量右腿,而不考慮受術者的靈敏性。受試者坐在椅子上,髖關節置於900角度和膝關節屈曲在600 (00與充分膝伸直相對應),被要求在儀器的槓桿頭儘可能用力地推動,放置在上方的脛骨內踝。它連接到一個傳感器(Primax model BTS),該傳感器(測量拉力/壓縮能力爲2000牛,並連接到Miotec採集系統(Miotool 200/400 USB,巴西)。他們被要求做最多的努力3次,每次5秒,兩次嘗試之間有2分鐘的休息時間。在練習過程中口頭鼓勵參與者。用測力計記錄肢體的質量,計算力矩峯值。在每3次試驗中,記錄產生的最大力並轉換爲力矩。統計分析採用Miograph 2.0軟件中第2秒達到穩定時的最高分,轉換爲文本,Matlab 2009進行分析。

圖1所示。數據收集的示意圖設計,按組和年表分開,其中T (T)表示與肌肉損傷運動相關的時間。

表1:參與者的生理和代謝數據

(VO2=相對的最大攝氧量;Absolute VO2=絕對的最大攝氧量;HRpeak=峯值心率;Phmax=峯值功率;60%HRpeak=第一次亞極量運動的強度,相當於60%的峯值功率;70%HRpeak=第二次亞極量運動的強度,相當於70%的峯值功率)

亞極量訓練方案和5分鐘計時賽。對於亞極量方案,參與者以雙曲模式騎行,負載分別爲Pmax的60和70,每次5分鐘,從Pmax的60開始。在每個工作負荷的最後一分鐘,分別記錄V O2、二氧化碳排放量(VCO2)、分鐘通氣率(VE)、呼吸交換率(RER)、心率(HR)和RPE。每個受試者都被要求在5分鐘內保持在增量測試中使用的平均速度。血乳酸在靜置、即刻、以及每次負載亞最大值3分鐘後,用檢測器(YSI 2700)分析從肝素化毛細血管(25 ml)中提取的毛細血管樣本,並使用肝素化毛細血管檢測器(YSI 2700; YSI, Inc, Yellow Springs, OH, USA)。在兩次試驗之間,參與者坐着5分鐘,要求在這段時間內進行輕負荷運動(50 - 70瓦)。

在5分鐘的恢復期之後,參與者被要求進行5分鐘的計時賽。在開始測試時,參與者被要求在5分鐘內完成儘可能多的距離,使用呈線性模式的測力計(隨着節奏的增加而增加工作效率)。這個持續時間是根據類似研究中使用的方案來選擇的。在5分鐘的時間內不斷記錄功率和節奏。計算了平均功率(Wmean)、平均節奏和覆蓋距離。此外,每分鐘收集一次RPE,運動後0、3和9分鐘從耳垂(25ml)的毛細血管中收集血乳酸。

評估攝氧量並測定最大攝氧量

使用氣體分析系統(COSMED QUARK PFT Ergo)在次最大運動和計時試驗期間持續收集過期空氣和HR科斯特德(COSMED, Pavona di Albano,羅馬,意大利)。在每次測試前,氧氣(O2)和二氧化碳(CO2)分析系統使用環境空氣和已知O2和CO2的氣體,按照製造商的說明進行校準。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通過呼出氣體的呼吸測量VO2。隨後,將數據減少到15秒的平均值,並將VO2max作爲對照實驗中得到的最高的15秒平均值。

溫蓋特測試

溫蓋特測試在5分鐘的測試後10分鐘開始。受試者被要求在一個扭矩係數(阻力)下儘可能快地蹬車,這個扭矩係數(阻力)等於0.75 N m$kg21。受試者被口頭鼓勵在30秒的測試中保持儘可能高的節奏。採用軟軟件踏板力測量(Lode Medical Technology, Groningen,荷蘭)計算峯值功率(PpeakWin)、平均功率(Pmean- Win)和疲勞指數(FI)。

肌肉損傷訓練

在第三次訪問中,參與者進行了10組最大的自發性垂直跳躍,每組之間間隔1分鐘的恢復期。測試者被要求在每次跳躍中儘可能地跳高。在練習過程中,參與者將手放在臀部,蹲着直到在開始和結束的時候,每次跳躍之間,膝蓋的角度接近900。反覆的和強烈的拉伸縮短循環被認爲會引起明顯的肌肉損傷,類似的方案在早期的研究中被成功地使用。

統計分析

所有的測試都是隨着時間變化與控制措施進行比較。爲了驗證樣本的正態性,我們採用Shapiro-Wilk檢驗,然後使用Tukey s後設檢驗的單向重複測量方差分析(ANOVA)來分析樣本的行爲肌肉損傷標記(延遲性肌肉痠痛和等長峯力矩),以及在亞極量運動中所獲得變量(VO2, VCO2, VE, HR, RER, RPE, 和在最後一分鐘和3分鐘後的乳酸),在5分鐘的時間試驗(距離、平均功率和節奏、RPE和血乳酸0後,3日和9分鐘)和在溫蓋特測試(PpeakWin、PmeanWin和FI)。當發現Cohen的效應大小(置信限)有顯著性差異,數據顯示爲平均±SD。Shapiro-Wilk和ANOVA檢驗的顯著性水平爲p ≤ 0.05,效應量及其置信限的置信水平爲90。統計科恩的的閾值分別爲:

表1展示了本研究參與者、優秀的自行車運動員的生理和代謝數據。在對照組的計時賽中,我們獲得了VO2max(絕對和相對)和HRpeak,而Pmax (60 Pmax)和Pmax (70 Pmax)與亞極量運動強度相關的,平均節奏是從增量測試開始直到衰竭。

肌肉損傷標記物

100個垂直跳躍對誘導肌肉損傷有效,促進了兩種肌肉損傷標誌物的顯著差異。事實上,在肌肉損傷運動後48小時內,四頭肌的肌肉痠痛感明顯增加(對照組與48小時後比較:0.2 ±0.2 vs. 5.6±2.7;SE: 20.18[13.97 -26.41]),膕繩肌(對照組與48小時後比較:0.2 ±0.2 vs. 2.1 ±2.7;SE: 9.91[1.69 -18.13]),小腿(對照組與48小時後比較:0.1 ±0.1 vs 1.8 2.1;SE: 17.96[4.66 -31.26]),深蹲(對照組與48小時後比較:0.6 ±1.3 vs 5.2 ±2.9;SE: ± 3.15[1.98 -4.32])與對照情況比較(圖2)。

與其他測量情況(對照:212.2 ±38.3 N. m;30分鐘;:202.1±6 1.0 N m;96小時:201.0 ±47.3 N m)相比,肌肉損傷誘導後48小時內等長膝伸肌峯力矩較低;與對照組(對照組與48小時後比較;:212.2± 38.3 vs 183.2 ± 55.9;SE:-0..67[-1.18-0.17])相比,損失達到13.66%)(圖3)。

亞極量運動

表2和表3分別顯示了在有EIMD和無EIMD的情況下,在Pmax爲60和70時進行的練習中獲得的變量。在Pmax60時進行的運動中,30分鐘後VE顯著增加(對照組與30分鐘後:68.800±5.581與72.929 ±7.985;SE: 0.67[0.34 -0.99])和96小時(對照組與96小時後比較:68.800±5.581 vs 73.114 ±6.083;SE: 0.70 [0.37 -1.03]);48小時後的RER(對照組與48小時比較:0.84± 0.04 vs 0.88 ± 0.03)SE: 0.93[0.53 -1.33]和96小時(對照組與96小時後比較:0.84±0.04 vs.0.88 ±0.03:SE;0.98[0.54-1.41];在96小時後的VCO2(對照組與96小時後比較:2.719±197 vs.2.832±164:SE:.52[0.15-0.88]。

當以70%的Pmax強度訓練,我們發現在30分鐘後VE明顯增加,(對照組與30分鐘後比較:80.085±5.650 VS.85.461±7.328;SE:0.86[0.60-1.12]H和96小(對照組與96小時後:80.085±5.650 VS.84.139±7.684;SE:0.65[0.17-0.12];30分鐘後的REP(對照組與30分鐘後:0.85±0.03 VS.0.88±0.02;SE:0.82[0.32-1.33],48小時後(對照組與48小時後:0.85±0.03 VS.0.89±0.03;SE:01.00[0.55-0.45],96小時後(對照組與96小時後比較:0.85±0.03 VS.0.90±0.04;SE:1.12[0.58-1.67];心率[La]最後的時刻,30分鐘後[La]3´循環(心率-對照VS0分鐘後:147.3±7.2 VS.152.8±6.0;SE:0.68[0.19-1.18]; [La] 最後的時刻-對照 VS.96小時後:2.44±0.62 VS.3.12±0.85;SE:0.98[0.15-1.82]; [La]3´循環(對照組與30分鐘後:1.72±0.86 VS.2.58±0.75;SE:0.87[0.37-1.38])

(VO2=相對的氧攝入量;絕對VO2=絕對的氧攝入量;VCO2=二氧化碳輸出量;VE=每分通氣量;HR=心率;REP=呼吸變化速率;[La]final minute=在訓練的最後一分鐘的血乳酸濃度;[La]3’循環=在訓練最後的3分鐘後血乳酸濃度;與對照組比較P≤0.05)

在兩種條件下48小時,以60%和70%的Pmax亞極量運動的最後一分鐘RPE得到增加,但僅僅只有單一對照,當以60%的Pmax強度訓練(對照組與48小時後比較:3.0±0.8 VS.3.8±1.2;SE:0.88(0.32-1.44)(圖4)

(在不同的訓練強度下(60%和70%的峯值功率輸出)自我感覺疲勞分級x時間圖與對照組比較,p≤0.05;)

5分鐘計時測試

即使有EIMD的存在,當對照組與其他情況比較時,我們發現知覺、生理和代謝變量沒有顯著性差異,此外,與有氧表現相關的變量在計時測試中(距離、平均運動時間和平均節奏沒有顯著性差異。數據如圖表4所示。

(RPE1´,2´,3´,4´和5´=在計時測試中自我感覺疲勞分級分別在第一到第五分鐘的值;[La]循環0´,3´,5´=在計時測試中血乳酸濃度分別在0,3,9分鐘的值;Wmean=在5分鐘計時測試中的平均功率)

溫蓋特測試

在溫蓋特測試(PeakWin,PmeanWin,and FI)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值在對照組30分鐘後,48分鐘後,96小時的條件下沒有差異(表5)

(PpeakWin=最大功率;PmeanWin=平均功率;FI=疲勞指數)

討 論

觀察到的肌肉痠痛(在股四頭肌、膕繩肌、小腿和深蹲中)在增加,同時等速膝伸肌峯力矩的恢復表明,所選擇的漸進訓練在誘導肌肉損傷方面時有效的,特別是在運動後的4小時內。本研究結果與其他採用漸進訓練誘導肌肉痠痛的結果一致,也與其他誘導肌肉損傷的方法一致考慮其餘變量,30分鐘後的血乳酸濃度僅與對照組比較有差異,30分鐘跳躍後高血乳酸濃可以解釋爲跳躍後 的不完全恢復。這種訓練模式不僅會增加HR,VO2,血乳酸,在劇烈運動30分鐘後,血乳酸濃度不會恢復到靜息水平。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是,在60%和70%的Pmax負荷下,即使是在EIND達到峯值時總有效率(與氧氣相關)在實驗中沒有改變。我們可以發現伴有肌肉損傷的有氧和無氧表現也沒有改變,實際上,這些結果與其他與功率自行車相關的研究的結果一致。僅一項研究與功率自行車相關的,很少有與跑臺相關的研究證實在持續負荷測試中伴有肌肉損傷存在的條件下發現氧氣的變化亞極量運動中主要依賴於Ⅰ型肌纖維,此外,與Ⅰ型肌纖維相比,先前的研究證實Ⅱ型肌纖維更易在最大離心訓練中產生病變,因此,在遞增訓練中Ⅰ型肌纖維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在亞極量運動中,保持正常的肌肉募集模式,代謝功能被用來評估總效率雖然在亞極量運動中以60%的Pmax進行VO2沒有差異,但是觀察到VE(在30分鐘後和96小時後),RPE(在4小時後),VCO2(在96小時後),RER(在48小時後和96小時後)有顯著性差異通氣控制涉及與中樞活動和傳入反饋相關的複雜的機制,但還未被完全理解。然而,通氣似乎對疼痛刺激反應有所增加,由離心訓練(在這項研究中被觀察)引起的局部肌肉疼痛,可能對通風刺激有作用已經有人提出,由於運動肌肉血管內和周圍的傳入纖維束Ⅲ和Ⅳ參與調節呼吸反應。離心訓練後血管擴張可引起纖維放電,從而增加通氣。因此,對周圍血管和肌肉血管事件的神經監測可以部分解釋觀察到的VE反應。Hotta等認爲神經因子的變化不僅改變了呼吸反應,也改變了強度的產生。離心運動後,爲了達到一定的亞極量強度,可能需要對運動單元進行更大的激活。同樣地,當離心訓練後產生特定的力量時,更大的自覺用力程度就會被報告。與這些結果相一致的是,在以60%的Pmax訓練時,本研究的受試者報告處更高的RPE值。Black和Dobson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受試者在肌肉誘導損傷48小時後以VO2max的60%運動一次,而REP是唯一一個隨着EIMD的出現而發生改變的變量。同樣地,在70%Pmax下進行的運動中攝氧量沒有差異。在這種強度下,30分鐘後EIMD(VE,HR,和血乳酸濃度子在運動的最後一分鐘和恢復的第三分鐘)有變化,然而在48小時後僅REP是不同的,在96小時後只有REP和VE是不同的。在計時測試中,與受試者表現(運動的距離、平均時間、平均節奏)相關的任何變量都沒有顯著性差異。這項結果不同與其他分析了EIMD在時間測試中或訓練過程中的嚴重部位的研究。此外,除了Burt和Twist外,這些演技觀察到運動後48小時內形成的RPE增加,導致本研究無法觀察到肌肉損傷,然而,這些研究之間的比較變得困難,考慮到每分鐘分析的方法差異很大,沒有顯著性差異。

在對照組和其他的情況之間的任何一個分析變量(VO2、HR、VE,絕對氧氣和平均功率都存在明顯差異,Twist和Eston對這段時間內的RPE逐分鐘進行了評估。研究發現,肌肉損傷前後沒有差異,這一發現證實了我們的結果。相比之下,Burt和Twist也進行了分段時間的計時賽分析,他們發現在EIMD中,在計時持續時間(5分鐘的前9分鐘內)力量下降了60%。研究之間的差異可能與一些方法的特點有關,比如時間測試的持續時間(5VS5分鐘)和受試者的水平(訓練有素的自行車運動員和大學生)Davies等認爲,與疲勞相關的的中樞和外周因素的複雜相互作用對於確定一個受試者的表現非常重要。然而,儘管參與者決定參加鍛鍊時一種有意識的行爲,它是建立在自我平衡控制的潛意識系統之上,感知練習中發生的變化。最後,由於他們是經過訓練的有經驗的自行車運動員,能夠快速的適應不利的條件,所以運動單位募集是維持計時賽成績的重要原因。在本研究中,基於Ppeakwin Pmeanwin 和FI 變量de 厭氧表現分析沒有顯示出顯著性差異,這些結果與文獻中的結果相反。當研究EIMD的影響時,即使是有相同的溫蓋特測試,其他研究人員發現在場地進行測試、跳躍動作和在功率自行車進行實驗室測試力量也有下降。然而,這項研究結果是類似於Nottle和Nosaka,他們發現在溫蓋特測試中僅僅只有在訓練造成肌肉損傷的30分鐘內有差異(在那種情況下,下坡跑步),但是在損傷誘導後的24-120小時內沒有觀察到表現下降。 有趣的是,在Ppeak和Pmean win中沒有發現有差異,但是在等長膝伸肌峯力矩發現差異,(p≤0.05),至少可以部分地用兩個實驗的運動學特性來解釋。本研究採用的力評估方案是針對膝關節伸肌的,相比之下,在溫蓋特測試中,不僅膝關節伸肌,而且膝關節屈肌和髖關節和踝關節伸肌和屈肌都能產生機械能,因此在本研究中,只有股四頭肌參與了力量和爆發力測試,肌肉在延遲性肌肉痠痛測量上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體驗EIMD後,在執行自行車動作和和不同的運動募集策略中,其他的肌肉貢獻較大的作用,可以解釋Ppeak和Pmean win變量中觀察到的變量非減少。 

此外,已有研究證明,在離心運動中,與等速力量相比,產生的等長力量降低的更大,這可能是由於彈性性能的儲存和釋放。最後,考慮到在離心訓練中,伴有運動的訓練更小,恢復更快,離心訓練對爆發力的影響可能不會影響溫蓋特表現。溫蓋特測試是在亞極量運動和計時測試中(可能還有疲勞的測試者)之後進行的,這一事實不應該是導致結果差異的原因。文獻中有證據表明,在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後,從30分鐘到4小時的神經肌肉活動受限,直至精疲力竭。然而,這種損傷是與收縮的類型和速度有關,而高速向心運動(就像溫蓋特測試中那樣)直到精疲力竭纔會隨着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改變。

此外,這個測試時在實驗室中進行的,觀察到,在溫蓋特測試中,特別是在有氧運動直到精疲力竭纔有變化(未發表的數據)。

實際應用

由於它們的好處,一些作者建議他們在運動項目中加入力量訓練,儘管力量訓練有助於提高自行車自行車運動員的成績,但教練必須在力量訓練後的幾天保持謹慎。考慮到騎車騎車過程中,RPE與疼痛有關,決定有意識地維持運動,即使是基於有意識自我平衡地系統控制,EIMD在訓練中或長時間活動和比賽中都可能改變給定的亞極量強度的感覺。我們提醒教練們注意EIMD的存在,在騎自行車過程中,進行力量訓練後的48小時,運動員才感到疲勞,此外,我們強烈建議在比賽前的48小時內避免不適宜的高強度力量訓練、遞增訓練、或任何的離心訓練活動。

翻譯:聶秋

文章來源: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