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媒體經濟學專家詹姆斯•布里納(James Breiner)日前發文,描述了世界各地的專家們就如何扭轉新聞業的金融危機所進行的激烈辯論。媒體行業商業模式的崩潰正在大幅削減記者和媒體報道(尤其是地方媒體的記者和報道)的數量,從而危及媒體作爲第四級權力制衡機構的生存。

最近,尼曼實驗室(Nieman Lab)的肯恩•多科特(Ken Doctor)在他的報告中探討了這個問題:“今天的報紙只是它們自身以前的軀殼。那麼誰能夠在當地打造下一個即將到來的媒體形式呢?”

多科特詳細介紹了一些非營利組織和營利性組織所採取的種種舉措,目的都是爲了填補當地數百家媒體所留下的新聞報道空白。但是,如果只使用慣用的行業標準,而不對新聞媒體的經營方式做出重大改變的話,這些舉措似乎都不足以在短期內填補空白,許多整個社區都在失去任何形式的新聞報道,而這恰恰是民主制度的支柱。

舊的衡量標準已不具相關性

但是,還可以有另一種方式來看待這種情況。的確,目前正在獨樹一幟的新聞機構只佔新聞傳媒業的一小部分。然而,媒體機構的一些傳統行業指標——比如總收入和員工數量——與數字媒體已無太大關係。

新聞業的未來取決於基於低成本的數字生產和發行(分銷)技術、高度集中的利基(獨特)內容以及關注用戶而非廣告商的靈活、敏捷的商業模式。傑出的例子包括西班牙的eldiario.es和ElConfidencial,墨西哥的Animal Politico和美國的Texas Tribune。

eldiario.es是六年前由少數幾名記者所創建的調查性新聞網站,與那些擁有大型新聞編輯部的西班牙最大的報業集團展開了競爭。如今,該公司已有3.3萬名“合作伙伴”,每個夥伴每年向這一免費網站支付67歐元,總收入已經達到500萬歐元,成爲該國最受歡迎、最受信賴的媒體品牌之一(據路透社2018年數字新聞報告統計報道)。

這家初創公司關注的焦點是政治、商業和媒體領域的反腐敗報道。它不需要龐大的基礎設施用於內容生產和分銷 (包括印刷機、辦公樓、配送車輛、配送網絡等),當然,也不需要承擔任何隨之而來的債務負擔。

新模式

eldiario.es的成功是衆多新興模式之一。以下是數字新聞領域中一些有前途的趨勢的組合:

• 由10 - 25名記者組成的小型新聞編輯部(有時會成長和發展到很多人)

• 聚焦於狹窄的價值主張——調查性新聞、長篇企業報道、深度報道特定主題(商業、金融、健康、教育等)或關於社區需求和問題的議題,而不是去追逐聳人聽聞的突發新聞的點擊量。

• 由志願者、衆包數據和報道建議參與的協助新聞製作方式

• 由用戶組成的專家專欄

• 由用戶資助的基於參與度、信譽和信任的模式,而不是一個基於規模和點擊量的廣告模式

• 通過數字渠道、幾乎零成本的發行(分銷)模式

• 受衆協助通過社交網絡發佈

• 新的多媒體報道方式成爲可能。這些方式由強大的、便宜的數碼工具所驅動,比如由數據驅動的交互式地圖和圖表,以及用於移動報道的視頻和音頻編輯工具。

• 內容和發行隨着用戶口味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創新

• 更多媒體機構將關注點放在了公共服務方面,而不是返回給投資者多少利潤。

因此,壞消息是新聞行業作爲一個整體會僱傭更少的人。單個新聞機構將會比過去小得多,總收入會少得多,但總成本也會少得多。新的模型將是精簡和敏捷的。

基於數字通信的網絡效應,這些新的新聞機構能夠像病毒一樣迅速成長,一個數字初創公司能夠在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裏觸及到數以百萬計的受衆。

最近,我作爲編輯和研究員參與了一項對拉丁美洲100家數字媒體初創公司的研究,發現這些公司在當地、國內和國際上都具有影響力。但與此同時,它們每年約1,500萬美元的總收入卻僅佔整個行業很小的一部分。

這些數字創業公司中的許多,尤其是在地方層面上的,將會迅速出現和消失,但積累起來的知識將爲他們的繼任者提供動力。每一次失敗都孕育着下一個潛在的成功創業的種子。這種反覆試驗、反覆失敗的過程爲我們今天的每一個主要行業都提供了基礎,從農業、紡織、汽車到製藥、計算機和移動電話等等。這些產業從小屋(或車庫)誕生,逐漸轉移到車間和工廠。

網絡效應摧毀了新聞媒體的傳統商業模式,將廣告收入送給了技術平臺,也使新聞初創企業受益。否則,我們如何能夠解釋“The Skimm”現象呢?這一個專爲年輕職業女性製作的電子郵件通訊在六年裏面就吸引了七百萬郵件註冊用戶,也吸引了數百萬的投資。

敵人: 慣性

雖然也會有一些新聞機構運營很成功,能夠爲投資者產生利潤,但是,總的趨勢是,新聞媒體正在向公共服務組織轉化。其主要目標是提高所在社區的生活質量,而不是給股東帶來回報。

摧毀當地新聞業的數字力量可以推動公衆的反應。這種情況很快就會發生。我的一位同事說,最大的障礙是慣性。一些媒體所有者似乎滿足於從他們的企業中榨取利潤,直到剩下的只是固定資產,然後他們再將其出售。

除非政府、企業和媒體的領導人採取行動,不然,我們就會看到持續快速的下滑或衰落。但是,實際上,這場媒體革命並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自下而上的。這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纔會發生,但一旦發生,也會持續很長時間(指靠用戶資助的媒體生存狀態——譯者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