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牛騰)11月21日,市民陳先生撥打牡丹晚報新聞熱線反映,在東明縣小井鎮張安寨村附近修路時,發現一座古墓,在地面以下5米左右。經文物部門查看,確定此墓爲清朝民間人士墓,此墓發掘價值不大,將進行回填。

11月21日10時許,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迅速趕往了事發地點東明縣小井鎮,在小井鎮張安寨村附近的農田中看到了正在挖掘中的古墓現場。現場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從古墓的洞穴裏往外挖淤泥,外面的幾位工作人員將洞口外的淤泥往旁邊堆積,墓裏有着少量的積水,古墓的周圍散落着大量青磚,周圍站滿了圍觀的村民。

東明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吳俊平表示,由於張安寨村附近正在修路,所以要到周圍的田地裏取土,在工作人員取土時意外發現了這座古墓。

“這座古墓是修路的工作人員在11月19日下午四點多發現的,下午五點多的時候我們東明縣文物管理所的幾位工作人員來到了現場,當時由於天快黑了,就沒有開始挖掘。”吳俊平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此墓爲磚室墓,距地表5米左右,東西寬約2.6米,南北長約3.6米,棺木均已腐朽。11月20日工作人員挖掘了一天,只是在墓室北部出土了兩個小罐,均殘。經過初步調查,確定爲清朝民間人士的墓,此墓發掘意義不大,文物部門將協同當地政府對此墓進行回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