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來,在城關區小草愛心微公益服務中心和本報螢火公益共同開辦的快樂課堂上,76歲的退休老教師張福華用她推出的“多位一體”備課育人理念與方式,精心設計和準備了一堂堂獨出心裁的語文課,讓快樂課堂滿滿的全都是正能量。11月18日以來,記者就此釆訪了張教師,深深感受到了她內心的匠心所在。

說起張福華老師的“多位一體”備課方式,還得從她之前加盟快樂課堂的事說起。

9月16日,本報就快樂課堂的正式開辦進行了報道,按照活動計劃,該課堂將設置語文、英語、數學、思品、音樂、美術輔導。根據規則,該課堂所需要的所有義工(輔導老師)團隊,將公開向社會徵集,凡是有志於從事公益服務活動的志願者,均可報名完成相關對接後參加課業輔導,歡迎廣大退休老師、大學生志願者參與。

報道刊發當天,一直關注本報螢火公益的老教師張福華第一時間報了名,並講述了自己的夢想與心願。“退休之前,我就總在想等正式退休後,就爲社會奉獻自己的餘熱,尤其是對困難家庭的幫助,更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提起當初退休時的打算,張老師有些百感交集。

原來,在張老師退休後不久,她的老伴突然因病醫治效果不明顯而導致身體癱瘓,需要專人24小時服侍與照顧。“我每天守着老伴,衣、食、洗、涮,樣樣都離不開我,爲了老伴的生活,我不得不把這個心願暫時擱置起來,等有機會了再去做!”張老師回憶說,20多年來雖然無法實現自己的心願,但是陪伴老伴讓她過的非常幸福,2017年老伴去世,她這纔有時間參與公益活動實現自己的願望。看到晚報上的報道,她參照報道仔細領悟了快樂課堂“以正能量爲核心要素,快樂與課堂並存”的豐富內涵!

當確認安排她在每週六上語文課的消息後,她開始做備課準備。從週一至週五的白天和晚上10點多休息之前,都是她忙着蒐集資料、備課的時間。爲了讓內容更加豐富,她找來許多報刊查閱,將有關蘭州十大好少年事蹟、做一個眼中有光的人、公益宣傳畫等自認爲價值較好的報道作品拿剪刀剪下來,然後認真分析,理清思路,寫下認識與體會,歸納總結出作文素材。之後,結合一些相關的歌詞,加以詮釋,上課時一方面教孩子們唱歌,從快樂中領悟歌詞的真諦,以及其與現實生活有關的價值觀念,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詞將其加以歸類,使其言簡意駭、深入淺出的被孩子們所理解、接受、消化、踐行。最終以作文、畫畫、歌唱等“多位一體”的表現載體引導孩子去思考、表達、行動,此舉既提升了孩子們對語文材料的分析能力,又強化了對事物的思辨能力,更薰陶了稚嫩的理念情操,又讓心靈充滿了生活真、實、善、美的滿滿正能量!

在記者採訪當中,幾位從事擺攤、收購廢舊品等外來務工人員說:“自從我家娃娃去快樂課堂學習後,作業完成的及時了,書寫更認真了,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少了,還變的愛看書、勤快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在街上遇到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能夠主動上去攙扶,在學校裏願意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同學了,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進步!”

正接受快樂課堂輔導的幾位孩子說:“快樂課堂給我們帶來了快樂,解決了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讓我們領悟到了生活中真、實、善、美的正能量,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努力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不管是退休的張福華老師“多位一體”的教書育人等方面的獨特備課創意,還是其他義工們的辛勤付出、家長們的反響共鳴,或者是孩子們的變化收穫,所有這些都無一不印證出快樂課堂裏裏外外全都是滿滿正能量的特色,更體現出了該輔導班開辦之初所倡導的“快樂地學習,快樂地玩耍,快樂地生活”這個主旨!(蘭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曾梧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