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互聯網人口數量超過美國。

  那一年,Android手機正式發佈,谷歌爲其許諾了許多關於智能手機的暢想。而有一些,至今沒有實現。那一年,魅族的第一款手機還在研發階段,雷軍和黃章還是好朋友。同樣也是那一年,上海交大研究生宿舍裏,一羣大學生正討論喫什麼外賣,卻找不到外賣單,“餓了麼”的想法開始醞釀。

  十年時間,互聯網服務宛如滄海桑田,曾經天真夢想成爲主流,曾經火到發紫的主流服務,卻以迅猛的速度,快速離場。

  人人網

  關於人人網的最新一則消息,是被多牛傳媒以6000萬美元價格收購。成立於2005年的人人網在10年前正好是巔峯時期,前身的校內網入門門檻不低,你前提應該先是在校學生,找校友、發照片、偷菜,人人網幾乎就是Facebook的中文翻版。

  即便是陌生人,也有機會瀏覽到你的信息,成爲朋友。網絡社交平臺外加“偷菜”頁遊的魔性吸引力,催生出了不少競爭者,例如真假開心網、甚至QQ農場。全民偷菜最終衍生出了無數個版本,但形式非常相似,也導致了很多人忘記了人人網的社交屬性,以及自己的賬號和密碼。

  飛信和MSN

  在飛信之前,想輕鬆的讓PC與手機之間相互文字交流起來非常困難。手握用戶數量大頭的中國移動在2G時代不僅讓PC與手機交流起來,甚至發消息還可以是免費的,只要是在移動用戶和好友的範圍內,羣發信息不是夢。

  同樣可以羣發信息的還有MSN Messenger。這款軟件在當時佔有了全球即時通訊類軟件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唯有在中國市場徘徊不前。但無論是MSN門戶、MSN Speace、MSN Messenger都承載了當時無數青年們的社交、回憶,以及QQ之外的小資情調選擇。

  最終,MSN Messenger被整合到了Skype,MSN中文門戶宣佈關閉。而長時間活在基於2G網絡文字通訊時代,不兼容其他家運營商,艱難前行的移動飛信,在龐大的社交軟件和即時通訊軟件面前敗下陣來。

  電腦賣場

  “大兄弟買電腦不?”

  這樣的攀談時至今日在電腦賣場仍然可以聽見,但似乎已經變得非常遙遠。進店列配置、談價格、盤算性價比是曾經無數DIYer無比興奮的業餘生活之一。仔細想想,整個套路與現在的健身房教練辦卡、賣私教課程如出一轍。

  隨着電商之間的火拼殺價愈發猛烈,實體電腦賣場已經無法通過豐厚利潤維持店面。人們也早已厭倦了實體店殺價、忽悠和交涉。如今大部分賣場已經轉型變成了生活館、餐廳,唯有一小部分商店還保留着頁面,但更多的貨物已經通過網絡明碼售出。

  網絡匯款

  早些年的電商網購,可不像現在iPhone XS MAX刷臉支付那麼簡單。你先要看中商品點擊下單,然後再去郵局向指定賬號匯入相應數額資金,過段時間,商品就會由郵政EMS打電話讓你去郵局領取。

  是的,無論是匯款、電商訂單響應、郵局EMS響應都會慢上一拍,收到商品的週期基本單位爲周,甚至是月。那時候的網購大家都很Peace,也沒有太多的渠道評價商品好壞。甚至在匯款的時候,還要加上幾毛錢,以與其他購買相同商品的用戶進行區分,好確保商家不會給你發錯貨。在天貓雙十一當天交易額達到2135億元的現在看來,當年慢節奏的交易方式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BT下載

  從BitTorrent下載開始,很多人才知道自家的帶寬極限在哪裏。在BitTorrent之前,網絡下載更多時候要看服務器給單個用戶分配了多少帶寬,以及當時服務器是否支持多點傳輸等多種因素決定。同樣也是BT下載佔盡了帶寬資源,幾乎把網管和服務商都逼到了發瘋的邊緣。

  只要分享數KB大小的種子文件,BT下載就可以找到響應資源。因此BT服務器非常簡單,也伴隨而來的則是大量的視頻、遊戲、音樂資源,在一很小成本前提下,人們就可以獲得大量的資源,也讓版權商們非常驚恐,並不惜一切代價打壓。

  隨着正版化大流到來,BitTorrent所代表的P2P下載技術融入到了遊戲客戶端、正版軟件之中,而帶寬的不斷增大,也讓人們最終忘記了這個能喫盡帶寬的下載方式。

  iPhone越獄

  iPhone在設計之初就是奔着軟件、硬件、服務的生態閉環去的。非開放風格引起了黑客們的大爲不滿,破解系統,安裝第三方插件,讓合約機支持其他運營商成了蘋果與黑客們鬥爭的重點。

  事實上因爲iPhone越獄,蘋果也快馬加鞭的讓iPhone擁有了更多可能性。你能想象在iPhone 3G時代就能擁有一套僞多任務系統,翻頁方式有種動畫,甚至還可以設置壁紙。是的,有沒有想起iPhone原生iOS當年可是連壁紙都不能的時代?甚至許多手機實體店將iPhone越獄當成服務進行收費。

  蘋果的學習能力不能低估,多年之後,人們發現當年要越獄才能實現,甚至是Android纔有的功能都被iPhone無一例外的加上。加之支付信息、私人信息綁定,冒險越獄的人數已經越來越少。

  膠片沖洗

  是的,10年前,你還能見到膠捲。

  德國老牌膠捲生產商愛克發公司向科隆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柯達宣佈停止膠捲生產。相機膠捲判死刑已經板上釘釘,隨之而來的就是膠片沖洗服務的陣亡。

  現在的照片服務商鮮有提供斐林試劑和暗房沖洗膠捲的服務,取而代之的是數碼相機照片打印服務。等待數天獲取照片的時間最終被壓縮到了數分鐘之內。

  資源論壇

  十多年前的論壇幾乎可以解決任何事情。塞班系統簽名、軟件下載,甚至是下載高清電影,刷新聞和八卦,都可以通過這個龐大的社區平臺解決。

  現在,Android早已緊跟iOS的步伐實現了應用商店的封閉循環,也確保了作者能獲得更多收益。高清電影、新聞隨着網速的提升,都被更專業的平臺替代。專業平臺不僅對新生代用戶有更低的門檻和更多的親和力,同時也維護了正版化的良性循環。

  移動夢網

  馬化騰曾經想過以50萬元的價格賣掉QQ,但最終依靠類似移動夢網涉足的SP業務,快速回血,纔有了後來強大的企鵝帝國。

  SP業務是一套完整的電信增值業務供應商,不管你使用的短信、彩信、WAP聯網,事實上都被包含在SP業務中,最爲出名的當屬客戶量最大的移動夢網。由於SP按15∶85分成,激發了包括新浪、騰訊在內公司的創業激情,巔峯收入可以一年達到1514.35億元。

  只不過SP業務在幾何級增長的同時,色情、詐騙、陷阱信息紛湧而至,隨着互聯網絡的快速迭代,我們早已不需要通過WAP、彩信獲取信息,再也沒有人會每個月交上20元購買彩信內容新聞服務。

  ISDN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最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嘗試,這是一種建立在數字電話網絡IDN上的通訊網絡,如果你沒有ADSL寬帶、沒有光纖、LAN,ISDN就是比調制解調器的撥號上網要快,能在沒有專線前提下高速上網的最優選擇。那時候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叫“一線通”。

  只不過,ISDN仍然會佔用部分電話頻段,單線速度達到128kbps之後,電話將無法使用。而且如果長時間在線,費用可不低。

  從電匯購物到刷臉支付,從BT下載到在線高清視頻,技術不斷升級也讓服務層層遞進。曾經壟斷一方的想法最終在科技提升下被輕鬆跨越。是的,何一項試圖止步不前的服務,都沒有攔住滾滾向前的時間車輪,最終只能被人們塞進記憶的盒子中。

  點擊這裏進入互聯網十年專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