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23日,多氟多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今年7月日韓半導體爭端事件之後,公司對韓電子級氫氟酸出口量已出現極大提升,目前已與多家韓國客戶形成穩定供貨關係,也正式進入了下游客戶的供應商體系。聯訊證券此前研報也稱,日本的出口審查所需時間標約3個月,而韓國企業如三星、海力士的半導體材料庫存一般是1至2個月,因此如果日本對韓管制措施持續嚴格執行,意味着韓國企業面臨着斷供風險,國內電子級氫氟酸企業有望迎來良機。

(原標題:日韓半導體之爭暫緩 國內龍頭企業打通供應環節)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據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日前部分放寬了三種半導體材料對韓出口管制。關於塗覆在基板上的感光劑光刻膠,日本針對特定企業間的交易調整了運用:能夠獲得許可的期限從目前的原則上半年延至最長3年。對日本出口企業而言,此舉有利於減少事務手續。

在此背景下,國內半導體材料的出口利好是否還能持續?

公開資料顯示,電子級氫氟酸在半導體制造工藝中主要用於清洗、刻蝕等步驟。全球半導體級氫氟酸生產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企業手中,韓國半導體所需電子級氫氟酸從日本進口的比例不低於50%。市場認爲,韓國企業一方面需重新選擇新的供應商,另一方面其國內自用量將有所提升,對中國及其它國家出口量或將受到影響。

國內電子級

氫氟酸龍頭獲利好

據中信建投研報,目前全球電子級氫氟酸年產能約20萬噸左右。其中,中國大陸電子級氫氟酸年產能9萬噸,臺灣地區電子級氫氟酸年產能3萬噸左右,日本電子級氫氟酸年產能6萬噸左右,歐美地區電子級氫氟酸年產能1.5萬噸左右。海外電子級氫氟酸的生產廠家主要有:日本Stella公司(電子級氫氟酸產量第一)、臺塑大金(電子級氫氟酸產量第二)等。

而目前我國大陸電子級氫氟酸生產廠家有11家左右(包括已投產及在建),但技術還處於中低階段,目前能達到半導體所用UP-SS級別(即G4級)的企業僅三四家,其中已投產的主要是多氟多(G5)和濱化股份(G4);據行業人士觀點,目前能達到12寸晶圓使用需求的電子級氫氟酸,即G5級別或UP-SSS級別的,目前有多氟多和正在建設中的湖北興力。

在日本限制對韓出口電子級氫氟酸產品的背景下,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此前採訪國內氫氟酸行業龍頭企業時曾獲悉,韓國企業赴中國洽談電子級氫氟酸採購的頻率明顯增強。

多氟多相關負責人曾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2018年下半年公司電子級氫氟酸進入多家全球領先半導體企業供應鏈,品質達全球最高級別UPSS級。自2019年9月起,國外訂單激增,價格高啓,出口量呈爆發式增長。2018年公司半導體電子氫氟酸的銷量超過1000噸,比前一年同期增長了600%以上,其銷售額近2000萬元,成爲公司的新的利潤增長點。預計2019年底,公司將新建成5000噸產能,並計劃明年一季度投產,屆時達到萬噸生產規模。

在互動平臺上,也有投資者向濱化股份提問公司生產的電子級氫氟酸是否能替代日本出口給韓國。公司董祕曾公開回復,公司將集中一切力量打通所有新產品進入市場的通道,不斷推動新產品開發和品種結構優化,加大電子級氫氟酸、六氟磷酸鋰、環氧氯丙烷、二氟甲烷新產品客戶的調研、開發和儲備工作,並儘快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受上述事件影響,2019年7月包括多氟多、濱化股份在內的國內氫氟酸行業龍頭股價均收穫二級市場力捧。其中多氟多累計最大漲幅超過40%,濱化股份估計也收穫最大逾26%的漲幅。

對韓供應環節已打通

在日本放鬆對韓半導體材料出口限制之後,國內氫氟酸龍頭企業的出口利好還能否延續?

“目前公司並沒有聽說相關消息,跟下游韓國客戶的供應仍在穩定持續。”12月23日,多氟多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今年7月日韓半導體爭端事件之後,公司對韓電子級氫氟酸出口量已出現極大提升,目前已與多家韓國客戶形成穩定供貨關係,也正式進入了下游客戶的供應商體系。

“電子級氫氟酸供應需要嚴格的審覈過程,供應關係一旦建立就不會輕易取消。況且經過此番事件後,韓國客戶也明確意識到需要打破此前單一供貨的格局,縮減供貨風險,因此即使日本恢復對韓電子級氫氟酸出口,對公司的出口也不構成顯著影響。”上述負責人稱。

濱化股份相關負責人23日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也稱,公司此前雖然也多次向韓國客戶送樣,但通過日韓貿易爭端事件後,最終得以正式進入供應商體系,大大縮減了審覈時間。

“雖然目前公司對韓出口電子級氫氟酸的總量依然較小,但整體供貨渠道已經順利打通。”其也稱,目前濱化股份與韓國客戶已形成穩定的供貨關係,不會由於日本重啓供應而受到影響。

西南證券此前研報也曾分析,高純電子級氫氟酸用於高端晶圓刻蝕,是半導體生產關鍵材料之一,通常供貨認證週期很長,至少需要1至2年,確定供應商後則很難替換。7月日本通過限制電子氫氟酸等出口制裁韓國,原穩定的供應關係被打破,中國大陸企業迎來歷史機遇,未來有望加速供應韓國半導體市場。

聯訊證券此前研報也稱,日本的出口審查所需時間標約3個月,而韓國企業如三星、海力士的半導體材料庫存一般是1至2個月,因此如果日本對韓管制措施持續嚴格執行,意味着韓國企業面臨着斷供風險,國內電子級氫氟酸企業有望迎來良機。此外長週期看,我國已經成爲全球最大LCD生產地區,對集成電路、光伏、液晶顯示等清洗和蝕刻用電子化學品需求不斷增強,長期成長空間巨大,相關公司有望長週期受益。

相關文章